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飞虎元魔传 > :::第五十九回:::

:::第五十九回:::


  「殷郎本属赤子心,千锤百练意阴沉。未忘大义駆胡虏,虚伪存心算计人」。

  朱重八与秀英成亲之后,安坐在郭子兴赏赐之府邸中,新婚燕尔,已十天未有上班,留在家中陪着娇妻,如膠似漆。早上起来,专心练武却是从不间断,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拳头在近,官府却远得不知方向。基本上在這乱世,绝对是只有强权,没有公理!而且胜者为王,败者为冦,要生存得有尊严,受人敬重,只有武装自己,令自己比敌人更骠悍強壯。我国数千年来。凡事忍让,自称是礼仪之邦,待人以礼,但在这弱肉强食之世界,谁跟你,之、乎、者、也、的守规则,讲公义。说那些"己所不欲,莫施于人"的道理,各国均为私利而互相拉朋结党,择肥而噬,你要别人尊重你,不侵犯你的应有权利,唯一便是要比别人强大,秀出你的肌肉,才会使那些虚伪及卑鄙的国家,不敢在旁指手划脚,那些流氓国家对你有所收敛。这些道理,相信现代社会之国家领导人,对历史事迹之惨痛教训,已深刻体会。母忘历史,才会令国家富强,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身为中国人更加要自强不息,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抵抗外侮,不要被外來势力所利用。

  朱重八是热爱国家之人,每想及此,必会在万里之外遥望东方见礼,祝愿伟大的祖国兴隆,千秋万世。

  小朱早上刚练完武,正坐在亭中喝着清茶,新婚之后静极思动,想着下一步计划,秀英步入亭中,交给他一张红色的纸,并高兴的对他说:"你看,义父已覓得高僧替你改好名字,我看过实在不错,特意拿来给你自个挑选。"秀英从枱中拿过手巾,细心的给小朱抹汗。小朱一看,见纸中写着九个名字,是取其长长久久之意。红纸上写着;‘朱子厚、朱子乐、朱子璋、还有朱义盛,朱义德等等……’马秀英在旁補充说:"义父是"子"字辈,你的名字中也有“子”字,显然他老人家当你是自己人,他爱屋及乌,待你著实不薄。你的辈份易名后会提升。看以后军中谁敢欺负你。"马秀英继续絮絮不休,她却未有留心在一旁的朱重八却是不停的摇头。小朱默不作声,心里却想着这些名字中却没有“朱元璋”在其中,要是勉强取其一,将来说不定有另一个朱元璋崩出來,把我這假的取代。我不是枉作小人。歴史岂不是变成乱七八槽,想来易名之事,事关身家性命,半分退让不得。心念急转,想着如何善后,如何否决这些名字,但其中有一个是“朱子璋”,就以此名字最为接近,他便心生一计。

  他想好以另一种更高明的方式作为借口,朱重八经过磨练和苦难,如今利禄熏心,已学会利用别人,并善长于攻心计。他微笑对秀英道:"名字真是改得很好,既有文化水平,又好听,比起朱重八强上千万倍,尤以这个朱子璋我最喜欢。璋者!美玉之意也。但有一点我觉得不妥,妳义父于妳有养育之恩,于我有知遇之情,且与我们尊卑有别。我说什么也不能忘恩负义,不分长幼,接受这“子”字辈,与他有平起平坐之嫌。对义父一来是大不敬,再说,郭天叙也不允许,将来更加藉此多生事端,与我为难。秀英,我看这样吧!我接受义父选择之名字,但这个"子"字我却改为"元"字。一方面避免其它人说我潜越,另一方面,妳素知我一生以反元为己任。这个名字,朱元璋嘛!是最为贴切,“朱”谐音是"诛"有诛杀之意,正好是诛杀元狗的意思,"璋"为美玉,更是抬举了我,我决定了,就“朱元璋”吧!"

