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极品大管家 > 第四十二章 威名满沧州 中

第四十二章 威名满沧州 中


  马逮帮骨干成员在马逮镇的一个深宅大院里统一集中,商议对付调查组打黑一事。

  这帮亡命之徒议论了半天,终于达成了共识:由张龙、俞鸣带着小分队隐蔽进入离郭桥镇最近的黄河北岸,袭击斩杀过往的商贩,得手后迅速渡过黄河,南撤马逮镇。

  为了确保此计划万无一失,马承命令杨中、盛云带着三五十个泼皮无赖进入郭桥镇附近,监视打黑调查组的行动。

  马承安排冯飞扬坐镇马逮镇指挥,自己带着情人尤珠到柴镇一带公开打猎,一方面向打黑调查组示威,马爷在这玩呢,就在柴庄附近转悠;另一方面说明自己置身事外,和黄河边劫杀案扯不上边。

  罪恶凶残的计划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实施了。

  乐陵地区保甲制度有一个规定,就是临近黄河边的村庄,负责自己地段的河防。郭桥镇紧挨黄河边,自然有一些乡兵在黄河边巡视。

  上官富派袁护带着五十名乡兵在黄河北岸河防段巡视,保护过往行人,特别是商贩。

  张龙、俞鸣早就打探清楚了,郭桥镇的乡兵巡视有一个规律,每天早上八点、傍晚六点开始巡视,每次巡视时间约莫一个多时辰。

  数日后的一个晌午,乐陵东北的黄河上,一只小木船在微风中徐徐前进。

  该船宽1米多,长5~6米。无帆无舵无遮篷,船体光溜,行走快慢、进退转弯和停驶,全靠一根5米左右的长竹篱来驾撑。

  小船上立着六七个汉子,沿着船身稀稀稀疏疏地站了一圈。

  船身中间稍稍隆起,用几张很大的布幔遮着,里面显然装着什么东西。

  正所谓船小调头快,小船在黄河里穿行很是灵活,很快进入了黄河与无棣河的交界处。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

  突然,在交界处窜出几艘渔船来,将南来的小船团团围住。

  渔船上的人均是官家衙役穿着,个个手执兵器,杀气腾腾。

  小船上一个年长的汉子急忙向前,立在船头上,大声说道:“我们是衢州来的茶商,把这一船开化龙顶茶运到南皮去贩卖。我们经常走这条水路,是经过各级官家批准的。”

  宋代,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市场上的商品种类较之前代更加丰富。北宋《太平老人·袖中锦》列举号称天下第一的商品有: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瓷、浙漆、吴纸、晋铜、西马、等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兴化军子鱼、福州荔眼、温州桂、临江黄雀、江阴县河豚、金山咸豉……

  与此同时,商品的结构状况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反映在商业资本的经营内容上,以盐铁为代表的地区特产品、珠玉香药等奢侈品固然仍占不小的比重,有所谓“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的说法。但在商品构成中,粮食、茶叶、布帛之类的生活用品占据了主要地位。商人贩卖日常生活用品,既牟取其时间差价、又更多地热衷于牟取地区差价,成为商业资本的主要赢利方式。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基础上,宋代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商品粮输出基地。在长江流域,中游的荆湖一带,“地之所产,米最盛,而中家无储粮。江湖连接,地无不通,一舟出门,万里惟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老于风波,以为常俗。两浙西路北部的太湖流域,湖、苏、秀三州号为产米去处,丰年大抵舟车四出。西南的两广地区,广南最系米多去处,常岁商贾转贩,舶交海中。

  一个头戴箬叶冠的黑胖衙役叫道:“我们是乐陵官差,奉熊大人命令,缉拿私贩茶叶的商人,还正巧,今儿个我们刚出来,就碰上你们了。你们这些衢州贩茶的给我听好了,把船开到岸边抛锚,上了岸,我们对船体进行检查,然后登记复命。你们如果有上面大人的正式批文,我们会放你们到南皮去交易,听明白了吗?”

  这些衢州茶商听了,面面相觑,但事已至此,想强行驾船离去,绝对不可能了。

  因为官差有二三十人,如果硬冲,甚至打斗,结果只有一个,或者丢命,或者致残,船茶全失。

  年长的茶商叫道:“我说官爷,我们出来一趟不容易,你们就行行好,放我们过去吧。我们愿拿出一百斤上好的茶叶孝敬你们,求求各位官爷了!”

  衙役们一迭声喊道:“快驾船靠岸,少啰嗦!”

  这几个茶商无奈,只得划着小木船向岸边驶去。

  不一会儿,小木船停泊在岸边,在衙役们的威逼下,茶商们离开小木船,走到岸边。

  年长的那个茶商正要开口说话,戴箬叶冠的黑胖衙役突然挥刀向他砍去。

  可怜这位老茶商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命归黄泉。

  紧接着,衙役们一起动手,刀砍枪剌,向手无寸铁的茶商杀去。

  转眼间,二个茶商又倒在血泊之中。

  一个年轻的茶商喊道:“他们肯定是强盗扮的,我们和他们拚了!”

