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润泉涌大烧锅传奇 > 第十四章 暗吃一惊

第十四章 暗吃一惊


  再说王琴堂,见张连启让伙计挑了食盒来,不由皱眉和拿眼看小马。小马一见,知道王琴堂生气了,但也不管。小马不管,是因为王琴堂不清楚,小马也赌着一口气。

  说来今日立冬,中午吃饭时,见又是乱炖和火烧,小马就提醒厨子老赵,今日立冬,让老赵晚上给知事包一顿饺子吃。小马不提醒老赵,老赵或许还会给王知事包一顿饺子吃。但厨子老赵在县公署是老人,光服候大清时的知县就肥候了四任,根本就没拿小马——这样一个娃娃放在眼里。

  再加上小马也是年轻,仗着每天与知事一起出出进进,对厨子老赵说话就有些颐指气使和趾高气扬,老赵更加看不惯。所以,见小马一说,就不由生了气。说他现在正肚子疼着呢,恐怕很难坚持到晚上,一会儿就得到“济世堂”药铺看郎中。晚上来了来不了还两说呢。

  小马见老赵这么说,也看出老赵并没拿自己放在眼里,也很生气,但小马生气,又是白生气,他管不着老赵,老赵另有人管。一时间,也就赌着气,去通知“聚和永”东家张连启、“聚酒仙”东家祁凤池,“德义昌”东家赵子龙去了。

  小马先去了城东“德义昌”、后去了城西“聚酒仙”,然后绕道北门外,再去“聚和永”。但在“德义昌”和“聚酒仙”,小马分别向“聚酒仙”东家祁凤池,“德义昌”东家赵子龙说起知事的意思,和暂时取消下午商议事项的话。“德义昌”东家赵子龙、“聚酒仙”东家祁凤池都没有说什么。

  待来到北门外,向“聚和永”东家张连启说起此事,张连启就问了为什么。小马也是年轻,不懂人世险恶。也是见上午“润泉涌”东家张树亭对知事那么不客气,也是正生张树亭的气。见张连启问起,也就连同上午知事在润泉涌烧锅与张树亭谈话内容,一五一十说了。不但把这件事说了,也把王知事自润泉涌烧锅回来,一直闷闷不乐一事也说了。不但说了此事,牢骚中,也把中午吃饭时,厨子老赵与他顶撞一事也说了。

  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待小马向张连启说完正事,又发过一通牢骚,见时候不早了,便准备上马回县公署,但他刚要起身,又见张连启一把摁住他的肩头。

  张连启:

  “马科长,你看,都半下午了,这顿饺子,老赵不包,我们可以来包,包完之后,我们一起再给知事送去,如何?”

  若搁平日,小马也不敢替王琴堂擅做主张。自王琴堂来安肃任知事,他跟了王琴堂各处跑,虽然年轻,但他也看出来了,这绝对是一个办事果断而自律的好官。白天出门在外,晚上早晚都要回县公署吃饭,自必不说,若是正谈事情,恰好遇到饭口上,主人家自是要盛情款待,但王琴堂却总要求主家越简单越好,可边吃边谈。否则定会当场拒绝,宁可到外面找个小饭铺,吃罢饭回来再谈。

  但这日又与平日不同,这日是立冬,按安肃当地习惯,是一定要吃饺子的。关键还是,小马与厨子老赵也治上了气,当然也不完全是与厨子老赵治气,也是见王琴堂吃罢中午,一个人闷闷不乐回到办公室,也是为给知事开开心。见自己要回县公署,又被张连启急忙一把摁住,要去为知事张罗饺子,一时间,也没有反对。

  见小马没有反对,张连启又说:

  “同时我们再弄两个小菜,我再弄上一坛陈年老酒,趁着晚上功夫长,我们也可好好喝上几盅!”

  又说:

  “你先坐着喝茶,我这就找人准备去!”

  还是长话短说,见张连启抱了酒坛,弄了食盒来,王琴堂虽然皱了眉,还看了小马好几眼,但最终也没有说什么。王琴堂没说什么,还是因为听了上午张树亭的一番话,让他突然感到对烧酒还是知之甚少,也是想着找谁来聊一聊,见张连启来,又是北烧锅的主人,便也临时决定,与张连启再深入地聊一聊这安肃烧酒。

  说话间,酒菜就摆到了王琴堂的办公室。果然简单,一坛酒,三个大盘。三个大盘又分别是饺子,大菜和一盘大蒜闷驴肉。所谓大菜,也即猪肉、白菜和粉条混炖。

  琴堂一见,脸上也一下有了笑容。见王琴堂并没怪罪,小马和张连启提着的心,也一下放到了肚里。气氛也瞬间活跃了起来。

  王琴堂本不能喝酒,但这日因为与张连启聊得很开心,或者说,王琴堂问什么,张连启答什么,不仅答了王琴堂想问的,就是王琴堂没有问起的一些烧酒细节,张连启也同样给王琴堂叙说了一番。

  当然,待说起上午张树亭说过的那番话,张连启当然不会站到张树亭一边说话。张连启告诉王琴堂,老窖池能够烧出好酒不假,但老窖池不都是从新窖池开始的?王琴堂不听这话还罢,一听这话,又不由一拍手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呀,可我就想不通,润泉涌烧锅掌柜为何一听要增加窖池,竟反应如此强烈呢?!”