  马秀英瞪大一双妙目,奇怪的说:"相公!你谦虚是好,分清辈份也没问题,但"朱"是你祖宗姓氏,跟诛杀的"诛"拉不上半点关系,你这个"朱"是赤红的意思,你看朱沙也是红色的。""我什么也不理会,总而言之我决心诛杀元狗,赶走他们,我也分不清這个"诛"字跟那个"朱"字,我决心反元,就取名为朱元璋吧!"朱重八强词夺理的在分辩。马秀英争他不过,把朱重八之意思转告义父郭子兴。郭子兴听罢秀英解释,发出会心微笑,对小朱更为放心。他心想:‘此人识分尊卑,不敢潜越,是甘于臣服之心声,而且更是感恩及尊敬之表现,至于曲解"朱"字为"诛杀"的意思,可以看出他虽口若悬河,雄辩滔滔,内里其实墨水并不多,此后对他也无须过于防范。

  郭子兴微笑的在公文上盖章,从此朱重八便易名为朱元璋。軍中將士均以为是郭子兴给他改的,只有他们三人,即郭子兴,马秀英及朱重八,才知其中实情。此后朱重八便以朱元璋之名,在江湖中及军队中行走。

  朱元璋在军中,一般将士多以朱公子相称,从九夫长摇身一变,成为朱公子,地位虽迅速提升,但始终没有实权,成亲已有个多月,朱元璋不甘留连在新房,实行静极思动。这天吃过午饭,拿著秀英做之糕点,便到军中找徐达,欲了解近日军中情况及天下大势。徐达正与李善长在一起。看到朱元璋到来,两人站起来相迎。徐达高兴的说:"朱重八,今天吹什么风,把你从新房中吹来我这里。""什么朱重八,我已改名朱元璋,诛灭元狗的意思,谁有志向诛灭元朝,还我河山,便得跟随我“朱元璋”。"小朱正色的道。徐达叹了一声,忧郁的说:"要诛灭元朝谈可容易,郭帅只求偏安一禺,更与众帅不和,濠州各派已四分五裂,其它统帅不排斥他,把他赶离濠州,他便心满意足了,何来此雄心壮志。再说,常平山虎吼寨的山贼被元朝招降,与蒙古勾结,虎吼寨据天险,我们要向北拓展,必须首先攻打定远,此为进兵伐元必经之路。虎吼寨易守难攻,元兵有此并障,把南北分隔,刘福通教主要退回来又退不得,我们南方也不能北上支援。前些时红巾军之芝麻李为增缓刘教主,被元朝联同虎吼寨首领陈野先杀败,芝麻李当场战死,陈野先并乘势攻占徐州,徐州城破,红巾军七万人只剩三份之一,四散而逃。义軍元气大伤。大将彭大及赵钧用带残余部投奔濠州。濠州城龙蛇混杂,郭帅只顾拉拢彭大,忽略了赵钧用,正好让南城有可乘之机,看来形势覆杂,处理不好,南北城便会先打起来。"李善长也悔气的说:"我们天天练兵,看来未对付鞑子,义军便先自相残杀,兵锋相对了。"

  朱元璋听罢两人之言,沉默不语,正在消化他两所说的话,他突然低声的向两人说:"你两身为部下,如此批评郭帅,不要命了吗?"徐达愤然站起来,拍着枱怒道:"我投义军是为駆除鞑子,并不是被他们利用为争权夺利之棋子,我真正祟拜的是刘福通,可惜刘教主东征西战,无暇兼顾,命令我助姓郭的守住濠州,但姓郭的鼠目寸光,又不讷忠言,我自有气,想来想去,此地也非安身纳命之地。"朱元璋听他们怨声四道,心中已有计教,低声对徐达说:"徐兄禁声,此等不敬言語,要是给小人听见便会惹禍,兄长心情,我岂有不知,亦感同身受,先让我想想,要是信得过小弟,待我考虑清楚,我们再重详计议。大丈夫能屈能伸,兩位是干大事之人,暂且稍安无燥。"李善长与徐达对望一眼后说:"朱公子尽快决定,李某也愿意追随左右,共图大业。"朱元璋高兴的说:"李兄雄才伟略,心思慎密,欲成大事,又怎能缺小你。"

