百书斋 > 教父三国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子良谋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子良谋


  说曹操拆开高飞送來的道喜信件  前面所言倒也是中规中矩  而最后一句话倒是让曹操意外  什么叫做“三子良谋”啊  曹操把信件端在掌心  左右思虑  也沒有想到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这高飞故弄玄虚  ”

  曹操领兵到衮州  驻扎待定  便接管下了衮州事宜  并且招贤纳士  充实实力

  一日突然有两个人投到曹操的府上  乃是一老一少  正是叔侄俩  颍川人士  长者姓荀名彧  字文若  本來在袁绍的手底下做个微末官职  不受重用  便來衮州投奔曹操  曹操见到其人大喜过望  说道  “此乃是吾之张良张子房也  ”

  少者荀攸  字公达  也是海内名士  曾经在朝廷里做官  后來董卓作乱的时候  这荀攸不愿意侍奉董卓  便弃官归去  隐于山野  听闻其叔前來投奔曹操  这荀攸便也跟着过來了

  曹操见到眼前两个前來投奔之人  皆是名士  心喜不已  随即安排待定  册封官职  留在身边  这荀彧却说道  “主公前來衮州  当知道此地尚有一名士  岂不揽來为己用  辅佐大事  ”

  曹操问道是谁  荀彧说道  “此人乃是东郡东阿人  姓程名昱  字仲德  ”

  曹操焕然大悟  “此人闻名已久矣  ”  遂派遣兵士在衮州地界寻找  寻访到这程昱正在衮州深山之中读书  曹操便亲自前往拜访

  程昱在山中搭建了一处茅草屋子  结着一盏油灯  时值正午  山中却放雾难行  这曹操亲自登上山中小屋  拜访程昱  程昱见屋外有人叩门  便在屋内说道  “此屋内无人  不必敲之  ”

  曹操在外恭敬的回答道  “若是屋内无人  回声是何  ”

  屋内的程昱倒是大笑  “看來先生是來寻程昱的喽  ”

  曹操并未进屋  而所谓的敲门  也只不过是小屋外面有一扇简陋的木藤缠绕的木板  曹操端立在外  而透过门缝  倒是看得到屋内有一个背对之人  正在读书

  这程昱把手中的书简放在一旁  倒是起身來见曹操

  这程昱约莫三十左右年纪  儒生气息  倒是不虚名士的称号  曹操被程昱请进小屋之内  既沒有茶水也沒有座椅  程昱倒是不提此事  直接询问  “阁下是曹操否  ”

  曹操也并未表示惊讶  “先生所言极是  某真是曹操  新來衮州之地  闻名先生之名  特來相请  恳请先生辅助我曹操  ”

  程昱大笑  “曹公说笑了  某也是孤陋寡闻之人  才疏学浅  曹公请我  实在当不起  我倒是为曹公推荐一人  有经天纬地之才  可助曹公成就大事  ”

  曹操闻言却不解  “难道还有比先生更有才学之人吗  ”

  程昱笑道  “某之才华比之不足十之三四  此人乃是我的老乡  颍川人士  姓郭名嘉  字奉孝  乃当今贤士  何不招揽而去  ”

  虽说程昱给曹操推荐了另外一人  这曹操却也不愿意放弃程昱  百般相请  而程昱也是见到这曹操心诚意盛  便不再推迟  归而去侍曹操

  却说这曹操听说程昱举荐的郭嘉乃是当世奇才  便四处派人寻找  几日之后  方才有人來报  原來那郭嘉早就去投靠冀州高飞去了  当时这曹操唏嘘不已  悔恨下手晚矣  竟然让人才跑到了冀州而去  继而一深思此事  曹操便想到了前几日高飞给他写过的那封书信  最后的一句话“三子良谋”是什么意思了

  曹操新到衮州  便收了荀彧、荀攸、程昱三人  都是文臣智囊  当然算的上是“三子良谋”了  只不过曹操却不明白  “这高飞怎会了的到此三人会归于我门下呢  ”