  说完,这名茶商从腰间拔出几把飞刀,向衙役们甩去。

  啊啊啊——

  三四名衙役中了飞刀,倒在地上,有的被扎中要害,脖子一歪,死了。

  使飞刀的茶商迅速捡起一名倒地衙役的朴刀,大吼着向缺口处冲去。

  二名衙役急忙向缺口扑去,试图封堵,不让飞刀茶商突围出去。

  飞刀茶商怒吼一声,耍起朴刀,只见几道寒光闪过,这二名衙役惨叫数声,倒地毙命!

  趁着缺口没有被堵上,飞刀茶商迅速冲了过去,一会儿就没了踪影,成功逃生!

  但余下的茶商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因为他们的打斗功夫不行,才几下子,就被那帮衙役打翻在地,口里还有气息的,被衙役们残忍杀死。

  无棣河边,突增几个冤魂!

  “哼,想到南皮,做梦去吧!”

  戴箬叶冠的黑胖衙役转过头来,对一个手拿浑铁棍的衙役说道:“龙哥,那个使飞刀的茶商溜了,你说现在咋办?”

  被黑胖衙役称为龙哥的不是别人,乃马逮帮的一流杀手张龙。

  而那个黑胖衙役,就是俞鸣。

  此二人根据马承的命令,带着这支小分队潜入黄河与无棣河的交界处,劫杀过往商贩。

  他俩想不到,出师第一仗,就丢了五个成员。

  而这五个成员,全是被使飞刀的茶商杀死的!

  更令张龙、俞鸣恼火的是,飞刀茶商全身而走了。

  张龙说道:“飞刀茶商身手了得,你我未必是他的对手,我们只是仗着人多,又有兵器,他才没有恋战。我们既然扮作乐陵衙役了,就把这出戏唱到底。把这一船茶叶放在鸡公车上推走,藏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五位阵亡的弟兄也一并带走。把这些丢命的茶商吊在大路边的树上,让过往行人瞧瞧。这样,此事自然传扬出去,让打黑调查组吃一惊!”

  俞鸣听了,点了点头,“一不做二不休,咱们这几天来个连环作案,专门劫杀这一带的过往行人!”

  飞刀茶商冲破罗网,急急奔走,一路向北,向无棣镇方向而去。

  走到半路,迎面来了一队人,个个骑马,各执兵器。

  飞刀茶商叫声苦也,掉头就往旁边乱树林里钻。

  “站住!”

  领头的一个大汉喝道。

  飞刀茶商连续奔走,体力消耗很大,腿一软,扑通跌在地上,不走了。

  因为飞刀茶商知道,这次没有体力逃走了,干脆原地不动,兴许还有活路。

  飞刀茶商碰到的队伍是郭桥镇保甲中心的巡逻队,队长由袁护担任。

  袁护见飞刀茶商满身血渍,喝问道:“你这厮从哪里来?身上这么多血迹?肯定是杀了人逃走的!左右,给我拿下!”

  六七名庄客扑到飞刀茶商身边,夺下他手中的朴刀,一条粗绳索往他身上一放,缠了几圈,打了一个死结,算是绑结实了。

  飞刀茶商叫道:“我叫郑彪,乃衢州来的茶商,驾船前往南皮贩卖茶叶。不料路遇强人,船茶俱失,其余茶商皆被强人所杀。我死力冲杀,方脱重围至此。”

  袁护听了,狐疑不定:“你这厮倒很会说话,休要啰嗦,先随我等回郭桥镇去,交由我家员外发落!”

  郑彪听了,急忙说道:“好汉,你说的郭桥镇员外,莫非就是乐陵大富人上官富?”

  “你怎么知道的?”

  “我从事贩茶多年了,经常从这条道走,乐陵地面上,有哪些大富人,我心里还是有点谱的。”

  袁护觉得郑彪这个商人不简单,如果照他所说,能从强人堆里杀出来,没有点真功夫,还真不行。

  一路无话,袁护一行回到郭桥镇后,把郑彪带到了上官富面前。

  此时,宋萍、柴进等调查队成员在邻村调查,不在郭桥镇。

  上官富听了袁护的汇报,上下打量了郑彪一番。

  郑彪身上虽然有很多血迹,左肩上也受了伤,肿得像一个小馒头,但却掩不住他的英雄气。只见他长着硬茬茬的短发,虎头燕颔,朗目疏眉,肩膀、胸脯全是疙瘩肉,像个牛犊子。

  上官富问道:“你真的是衢州郑彪?”

  郑彪答道:“上官员外,小可的确是衢州郑彪,经过乐陵往南皮贩茶,不料在黄河与无棣河的交界处遭劫!”

  上官富听了,慢慢点了点头,大声道:“左右,给郑壮士松绑!”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7/27402/1945502.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