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开国太后纪事 > 第一章 那个人 增加1000

第一章 那个人 增加1000


  “夫人不见了,夫人不见了,少爷,夫人她……不见了。”

  欧婶来回找了一圈后,终于着急地大喊了起来。

  此时,秦昭成刚晨练完,带着赵笙走进院子,就碰到了六神无主,来寻主意的欧婶。

  “什么?不见了。”秦昭成吃了一惊,微微蹙起了眉头,心中突然闪过一丝慌乱,直接越过欧婶就进了秦姝的房间。

  他来回找了一圈,连相连的耳房都没放过,依旧没看到秦姝的影子。

  看向床铺,被褥也叠得整整齐齐的,就好像没有人睡过一般。

  直到他在枕头下发现白了一点白色,眼睛这才停顿了下来,走过去,掀开软枕,眼来下面压着一封信。

  秦昭成探手将信拿了起来,信封上面用清秀洒脱的字迹写着“吾儿佑安亲启”六个字,秦昭成毫不犹豫地将信打开了,正要看的时候,却发现她的信竟然是从左向右横着写的,他忍着不适看了下去。上面只写了寥寥两行字,而且非常直白——

  佑安:

  娘出去散心了,不要担心,好好保重自己,娘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娘等着你。希望娘回来的时候,你已经想起娘了,不必找我。

  秦昭成看完之后,鼻子竟有些酸涩,忍不住闭上了眼睛,泪水不自觉地在他眼角滑落。然而,下一刻,等他再睁开眼时,眼睛又恢复了原本的平静幽深,神色淡漠地将信封收了起来。

  “少爷,夫人到底去哪儿了,您还是赶快下令去找夫人把?说不定夫人还没走远……”欧婶急着说道。

  然而,话未说完,就被秦昭成的眼神给吓得闭上了嘴。

  直到秦昭成向外走了出去,她才拍了拍胸膛,回过神来大口喘气。

  少爷刚才是在是太可怕了,根本不像是她认识的那个人。

  然而,即便心中惧怕,她还是跟了上去,问道:“少爷,夫人……”

  “娘,你就别问了,少爷自有分寸。”欧氏还没追上秦昭成,就被赵笙拦了下来。

  “可是……”

  “没什么可是。”赵笙道,“你没见夫人给少爷留信了吗,肯定不会有事的。”

  欧婶听到这里,终究叹了口气,不再问了,只是说道:“这到底是怎么了?总觉得这两天家里怪怪的。”

  “有吗?我怎么没感觉到?”赵笙装疯卖傻地说道,“娘忘了,以前夫人也经常这个时候出门的,说不定夫人只是闷了,想要去走走而已。”

  只是近两年都没怎么出去而已。

  欧婶点了点头,道:“说的也是,唉,年纪大了,总是爱多想,我这给你们摆饭去。”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地走了。

  赵笙见母亲总算不再问了,也悄悄舒了口气。

  而此时的秦姝,又去哪儿了呢?

  其实,她此刻已经离开了长平县。

  昨晚,她左思右想,怎么也无法坦然面对现在的“佑安”,便决定暂时离开,顺便去散散心。

  有了这个念头,她就有些呆不住了。

  三更半夜,就悄无声息地出了家门,家里虽然守卫比较森严,但是还困不住她。

  为了不让佑安担心,她还留下了一封信,免得佑安回来后着急难过。

  是的,她无比确信,佑安还会回来。

  她不相信,佑安会舍得离开自己,更不相信他会将身体拱手相让。

  佑安那么骄傲固执的人,肯定不会就这么认输的。

  秦姝换上了自己早就做好蓝色男式长衫,头上梳了一个高高的马尾,腰间挂上了一把剑,背上背着一个包袱,就像是游侠儿一般。当然,她这剑也就起个装饰和震慑的作用,让人不敢随意对她下手而已。

  秦姝没有目的地,也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只能走到哪儿算哪儿。

  然而,等她出来之后,才发现外面的局势比她想象得还要混乱。

  到处有流民土匪,到处都有武装势力,乡下土财主若是不养一二百打手,都不敢称自己是财主,就等着被抢吧!