  张连启又是摇头一笑道:

  “他爹死的还不到一年,他一个娃娃家,掌管烧锅才几天,能懂个啥?!”

  说完,又看一眼因为喝酒,脸上泛出红晕的王琴堂道:

  “还不是仗着自家烧锅年头长,酒卖得好,不把知事放在眼里吗!”

  说完,见王琴堂不语,又道:

  “也不光他,他爹张根茂活着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副样子,从不把官府放在眼里。”

  说完,还想说什么,王琴堂却一挥手道:

  “咱们还是就事说事,不能背后议论人长短。”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在此时王琴堂心里,却对张树亭有了很不好的印象。

  说话间,酒已过三巡,菜也过了三味。因为酒是好酒,再加上张连启的劝说,不知不觉间,王琴堂已有五盅酒下肚,小马也喝下了八盅,张连启更是十三盅酒下肚。不过,再喝下十三盅,对于张连启来说,也不会醉。但看王琴堂酒已上脸,小马也有些醉眼乜斜,便也扮出一副醉态的样子道:

  “知事,你不爱喝,你可要多吃呀!”

  说罢,又先指一下那盘饺子道:

  “你再多吃些饺子!”

  不坐下来喝这顿酒,王琴堂对张连启的印象并不深刻,待一起坐下来,尤其在谈了许多烧酒细节之后,王琴堂突然对张连启好感起来。这时见张连启如此说,便也拿起筷子,将一颗饺子放入嘴中,饺子皮薄,馅剁得又细腻。王琴堂已尝出,绝对是按立冬包饺子的老习俗,用夏季倭瓜拌了羊肉做成的馅包成,不但口感好,味鲜又不膻气。

  见王琴堂吃罢,点头,张连启便又笑笑道:

  “今天菜虽不多,但两样菜也算得上安肃菜中的上品。”

  说着,先指了指那盘大菜道:

  “这盘大菜虽也是混炖,但白菜用的却是鸡爪河边正宗的黄芽菜,粉条又是谢房村谢家的白皮红瓤地瓜粉条,而猪肉用的又是两年成猪的肋板肉。”

  张连启所说这些,王琴堂当然早已听说过,种植于安肃境温泉水鸡爪河边的黄芽菜,也就是大白菜,因百炖不烂,于清乾隆三年就被封为了“贡菜”,每年霜降一过,就有大车小辆源源不断将贡菜运往京城。谢房村谢家的白皮红瓤地瓜粉更是筋道有嚼头儿。深受当地人喜欢。两年成猪的肋板肉更是一个字:“香”了。

  王琴堂对吃一向不大讲究。张连启不这样说,王琴堂还真没注意,待听张连启说起,再看那盘大菜,菜叶完整,若是白天看,也肯定会看出,青是青绿是绿,不但吃上去好吃,看上去也一定好看。

  紧接着,又见张连启一指那盘大蒜闷驴肉:

  “都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说得也是人间稀罕之物,但这盘大蒜闷驴肉又与平常所说大蒜闷驴肉不同,又是大补之物。如果王知事喜欢,我可经堂找人做好,给王知事送来。”

  说完,又冲王琴堂笑。

  王琴堂既然对吃不大讲究,对张连启所说大蒜闷驴肉是大补之物,当然也不大明白。不过,经张连启这一说,再吃起来,无论是大菜,还是大蒜闷驴肉,确实口感更加不错起来。也就多吃了一些,由着小马与张连启喝酒。

  待吃喝罢,最后看看天色不早,也就散了。因为张连启的伙计将食盒挑来,将菜食放下,当下又挑上空食盒回去了。剩下三个盘子,临散时,王琴堂让小马将三个盘子洗刷干净,让张连启带走。这时张连启更是佯装大醉,趔趄着步子,且说几个盘子,又值不了几个钱,就留在王知事这儿吧。

  小马也觉三个盘子,值不了几个钱,见一个让拿,一个不拿,便说,王知事若赚碍事,明天一早我送厨房算了。张连启一听,又急忙歪斜着身子拍小马肩膀道:

  “记住,马……马科长,哪儿……都不能送,如果王知事赚……碍事,我一定会亲自来……取的,……放……心!”

  说罢又说:

  “……一定……记住,就先放知事这儿存着,哪儿也……不能送!”

  小马便知道张连启真喝多了,便说:

  “哪儿都不会送,就在知事这儿存着!”

  说完,也就手将三个盘子放到了王琴堂的桌上,然后送张连启一起出去了。王琴堂一见,又是笑笑。

  一夜无话。待第二早起,王琴堂起来洗漱,就突然望见桌上的那三个盘子,看过,就不由大吃了一惊。就见这三个盘子,单从外观看,就与众不同。昨天晚上,由于光线暗,没有注意,这时突然看清楚了,就一眼认出,这绝非三个普通的盘子,待拿起仔细端详,更是大大地吃了一惊。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0/20136/413584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