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空降贞观 > 第409章 辽东方略(下)

第409章 辽东方略(下)


  从离开辽东到回长安的这一路上,赵云泽都在考虑契丹部和靺鞨部的问题。

  别看现在这两个部族对大唐充满了善意,那是因为他们实在太穷了,羡慕大唐百姓的生活。也因为他们太过弱小,才没有野心。

  可有句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有朝一日,靺鞨部和契丹部强大了,难保他们不对中原生出觊觎之心。

  赵云泽可是知道,宋朝时候的辽国,就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也经常入侵中原之地。

  对于契丹部和靺鞨部,如果处置方法不妥当,那要么冷了这两个部族之心,让大唐失去了外力援助;要么,就是养虎为患,为将来大唐的边境安全留下隐患。

  也正因此,赵云泽才对契丹部和靺鞨部格外上心。

  默默整理了一下思路,赵云泽对李世民说道:“臣认为,对待异族,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同化,让他们变成中原百姓。”

  李世民道:“朕何尝不知这是最好的方法,可这却是一项耗时长久的策略呀!”

  赵云泽道:“就算耗时再久,为了将来中原的安定,这项策略也要实行。如今,正好拿契丹部和靺鞨部来做些尝试。看能不能找到一条简单易行的同化异族之路。”

  “看来鹏羽是胸有文章了。说说吧,你准备如何同化契丹部和靺鞨部。”

  “臣的想法,就是将部分异族百姓内迁,同时也将部分中原百姓迁至异族之地,形成杂居。从而分化异族,让他们形不成合力。”赵云泽说道,“那些异族百姓,对我华夏本就仰慕。我华夏文明,又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一旦杂居的局面形成,那用不了多久,异族百姓必会受我汉人影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成为与汉族百姓相同的人。”

  华夏文明,有着强大的包容力和感染力。中外历史上,华夏文明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就拿四大文明古国为例。古巴比伦早已泯灭,古印度文明,也早就被外来文明所取代。古埃及、古希腊,那两片地域上到了后世,所生活的人根本就不是创造出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人。只有中国,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几度遭遇外来种族的占领,但华夏文明,却把入侵的种族给同化了。

  中外历史,能不被外来入侵文明取代,反而同化外来入侵文明的,也唯有中国。

  可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似乎不怎么重视自己的文明传承了。反而有太多人看不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刻意追求洋气了。诚然,别人的长处我们要学习。可自己的好东西,也不能弃如敝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赵云泽正是认识到华夏文明强大的包容力和感染力,才会想同化异族百姓。这与他以前提出的文化入侵理念,是同样的思路。

  李世民默然一会儿,道:“这道理倒是讲得通,可真实施起来,怕也不容易呀!”

  赵云泽点点头,道:“的确不容易。无论是中原的百姓,还是异族百姓,乡土观念都比较重。谁也不愿背井离乡、撇家舍业的到异地重新生根。但现在却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臣曾经与靺鞨部和契丹部的首领说过,如果有可能,朝廷会安置许多懂得农耕和匠作的中原百姓,先到他们的部族内生活,教会靺鞨部和契丹部百姓耕种庄稼,以及纺织、建筑、制器等手艺。以此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靺鞨部和契丹部的首领,也非常欢迎朝廷实施这一举措。”

  “打住!”李世民忽然一抬手,阻止赵云泽继续说下去。“鹏羽,你说的这方法,朕怎么听着像是费力不讨好呀!若真如你所说,中原百姓教会辽东的异族这些手艺,那契丹部和靺鞨部就会变得强大。有一个强邻,对大唐可不是好事。”

  赵云泽一笑,道:“陛下,您把臣的道德水平拔的太高了,舍己利人之事,臣真的很不擅长啊!”

  “哈哈,你赵鹏羽倒是认清了自己。”李世民大笑,“莫非,你又有阴谋?”

  “陛下,您又把臣的道德水准看的太低了。”赵云泽故作委屈道,“臣行事向来正大光明,就真的有想法,那也是阳谋!”

  “阳谋?这倒是个新词。那便说说你的阳谋吧。”

  “臣是这么想的。要迁中原百姓去契丹、靺鞨两部,普通百姓怕是不愿意响应朝廷这一举措。那我们便迁部分有手艺的府兵去辽东。另外,既然迁百姓去帮助他们,那咱们大唐的官员,是不是也应该跟过去一些,治理百姓,协调各种事情呢?大唐的军队,是不是也要跟过去一些,保护中原百姓呢?”

  “妙啊!”李世民一拍桌案,喊道。“如此一来,那大唐就在辽东之地安上楔子了。”

  可随即,李世民又皱起眉头,道:“后面这些话,契丹部和靺鞨部的也同意了?”

  赵云泽一笑,道:“有些话,臣自然不能对他们说的太明白。不过,料想他们最终会同意的。现在,是他们有求于大唐,而不是咱们有求于他们。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他们继续过他们的穷日子。”

  “呵呵,这的确是阳谋,契丹部和靺鞨部的首领,根本没有破解之法。要么接受大唐在辽东插上楔子,要么,继续过苦日子。”李世民赞同道。“迁中原百姓到辽东的事情暂时先搁置一边。那将靺鞨部和契丹部百姓内迁之事,又该如何办理?”

  “陛下,臣冒昧问一句,您打算何时用兵‘东’突厥?”赵云泽忽然问李世民。

  李世民叹口气道:“今天只有你我君臣在,那朕便向鹏羽交个底吧。最晚明年秋后,朕就打算用兵大漠。”

  赵云泽道:“那内迁契丹部与靺鞨部百姓之事,也需等大唐取了‘东’突厥之地后方能实施。一来,中原百姓到辽东后,短时间内怕是不能对靺鞨部和契丹部施加太大影响力,他们对来中原生活的向往之心不强;二来,‘东’突厥覆灭后,我大唐也向辽东异族展现了惶惶军威,到时,就算我们要强行将他们内迁,他们也不敢反抗。”

  “鹏羽似乎对大唐与突厥的战事很有信心呀?”李世民玩味的问道。

  赵云泽道:“陛下若无信心,也不会轻易用兵啊!”

  “哈哈哈哈……你这滑头!”李世民大笑起来。

  笑了一阵儿,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你对于辽东的这些想法,朕已了然。不过,究竟要不要这么做,朕也拿不定主意。你且等几天,等朕召集群臣议过之后,再给你答复。”

  “臣不急的。经略辽东,乃是朝廷的方略,臣只是提议而已。至于如何决定,全在陛下。”

  将自己对于辽东的经略构想和盘托出后,赵云泽又对李世民详细汇报了他年前去大漠的经过。之后,李世民又问了问萧氏的近况,便让赵云泽出宫了。

  李世民也够意思,又给了赵云泽三天的假期休息。

  赵云泽回家后,家中却有客人来访,早已等候多时了。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5/25480/208347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