  还有抓壮丁的,聚众烧香拜佛或者闹事的。不过,现在的势力,还是一盘散沙,闹闹哄哄的,偶尔在茶馆里坐坐,就经常听说这里打仗了,那里又闹起来了,朱错将军又杀了多少人等等,搞得处处都人心惶惶的,每个人都来去匆匆的,安逸的日子,仿佛一去不复返了。

  路上就见到的人大都急色匆匆,或者三五成群,像秦姝这样独自一人赶路的人,实在是很少。所以,这一路走来,秦姝都不知自己遇到几波打劫的了,谁让她孤身一人,看起来又好欺负呢!

  打劫她的人,有的是心想要杀人劫财,有的人,则是被逼无奈。

  令秦姝印象最深刻的劫匪,是瘦骨嶙峋的一家人,总共只有四个人,一个老母亲,还有两个小的。一个八岁的女孩,和一个五岁的男孩。唯一能顶事的,就是那个瘦的皮包骨头的年轻男人。

  他们打劫秦姝,也是没有办法,因为最小那个孩子,已经快病死了。

  打劫的时候,他们甚至连话都说不完整,抖抖索索的,比她这个被打劫的还害怕。

  最后,他们也没打劫成,反而跪在了秦姝面前给她磕头,让她施舍一点吃的或者银子,救救他们的孩子。

  所幸这里荒野,周围也没有人,秦姝在能力之内,倒也不吝啬帮他们一把,更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小小的孩童就这么死了。

  秦姝没有犹豫,从包袱里拿出四个馒头来,让他们分着吃了。

  看到馒头,这一家人都忍不住吞了口唾沫,那个成年人接过馒头后,先将一个馒头给了他的母亲,又将另一个馒头掰成两半,递给自己两个孩子,最后,自己才吃了小半个,剩下的全都留了起来,显然是想要留着以后吃。

  秦姝见了,对这个男人,倒是多了几分好感。

  见他们身边带着两个破碗,秦姝又拿出水壶,给他们倒了两碗水,男人喝了一碗水之后,才好像有了点精神,起身郑重地向秦姝作揖道谢。

  看他的架势,竟像是一个读书人。

  秦姝这么想了,便随口问了句,没想到,对方不但是读书人,还是个秀才。

  秦姝惊讶极了,身为一个秀才,怎么还混成这样?

  赵秀才苦笑地告诉她,原来他们是安庆府那边的人,一个多月前也是耕读之家,家中小有资产,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不过,他却有一个非常美貌的妻子,结果,不知为什么,他一向不怎么出门的妻子竟然被知府的小舅子知道了,不但强行抢走了他的妻子,还夺走了他家的近百亩两天,给他罗织了一个杀人罪名,幸好他朋友及时通知了他,他才带着老娘和孩子提早逃了出来。

  哪知道外面会这么乱,盘缠都被抢了,又不敢出去找活干,怕被抓起来,只好躲躲藏藏到现在,以靠挖野菜抓鱼为生。结果,小儿子生了病,吃不下饭,所以,他才决定抢劫点钱,给孩子看病,买点好吃的,没想到第一次打劫就遇到了秦姝。

  秦姝在赵秀才说的时候,回头看了看那个五岁的男孩,瘦瘦小小的样子,小脸蜡黄,正在姐姐的帮助下,像个小仓鼠似的一点点地啃着馒头,努力地吞咽着,看着倒是比刚才好了些。

  这赵秀才能带着一家老小,安全的活到现在,恐怕也不是一个简单之人,而且他的人品看起来也不错,至少直到现在,都没抛弃老母和两个孩子。

  想到自己家护卫队里,识字读书的没几个,以前总听佑安抱怨可用的人手不多,或许,赵秀才有些用处。

  就算没用,他也还年轻,也禁得起折腾,何况,至少他识字,记账算账之类的也做得来。

  想到这里,秦姝便告诉赵秀才,长平县的小秦庄正在招人,让他可以去试一试。

  赵秀才听到这话,十分意动,但还是问清楚了秦家的背景和行事方式,秦姝解释了一番,他立即就去千恩万谢地答应了。

  既如此,他们也算是自己人了。秦姝让赵秀才把馒头吃了,填饱肚子,又等他们把自己打理干净之后,才带他们最近的县城里给孩子看了病。

  接着,秦姝给他留了点银子,还有一封信,就跟他们告辞了。

  所幸,她遇到赵秀才的时候,她才刚出来三天,甚至还没走安庆府,离家也不算太远,秦姝见他们老的老,小的小,孩子还有病,直接让他们雇了辆车回去了。能不能留得下,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毕竟,那个人可不是佑安。

