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逆水行周 > 第三十六章 永济

第三十六章 永济


  “从辽西去莱州,最快的途径就是截弯取直走海路,若是走陆路,那得绕一个大弯,花上大半个月,多麻烦。”

  “海上确实风高浪急,但航线很成熟,北洋贸易公司的船队值得信赖,你看,鹊哥不是平安抵达莱州了?”

  宇文温一边看着儿子宇文维翰的来信,一边和杨丽华交谈着,杨丽华手中拿着儿子的肖像画,看着熟悉的姿势,有些无奈的回答:“妾从未坐过海船,所以有些担心...”

  “担心,这没什么,但不要成日里愁眉苦脸,鹊哥长大了,该出去见识见识了,不然成立日闷在长安,那像什么话?”

  “看看,棘郎去陇右转了一圈,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不是?”宇文温说到这里,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景色,觉得心旷神怡:“你也来看看,河北风情,总归和关中不一样。”

  杨丽华闻言起身,来到窗边,看着窗外岸上景色,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说实话,岸上风景在她看来没什么稀奇之处,那么她是要虚情假意附和宇文温,还是“真情流露”呢?

  没等杨丽华回答,宇文温转过头,看向她:“来,摆个姿势,为夫给你来个素描。”

  “呃...能不能不要摆剪刀手?”

  杨丽华觉得有些尴尬,见着宇文温摇摇头,老老实实靠着窗户,微微一笑,摆出剪刀手。

  宇文温拿着炭笔,在夹着白纸的画板上作画,因为船只有些晃动,所以作画速度比平日要慢些。

  杨丽华尽量保持着姿势,以便让宇文温尽快完成画作,看着夫君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她又想到了儿子宇文维翰。

  宇文维翰任观军容使去幽燕“公干”,如今已经抵达青州总管府的莱州黄城,一路上不断往长安寄信,附带着素描。

  不同的素描画上有不同的风景,而不变的是宇文维翰的笑容,还有剪刀手。

  对于宇文温的古怪要求,杨丽华十分不解,儿子从辽西去莱州,居然冒险走海路,这让她这个做母亲的担心不已,不过她知道自己担心没用,所以只能多烧烧香,祈祷佛祖保佑儿子。

  想着想着,杨丽华有些恍惚,却听宇文温说“笑一下”,她赶紧恢复笑容。

  “所以说慈母多败儿....”宇文温嘟囔着,方才杨丽华的表情变化,他可是看在眼里,“有机会,我一定要带你出海见识见识!!”

  “别别...妾受不住太大的颠簸....”

  “那就不要乱动!”

  “是是...”

  看着杨丽华那尴尬的笑容,宇文温很满意,对方这种“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老实”的风情,可真是让他回味无穷。

  美人让他陶醉,而江山也是如此,所以要时不时出来巡视,亲眼看看民生疾苦,看看是不是有人糊弄他。

  自从登基以来,宇文温在关中“宅”了三年,此次东巡,到河北地界转转,顺便带着家眷出来透透气,看看大好河山,换个心情。

  顺便实地考察一下永济渠的通行情况如何,看看是不是因为修运河,有人借机盘剥、敲诈,搞得沿途百姓家破人亡。

  永济渠,西南至东北走向,全长将近两千里,南端连接黄河,北端直达幽州燕郡,一旦修建完毕,朝廷调集河北地区的粮食会更加方便,而对于河北地区的控制,也会进一步加强。

  所以宇文温登基之后,马上着手进行开凿永济渠的各项准备工作,经过前期调查和论证,很快定下方案,然后调集人力物力开工。

  挖运河,不是从无到有的挖,这条永济渠,实际上是将河北众多河流沟通起来,形成一个联通的水路,运河的许多河段,实际上就是现有河流的河道。

  所以整条永济渠的挖掘距离并不是两千里那么长,还可以借助已有的古运河河道,难度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那么大,修成之后,可以大大改善河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

  在这个时代,水运是最为有效的运输方式,运河就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然而永济渠的修建工作进行了两年多,只是完成了四分之一河段(南段的一半)而已。

  宇文温绝不会“重蹈”隋炀帝杨广的覆辙,不会为了挖永济渠,征发河北百姓上百万,来个当年开工当年完工。

  如此一来,速度倒是快了,但代价就是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民力很宝贵,身为天子必须珍惜,决不能滥用,宇文温可不敢随意挥霍民心、民力。

  他此次出巡,出潼关抵达洛阳,经由河桥入黄河北岸的河阳地区,然后在武陟登船,开始了这趟运河之旅。

  而终点,就在运河入漳水处,这段距离就是如今永济渠的通航河段,他出巡的目的地,是位于漳水上游的相州邺城。

  天子出行,排场当然要有,不过为了避免劳民伤财,宇文温没有大肆铺张,自己和家眷乘坐的所谓“龙舟”,是用寻常客船简单改装而成。

  吃水不深,重量很轻,所以他的所谓“龙舟”不需要百姓在岸上拖曳,靠着船上船夫划桨就能前行。

  昨日,船队已过黎阳地界,再走上几日,就能抵达邺城,宇文温此次带着家眷乘船出行,吃住都在船上,也省得沿途州郡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建行宫以作接待之用。

  不知过了多久,宇文温画完素描,见着杨丽华拿着画端详,他转出船舱。

  甲板上,尉迟炽繁和萧九娘正带着儿女们看风景,被兴奋不已的小家伙们缠着,根本就没注意到宇文温出来了。

  宇文温没有吭声,走到一旁,扶着栏杆继续看着运河边上的风景。

  马蹄声声,运河两岸有大量骑兵随着船队前进,成日里闷在长安的禁军们,终于有机会出来透透气,将士们一个个策马疾驰,惬意至极。

  看着前后船只,对于自己这支外貌有些普通的船队,宇文温不以为意,他身为天子,不需要靠铺张浪费来彰显自己的帝王之威。

  天子的脸面是什么?

  廉洁高效的官吏,兵强马壮的军队,安居乐业的百姓,堆满钱粮布帛的仓库。

  以及便利的交通网,让中枢政令能通畅无阻的抵达各个州郡。

  无论是南中、岭表交广还是辽东,都被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拴”起来,和中原紧紧连接在一起,永远也分不开。

  想着想着,宇文温看着运河的前方,看着东北方向那遥远的幽燕之地,不仅想看到幽州,还想看到辽东。

  中原纷乱数百年,所以才给高句丽以机会侵占辽东,现在,离家近两百年的孩子该回来了。

  他下令开挖的永济渠,不仅要改善河北的交通运输,还要永济辽东。

  这条运河,会是一根坚韧的脐带,重新让辽东这个孤儿和中原母体连接起来,让辽东从母体里尽情汲取丰富的营养,茁壮成长。

  无数中原百姓,要在辽东开辟自己的新天地,数十年、数百年后,什么渤海国、辽国、金国,再也不会有了!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0/40431/264274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