  曹操的思虑在高飞看來倒不是什么大问題  因为他早就知道这段历史会发生什么了  所以事先剧透一点也无所谓的  而高飞之所以要在给曹操的道贺信上言说此事  实则乃是调侃  如果按照历史正常发展的话  这曹操手下应该是“五子良谋”才对  也就是说这个曹操手底下有五位智谋绝伦的文臣  除了前面的荀彧荀攸叔侄和程昱之外  剩下的两个人分别是号称“鬼才”的郭嘉  还有被称为“毒士”的贾诩  这两个人可非同寻常  都是不世出的绝顶智囊  现在都被高飞招揽至手下  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而此时曹操新得衮州  高飞视曹操为对手  当然要小嘲讽一下喽  不过这个嘲讽倒是沒有被曹操看出來  反而加重了他的一道疑心

  此时冀州城内  贾诩病重  高飞数次去看望  贾诩不谈自己的病症  只是叮嘱高飞道  “文和不能再为主公出谋划策  但有一事不得安心  请主公定要谨记”

  高飞立在贾诩的床榻之上  洗耳倾听  “先生有话尽管说出  某一定照办  ”  高飞以为这贾诩定是有什么身后事不放心的  所以才要叮嘱自己  沒想到这贾诩在世的最后一句话竟然也是为高飞出谋划策  “李榷郭汜二人盘踞长安  虽然战胜马腾韩遂之流  但是必定不能久安  一个月之内必生大事  到时候长安定然大乱  宜乘机长驱直入  从那二贼人手中抢回献帝  迎驾于冀州  到时候主公挟天子以令诸侯  北方可定  大事便成了一半了……”

  贾诩的气息微弱  最后几句话便是怎样也说不出來了  口中咳血不止  而最后还有一句  依稀说道  “生不能见主公一统天下  我文和大憾啊  ”  随即一口鲜血从口中迸出  双眼黯淡  双臂直挺  沒有了呼吸

  贾诩的临别之言  倒是让高飞唏嘘不已  面对贾诩渐渐冰凉的尸体  久久说道  “我高飞定然不辜负先生之意  随后双眼紧闭  吩咐下人把贾诩先生好生安葬

  其实三日之前  贾诩的公子便已经身体不支  先行去了  而高飞怕这个噩耗加重贾诩的病情  便沒有对其言说  沒想到三日之后  这贾诩也坚持不住了  魂归阴曹  魄散地府  生死有命  却强求不得  高飞命人把贾诩和其爱子葬在不远处  命名为“父子墓”  自己一人带着一壶清酒  在贾诩的坟头上喝了起來

  “一杯酒  君臣情  再一杯  男儿意  最后一杯  生死不负  ”  高飞喝一口酒  便洒在坟前一口  哀叹道  “哎  你这贾诩啊  当初白白舍掉了我四两肉  你还沒有还够呢  便自己去了  真是做了一笔亏本买卖  ”

  高飞倒是小看了这个贾诩  在临死前还不忘了为高飞谋划计策  叮嘱天下大业  看來这个贾诩倒是不计较自己的身死  有一句话叫做  “向天再借五百年”  想必说的就是贾诩这种心情罢  天下还沒有一统  他便去了  落寞之情可见  悲愤时日不多之意昭然  倒是让高飞动容不已  本來这贾诩是來冀州说服高飞起兵反董卓的  沒想到却被高飞留在了冀州  继而一直为高飞己用  而当初贾诩言说  十年之内  天下必定归一  只是过了一年而已  贾诩便先天下而归  高飞手中的拳头紧握  “只剩下九年了  九年了……”

  黄昏坠下  一个新起的坟头旁边还挨着一个坟头  一个酒壶斜倒在坟前  酒水湿掉了新土  而黄昏昏黄的光芒扯下來的影子之中  有一个男人渐行渐远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6/16212/241812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