  徐达注视了朱元璋一会便说:"贤弟,要不是我自小便认识你,我真怀疑你便是殷少侠,你的气质及谈吐与他极为相似,但相貌和声音却有天渊之别。"李善长黯然的说:"殷少侠生死未卜,且行事及身世有点神秘,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已久未露面,却把我妹妹湘湘害苦了。"朱元璋假装冷淡的说:"你们所说的殷少侠,听你们描述不少,我也有所领悟,说不定我也见过。记忆我作苦行僧时,路过峨眉山,在卧云寺挂单的时候,曾经遇过一位像你们所描述的少年,儒生打扮,面白无须,论到威武正气,比我却差很多,但他却苦命,不知中了什么毒,全身溃烂,他说来自“海港”,他中的毒性猛烈,急于回故乡,什么“海港”医治,支撑著一拐一拐的下山,李兄说他已失踪多时,我估计他要不早已回乡,要不已死在半路上。至于你说李湘湘,你妹妹有什么问题?他与妳妹妹有何瓜葛,却把她害苦了。"徐达及李善长听罢齐声惊呼:"元璋,你此话当真,你真在卧云寺见过殷少侠?他相貌如何?不会這么巧吧!"两人便作详细询问,所有样貌及特征,朱元璋自然是对答如流。甚至连他扇上所写的诗句也念得出。最后小朱还说道:"这少年身上尚有一件黑色的古怪暗器,叫什么雷火弹,我看他经常在手上把玩,我便好奇的问他。"

  两人至此已原全相信朱元璋的说话,两人黯然的慨叹:"真是好人没有好报,但愿上天有眼,保佑殷少侠逢凶化吉,吉人天相,早点把毒清除。"李善长叹息的说:"湘湘尚为他痴情守候,甚至郭天叙公子向她提亲也不肯答应。郭天叙论家势,论人材,也是上上之选。她就是搖头,我實在拿她没办法。贤弟,你既知殷少侠消息,请你跟我去看看她。殷少侠有恶毒缠身,凶多吉少,最好你能骗她姓殷已经死去,让她死心。她便可以跳出这阴影,从新过正常生活,或许她便能接受郭公子之追求,成就美眷。"两人穿过长廊,来到凉亭中,只见亭中有匾,写着聚客亭,此时正是雾春三月,到处雾烟弥漫,远望池塘,更只是白茫茫一片。景物如披上一袭轻纱,只见李湘湘坐在亭中,静如处子,轻摇手中扇子,但在雾影之中,离远却看不见她的玉手,想是因为手臂太雪白,似乎已溶入雾中,眼中所见,不知是幻是真。

  李湘湘坐在亭中,手中轻摇扇子,若有所思,听见脚步声响,忙起来作招呼,李湘湘认得来人便是秀英的夫君,军中人称朱公子之朱元璋。她也听过他的身世,及军中之一些英雄事迹,她上前躬身,叫了一声朱公子。李善长柔声的说:"湘湘妹,还在想念殷少侠吗?妳这又何苦呢!看妳日渐憔悴,为兄也觉心痛。今天闲谈起来方知悉,朱公子在卧云寺曾经见过殷少侠,知他当時重病在身,已全身溃烂,其后毒发身亡,真是天妒英才,好人不得好报,我特地把朱公子请来,告知妳详情,不信妳自己问他吧!这些男欢女爱之事,男的不知所踪,妳纵是痴心,也不能候他一辈子,凡事不能太执着,如今该有过了结了,难为郭公子对妳不离不弃,痴心一片。我先回屋更换衣服,贤弟,你替我好好劝她。"最后一句,是李善长向朱元璋说的。接著與小朱连打眼色。便缓步走進内堂。只留下朱元璋及李湘湘单独相对。

  朱元璋见她羞怯的站著,衣影飘飘,但面容憔悴,便回想起与她鹤山定情之情竟,现在相逢却不能相认,此时之小朱,内心对她有著无比的歉意!

  :::第五十九章完:::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0/40271/2509991.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