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教父三国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美周郎

第一百六十七章 美周郎


  袁绍和袁术这哥俩向來不合  袁术虽然长于袁绍  奈何其母只是袁家的一个小妾  地位并不高  所以子凭母低  袁术在袁家的地位也不高  尤其是袁绍出生后  袁绍之母乃是袁公的正妻  正妻之子乃为嫡系  所以袁绍一出生便可以继承袁家的一切  四世三公的名号也只能留给袁绍使用  而袁术一点光芒都占不到

  所以这哥俩的间隙是从小就养成的  袁绍压根就看不上他这位出身卑微的大哥  所以处处诋毁  而袁术也记恨这个比他幸运的弟弟  经常排挤  所以这哥俩不能见面  一见面就掐架

  等待这哥俩成年的时候  袁公已老  便把袁绍举荐给朝廷  已继其位  而袁术只是被安排到了地方之上  做了一小官

  几年之后  这袁术也算是有些小本事  在寿春这个地方白手起家  成为一方刺史  坐镇一隅  倒是袁绍在朝堂里混的不咋地  之后便是董卓进京  袁绍见势不好  溜之大吉了  最后落脚于河北之地  借着袁家四世三公  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名号  这袁绍也算是攒下了一些实力  而后曹操昭告天下  起兵反董卓的时候  袁绍和他大哥也都去了  袁绍还被封为联军总盟主  当时袁绍得了便宜  便念想起袁术毕竟是他的哥哥  有了好处也不能相忘  所以便封了袁术一个联军粮草官的官职  既不用上前打仗  也不用性命堪危  而且押运粮草还是一个有油水的活计

  袁术见他这个弟弟对他还算不薄  当时也就合起伙來  算计高飞  不过鸡飞蛋打  倒是溅了自己一身  所以才有在虎牢关前  袁绍给高飞提靴的一段

  后來联军不了了之  袁术引兵回寿春  袁绍引军回河北  各不相提  如今之时  这袁术却突然给袁绍來信  所说者却是一个好消息  对于袁术來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他要称帝  自然会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弟弟袁绍

  袁绍看完信件  得知袁术想要称帝  而且压根就不是來询问意见的态度  因为这个袁术已经决定了  他要在下个月的良辰吉日  焚香祷告  自称帝王

  袁绍惊愕不已  当即表示袁术惹下大祸了

  虽然袁绍并不是一个聪明人  但是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  他还是了然的  如今之天下  献帝虽然零落不知何地  各方诸侯群起而攻之  但是各方表面上都并未反抗汉室正统  而他这个傻大哥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献帝未死  他竟然敢登基自立  真是大胆不已

  说一句实话  如今天下纷乱  情势正如当年的秦末  有能力者揭竿而起  然后事情又不是那么简单  当年的秦朝暴虐无度  而且六国之人早有反心  所以才能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从者如潮  而如今的天下百姓都想要安居乐业  谁肯再起战事  只是各个诸侯心怀鬼胎而已  当然这点道理  袁绍是想不出來的  他的心思很简单  他大哥袁术太笨了  而且还有一点  按理说袁家他袁绍才是嫡系  哪里有庶出之子作天子的道理

  所以要称帝也应该是他袁家的袁绍才对  不过袁绍虽然有此之心  却沒有他大哥这么大胆  所以隐而不发  即袁绍还有对他哥哥称帝的嫉妒之心  所以袁绍是万般反对

  田丰见到袁术的信件之后也是大吃一惊  称帝之事  对于如今的情势还是太突然了一点  不乱是谁  因为献帝还沒死呢  汉室虽然名存实亡  不过依旧沒有人敢去痛破这层窗户纸

  而袁术來信的意思也很简单  袁术称帝  是他老袁家的荣耀  袁绍这个做弟弟的当然应该前去祝贺  向天下率先表明承认他自立为帝  而袁绍当然不会从了袁术的心思  当下便写信给袁术  称与袁术断绝关系  不认兄弟  而且率性向天下表明袁术称帝  他袁绍第一个反对

  当时袁绍的回信传到寿春的袁术手中的时候  袁术也是勃然大怒  其间孙策一直在袁术的大帐之中

  话说长沙太守孙坚  征讨荆州刘表的时候  不幸中刘表部下黄祖之伏  被乱箭射死  而当时其子孙策  年方十七  勇猛善战  接着他老爹的尸首  痛哭涕下  当时战局已定  长沙败退  而孙策继承父亲意志  誓要杀了黄祖与刘表  报此杀父之仇  不过孙策的实力实在是微弱  不得已  孙策率领一众的长沙父老  投靠在了袁术的门下

  袁术与孙坚相识  虽然在孙坚离开虎牢关的时候  袁术曾经拦截其人索要传国玉玺  不过袁术倒是喜欢孙策这个少年郎  意欲重用  而且袁术还有一个盘算  就是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