  秦姝处理了赵秀才的事情之后,又继续上路了。

  一路走走停停,半个多月后,秦姝来到了安庆府。

  如今比较乱,对户籍身份差得并不严,秦姝很容易就进了府城。

  秦姝之前也来过府城,倒是不算陌生。

  或许因为有府兵把手的缘故,比起外面来,府城倒是比较安定一些,看起来十分热闹。

  此时,已经将近中午了,秦姝找了个供饭的茶楼坐了,叫了两样菜,一盘馒头,还有一壶茶,慢慢吃着,一边吃,一边听茶楼里的食客说话。

  为了不引人注意,她还专门找了一个角落里。

  结果,一个消息,却引起了她的注意。

  说话之人,正是他邻桌的几个客人,因此她听得很是清楚。

  “你听说了吗?周太后有意在民间给小皇帝选妃呢!”

  “当然听说了,这件事不是早就传开了吗?也没见朝廷有所行动呀!”

  “这次不一样,听说这次动真格的了。据说还是九千岁亲自来挑选呢!”

  “不会吧,现在外面都这么乱了,朝廷还有心思选妃?”

  “你懂什么?我听说,给皇帝选妃是假,给周国丈选鼎炉是真。周国丈正在修道,打算长生不老呢!至今,不知祸害了多少女孩子了。”

  “什么,还有这种事?坏了,我得赶快回去,让我闺女藏好了,万一被选中了,岂不是没命了。”

  “你女儿都嫁人了,有什么可怕的?人家只挑选十六岁以下的童女呢!”

  “这我就放心了,唉,真是不消停啊,现在消息一泄露,有女儿的人家,大概又要拉郎配,急着把女儿嫁出去了。”

  “那也不对呀,既然是周太师要选鼎炉,怎么是九千岁亲自来选女孩子呢?他们不是不太对付吗?”

  “这……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听说,九千岁已经在路上了,想必过不了多久,就到了我们这里了。”

  听到这里,秦姝唇边露出一丝冷笑。

  九千岁?好得很!

  她正要找他报仇呢,他就来了,也省得她千里迢迢地去京城找他了。

  只要杀了曹忠,曹静兰和许世清怕是也得完了,不但自己报了仇,也算是为人民除害。

  她决定了,接下来,她就要去杀那个什么九千岁。

  既然他们还嫌这个世道不够乱,那她就再去添一把火。

  接下来的八卦,秦姝没有再吃,迅速吃完饭,就出了茶楼。

  ……

  小秦庄。秦昭成正在午睡。

  以前他没有午睡的习惯,但是自从重生之后,他就多了不少他以前没有的习惯,比如午睡。

  此时,秦昭成睡得却不怎么安稳,眉头紧蹙,额头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冷汗,口中似乎念叨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眉头皱得更紧了,身体也微微抖动了起来,而且抖动地越来越大。

  下一刻,他突然大喊了一声“娘——”骤然睁开了眼睛,从床上坐了起来,剧烈地喘着粗气。

  过了好一会儿,他的呼吸才平复了下来。

  他把手放到自己面前,仔细看着,喃喃自语道:“朕……不,我到底是谁?我到底是秦昭成还是秦佑安?”

  说完,他不由有些头疼地揉了揉额头。

  自从那个女人离开后,他几乎每天都要来这么一回,一开始,他还知道自己是秦昭成,但后来,他却越来越不确定了。而且,跟那个女人相处时的记忆,也慢慢地回来了,每天总是会不自觉而地担心她。

  前几天,村里来了一个姓赵的秀才,说是她推荐来的,她还写了推荐信,他当初听到她的消息,差点就想舍下一切去找她,幸亏他及时醒悟过来,控制住了自己,才没离开。

  那个秀才确实有点真才实学,就是拖累太多,但是,看在那个女人的面上,他还是把他们留在了山上。

  没想到,今天他又做梦梦到了她。

  而且,似乎还不是什么好梦。

  她到底去哪儿了?

