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一个人的抗日 > 第二十七章 吉兰丹河

第二十七章 吉兰丹河


  肖明华笑着连连点头,毫不吝啬地夸赞道:“说得很透彻,我怎么没想到对英国人来说是苛刻,可对咱们来说却是正当的要求,我们就是为了这个英勇战斗的吗!”

  郑苹如脸稍微红了一下,翻了翻眼睛,低下头摆弄着钢笔,不说话了。\\/

  “仲鸣,后勤方面怎么样了?”李啸海笑着打岔道:“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都摆出来,可不能委屈了前方将士们,还有英勇作战负伤的弟兄们!”

  “那我就先说下困难。”周仲鸣说道:“弹药储备已经不多了,好在前方打胜仗能够缴获一些,照金马伦这样的攻势,还能支撑两、三次左右,粮食还能吃两个月,药品我们也只能克扣国际红十字会供给战俘营的了,关键是运输问题,时值雨季,道路泥泞,只能*人抬肩扛,虽然二线补充的兵员带走了一批,但这以后只能是动员更多的群众,否则恐怕供应不上啊。”

  “根据地的卫戍部队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现在这个时候,英国人还会深入丛林打根据地的主意吗?”肖明华试探性的问道。

  “这样恐怕不行,汉风大哥是绝对不会答应的。”赵笑眉摇了摇头,“我看,还是加大动员力度,再从各处非战斗人员抽调一部分,来全力保障前方的供应为好。”

  “那就从总部开始抽调人员,这场大战从外界来看是我们主动,但我们也有不得不如此的原因啊!”李啸海慨叹道。

  “英国人在苦苦支撑,我们何尝不是。”肖明华苦笑着说道:“没有外界的实际支持,弹药、粮食、药品,这都是束缚我们手脚的不利条件,趁着国际大形势对我们有利。发动这场在外人看来是对英国人强硬态度的反击。其实却是我们拓展空间,打断国际援助通道的决定性之战,所以我们要使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前方部队。”

  皇家装甲旅的覆灭、金马伦地失陷,引起了伦敦地巨大恐慌,各家媒体围堵着英国的政要。询问他们的看法和态度,让这帮政客不胜其烦。

  英国的电视新闻,把激战的惨烈之状推到英国观众面前,它成了全英国公众关心的焦点,在每晚新闻广播地时候,全家人都会端坐在电视机前。每个家庭都在全神贯注地瞪视着这场战争。

  当勇敢的战地记者通过各种渠道把录相急速送回到各家媒体后,那些血火交迸的场景,遍地坦克残骸士兵尸体的景象,让英国人不停地惊呼,“啊,我的上帝。”

  金马伦之战中,法新社记者托斯里拍摄的战争场景更让英国人目瞪口呆,两军士兵疯子似地狂叫着。在泥水和战火中扑跌腾跃,被烟火熏黑、被黑泥沾污地脸上瞪着炯炯发光的凶狠的眼睛。似乎是一群失去理智的凶险丑陋的魔怪在烟火里笨拙地奔突跳舞……成群成群的英国战俘或高举着双手,或抬着伤员,被解放军战士押解着走向远方。

  此时,首相艾德礼也对着电视屏幕沉着脸,神经质般地嘟囔着:“可怕的现代科技。这些混蛋记者。难道世界末日到了吗?”他把脸转向一边,眼神里流露出难以名状的冲动和烦乱。“英国是在为自己地荣誉而战斗!”

  也许就是从这一刻起,英国在马来亚的政策开始真正转向。民族解放军地攻势,在实际上将英国人在心理上打败了,战争的支持者一落千丈,国内反战情绪异常高涨。它给英国公众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力量。民族解放军怎么会歼灭具有强大战力的皇家装甲旅?怎么会攻下重要据点金马伦?民族解放军下一次的行动是不是更大?战争何时才是尽头?

  在英国公众中享有盛誉地新闻播音员沃尔特以罕见地个人报道方式宣称马来亚战争是一场肮脏的、代价高昂地战争,英国所付的代价太大了,只有谈判才是唯一的出路。无疑,这对马来亚的进一步升级是致命的一击,英国公众的反战情绪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

  当英国政府不断向兰章、大汉山增兵,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大汉山堡垒群坚不可破,乃是东方的凡尔登,必将给前来进攻的民族解放军以致命打击的时候,民族解放军出乎意料的举动再次使英国政府陷入了被动。

  “一线部队两千人,二线部队四千人组成的佯攻集团正在向大汉山挺进。”刘浩天指着地图向吴铭做着汇报,“而一线部队的三个团已经秘密移动至吉兰丹河十五公里处,刘成支队的主力也已经到达指定位置。”

  吴铭趴在地图上,拿着铅笔比量了半天,摸着下巴思索着,好半天才抬起头说道:“记录,佯攻集团今晚改道,全速奔向吉兰丹河,第4团,第5团,第6团明天拂晓五点发起进攻,一定要拿下吉兰丹河上的三处主要桥梁并且坚决守住它,以便接应佯攻集团过河,刘成支队主力向北运动,威胁并伺机攻取瓜拉吉来,切断吉兰丹河以北英军南逃之路。”

  刘浩天点了点头,示意身边记录的参谋去发电报,笑着说道:“汉风大哥,我们手里的六千机动兵团是不是也该动一动,制造点声势。”

  吴铭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摇着头否决了刘浩天的提议,“不行,这机动兵团是我们的暗手,不到最后我不想动用,而且英军各部的调动还不十分清楚,我们也得以防万一。”

  “您是怕大汉山的英军南下?”刘浩天试探地问道:“我看他们未必有这个胆量。”

  “有没有不要先下定论。”吴铭淡淡地笑道:“在吉兰丹河以北,我军是占据了兵力优势,但也要提防英国人从南面调兵增援。我们只要打通与泰国接壤的国际通道,便已经处于有利的地位,哪怕英国人决心打下去,我们也有了支撑下去的本钱,到那时候,我想英国人会知难而退吧!所以,我们还是要留一手,静观其变的好。”

  最新全本:、、、、、、、、、、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59/59316/324277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