  孙策在袁术门下  能征善战  为袁术打下了不少的地盘  刚刚才从庐江而回  而庐江太守不敌孙策  自愿献出其地与袁术

  孙策征讨庐江之地  得胜而回  而此刻孙策在袁术的大帐之中等待  却是有别意  因为半刻钟之前  他已经把父亲遗留下的传国玉玺献给了袁术

  孙策之所以会把传国玉玺献出  实乃是图谋从袁术手中借得兵马  以做起兵图事之根本

  当孙策把传国玉玺献出的时候  这个袁术便起了称帝的心思  当即写信一封  给他的弟弟袁绍  不想却在袁绍处吃了一顿臭骂  袁术当然心情不佳  久久才反应过來孙策还在身旁  便问道  “之侄缘何在此  ”

  孙策禀告道  “父仇未能得报  幽恨不已  奈何此时我孙氏一族都在曲阿县  正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  恐被其害  今日孙策欲借雄兵数千人  渡江救族省亲  恐将军不信  所以方才特意献上传国玉玺  请将军答复”  孙策的眼睛落在了袁术的书案上

  袁术见到书案上的传国玉玺  放下省悟过來  “哦  贤侄  原來是此事啊  ”  随即转换过思路來  从袁绍的谩骂声中脱出  倒是笑道  “吾非要你传国玉玺  今日权且留在此处  我借兵五千  马匹以前与你  平定曲阿之事之后  可速速归來  念你职位卑微  难掌大权  ”

  孙策跪地表谢  随即领着兵马千人  并着旧将程普、黄盖、韩当三人  起兵渡江

  其时  在孙策领兵离开袁术营帐的时候  有一人从军帐中追來  孙策见之  乃是相识

  其人姓吕名范  汝南人士  是袁术身边的谋士  不过吕范见袁术竖子不足与谋  便意欲离开  正见到孙策  便意欲同往  原來这吕范和孙策的父亲孙坚交好  少小曾经见过孙策  以为虎父无犬子  心奇之  此时正好得见  这吕范便投到孙策的门下  以为辅佐

  孙策见是吕范  算起來应该是自己叔叔一辈  便以礼相待  心中大喜  然而孙策却并不急于行军渡江  乃行到厉阳地界  便驻兵下寨  吕范不解道  “伯符何故停军  ”

  其实吕范早就知道孙策献给袁术玉玺之意  借兵是真亦是假  那传国玉玺乃是烫手的山芋  所以孙策并不想要留在手里  献给袁术却也正好  还能从其手中骗來一众兵马  一箭双雕之计  当然是妙  不过既然是从袁术手中骗兵  当然得快速离开袁术的势力范围  不然等其发现  岂不是难以脱身

  孙策笑道  “你可知道这一箭双雕之计乃是何人所出  ”

  吕范略有疑色  “伯符献上玉玺  难道这计策会是他人所出  ”

  “吕范先生以为此计如何  ”  孙策问道

  “甚妙  玉玺正中袁术心坎里去了  所以借兵之事袁术自然不会疑虑  ”

  孙策心情甚好  终于要摆脱袁术的束缚了  只是轻声说道  “袁术笨拙  安肯发现公瑾之妙计  ”

  吕范听闻“公瑾”二字  便会意道  “可是那庐江人士  号称‘美周郎’的周瑜周公瑾  ”

  孙策点头称是  其实孙策与周瑜乃是同年相生  少小便相识  更是以兄弟相称  当年在庐江的老家里  这孙策与周瑜  年方十一二岁的时候  便是身子挺立  相貌英俊  被左右邻里称为  “美周郎”  “美孙郎”  不过后來这孙策在十一二岁的时候  便追随父亲孙坚左争右战  在战场里浴血  所以样貌也硬朗了几分  不过对于“美孙郎”的名号  孙策还是受的起的  不过相较而言  周瑜的英俊之貌更胜一些  所以江东之人提起周瑜周公瑾  沒有不知道“美周郎”的名号  不过相较于样貌來说  周瑜的谋略武功都要更胜一筹

  吕范恍然大悟  “难道周瑜周公瑾正在厉阳  ”

  孙策陡然下马  他沒有回答吕范的话  便是表示肯定  而孙策驻军的地方乃是一处竹林之旁  而不远之处  便是一片葱郁的青青竹林  鸟语之声遍布  云淡风轻  如若不是战火纷飞  吕范见此情景  倒是真想在此地落脚  寻觅到一处空旷之地  盖上一间竹楼  惬意隐居  而吕范之所想  已然被周瑜提前做到了

  因为在孙策漫步走进竹林之后  便隐现一座小巧的竹楼  而竹楼之前  有一张躺椅  竹身编制  而躺椅之上  俨然有一人躺居  以蒲扇遮住脑袋  正在大晒太阳呢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6/16212/241817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