  “身为女人,就该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样到处跑算什么?”秦昭成喃喃说道,“不过,她武力那么强,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说着,他便从下了床,到了盆架边,用凉水洗了把脸,才恢复了冷静,沉着脸走了出去。

  因为他突然想起,曹忠替元光帝选妃也是这个时候,民间都开始急着嫁女儿,他那个岳父徐召廷虽然有了自己的势力,但此刻还不强大,并不敢跟朝廷硬碰硬,静芳正好及笄了,因此,他也有些着急静芳的婚事,差点将静芳许给别人。

  幸好后来,曹忠遇到了刺杀,重伤回京,此事才算作罢。

  如果,他这时候去求娶静芳,或许,岳父会答应。他也不用等到两年后再娶妻了。

  他也发现了,重生后,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既然他都多了一个母亲,妻子当然也有可能会嫁给别人。

  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对于静芳,他一直都是很满意的,即便重活一世,也不想错过她,所以,还是早早将她娶进家门是正经。

  可是,有一个问题。

  他现在不是一个人,而是多了一位长辈,还是他所谓的母亲。这婚事,就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了,肯定要征求她的同意。

  但她现在不在呀,而他又不想拖下去了,免得以后出现变数。

  所以,即便是他这个皇帝,此刻也有些左右为难。

  犹豫了一会儿,他最终还是决定去一趟定县,见一见自己前世的岳父和妻子,等娘亲回来了,再给她解释。

  此时的秦昭成没有发现,他对秦姝,已经看得越来越重了。

  否则,他根本不会考虑秦姝的态度,能奉养她终老就不错了。

  秦昭成打定了主意,立即就让人准备车马和礼物,打算这两天就上门求亲。

  ……

  三天后,曹忠终于进入了淮西境内,他已经挑选了九十九名童女送往京城了。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他还要继续挑选,除了周太师要的人,他也要选一些人,最后才是小皇帝的。

  当然,他也知道此刻外界不大太平,很多人对他恨之入骨,所以,他带了差不多两三千护卫军,将自己保护地密不透风,并不用担心自身安全。

  而且这一路走来,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撞上来,倒是让他放松了警惕。

  每到一处地方,都有地方官夹道欢迎,送上丰厚的贿赂,这让他心情极好。

  此刻,他坐在特制的马车里,眯着眼睛打着节拍,脸上带着惬意的笑容,马车里有两个漂亮的妙龄女子正在给他唱小曲。

  曹忠知道肯定有很多人听到风声,急着嫁女儿,但是那又怎么样?只要他看上了,谁也逃不掉,他跟周太师那个老家伙可不一样,是不是童女,对他来说,没什么区别。

  就在曹忠怡然自得听曲的时候,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接着,他便听到有人惊呼道:“有刺客,保护千岁爷!”

  曹忠顿时睁开了眼睛,满目怒容,到底是谁这么大胆敢刺杀他?

  而给他唱曲的两个歌姬,也吓得瑟瑟发抖,挤在了角落里。

  “怎么回事?”曹忠到底还是忍不住打开了窗户,向外问道。

  “千岁爷小心!”

  那人话音未落,就见一道箭矢,噗嗤一下刺到了车窗旁,若非马车板子够厚,说不定已经被射穿了。

  曹忠又气又怒,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对着外面喊道:“快将刺客都给我拿下!”

  他就不相信,自己两千多人,还对付不了区区几个刺客。

  可惜,他没想到的是,来刺杀他的人,不是区区几人,而是几百个身经百战的战士。

  因为,这些人是宋家军余党。

  宋将军一家被灭门后,他们也都脱离了军队,组建了一支队伍,专门向大焱复仇。

  此刻刺杀曹忠,就是他们策划的第一场复仇计划。

  可惜,他们虽然都是精锐,但对方的人太多了,几乎是他们的十倍,他们的人开始渐渐处于下风。

  “铁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曹老狗的人太多了,再这样下去,我们的人恐怕要全军覆没了。”其中一名胡子拉碴的士兵,对为首的一个壮汉说道。

  而这个壮汉,不是别人,正是曾经跟在宋良秀身边的铁云。

  只是,此刻的他,脸上多了一道恐怖的疤痕,神色也不复以前的清朗,而是多了几分阴郁,一双眼睛因为怒火而被激得通红。

  “杀!就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我们也要杀死曹狗。”铁云咬牙切齿地说道。

  这几个月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仇,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他怎么能放弃?

  “可是,我们的仇人不止他一个……”

  “杀死一个算一个!”铁云状若疯狂地说道,“我已经等不下去了。”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38/38835/214623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