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宫闱乱之金枝欲孽 > 第39章 己卯年

第39章 己卯年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年。

  正月,又唤政月,皇帝分赏各有功绩的文武百官,嘉庆朝,皇帝亲自提拔的官员十分衷心皇帝,自然也喜好揣摩皇帝心思,向来帝王都十分在意嫡庶之说,有几人上书,言皇帝加封生母魏佳氏,有言道魏佳氏是为乾隆帝后妃生平端庄贤淑,为先帝兢兢业业日夜操劳,虽嘉庆帝追封了生母魏佳氏皇后荣耀,□□耀一封在封,一给在给,皇帝是愿意的,何况是生母家的荣耀。

  皇帝心中十分受用,次日半发口谕:“内廷主位之母家,如高斌、缊布等,已入满洲旗分,俱曾各赏满洲姓名书写矣,惟玉牒内孝仪纯皇后之母家姓氏仍单字书写。

  著交宗人府于玉牒内孝仪纯皇后之母家书写魏佳氏。”

  圣谕特令富察福长安及其富察一族子孙于旁边伺候文史官员笔墨,另,去帝陵叩拜乾隆皇后魏佳氏。

  富察家子孙更正传旨太监:“皇上让臣等去叩拜咱们乾隆爷的皇后,可臣等只知道乾隆爷皇后富察氏,并非魏佳氏。”

  那传旨的小太监不知道往日腥风血雨,更不知道一个家族的湮灭与另一个家族的崛起随着改朝换代而更替。

  只听富察家一个子孙,神色傲然,又说道:“咱们乾隆龙爷嫡后乃富察氏皇后。小公公,你口中的皇后魏佳氏,是当今皇帝追封的!”

  七月,蝉鸣不已,帝驾銮携皇子、公主、皇后、嫔妃东巡盛京,看望遗老遗少。

  十月,秋高气爽,皇帝携皇二子绵宁回銮谒东陵,万寿节于兴隆寺行宫受贺。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年。

  正月,隆冬飞雪,天地一色,瑞雪笼罩整个紫禁城。

  嘉庆皇帝以六旬万寿赐宴群臣,普天同庆。

  皇帝身着龙袍高坐,三品之上群臣家眷同帝后饮宴,甚是快哉。

  皇帝当着文武百官及其家眷,封现皇后所出皇三子绵恺为敦亲王、十四岁的皇四子绵忻为端亲王。

  另赐名如妃膝下皇五子爱新觉罗绵愉。

  寿宴,皇帝又宣布普免全国赋税,内务府急书八百里加急送往各省督抚,各地百姓闻言,皆高呼万岁,大清皇帝六旬高寿,普天同庆。

  五月,百花盛开,皇帝以十一爷成亲王永瑆以告祭礼赞引有误,皇帝罢其职削其俸,让其归第,

  十一爷不服,心中气闷,次日离京,外出游历。

  七月,皇帝于朝堂言说一母同胞弟-十七爷仪亲王永璇刺探政事,与军机处几位告老还乡老臣来往甚秘,皇帝贬斥仪亲王几句,遂即收回先帝御赐其黄马褂,及两万亲兵,另罚俸两年,罢其紫禁城骑马,只留内廷行走。

  后,次日,十七王永璇抑郁闭门,称病,再不上朝。

  翊坤宫,邪月楼。

  皇五子绵愉夜半啼哭,高烧不退,奶嬷嬷伺候的宫女一应人等,皆忐忑跪地等候如妃发落。

  殿内烛火明暗交替,殿外风吹雨打,夜雨,依旧滂沱,

  “主子,奴婢这就去请皇上过来,有皇上真龙天子护佑,想必五皇子定能好起来,再者,奴婢顺路去太医院将值夜的太医唤来,五皇子只是发热,主子莫要忧心!”宝禅娓娓道来。

  如玥点点头,只能这样,只是这殿外雨势非常大,看宝禅极快的撑起一把油纸伞提着灯笼朝着雨中奔去,透过雕花门窗,如玥看宝禅瞬间变成了落汤鸡,只见宝禅扔了手中的油纸伞以及刚提出去就瞬间被雨水打灭的灯笼,单薄的身影朝着夜幕而去。还好这每个宫中的掌事大宫女大太监对着前朝后宫的路十分熟悉,此刻虽然黑夜笼罩,又夜雨滂沱,宝禅却还是认的路的。

  宝禅带着两个宫女在夜雨中去了坤宁宫通知皇帝,听闻今夜皇帝在坤宁宫陪着皇后,不过,这都快一炷香的时辰,宝禅还未归来,如妃神色十分焦急,又派了两个宫女直奔太医院唤太医为皇五子诊治,又让两个洒扫的太监去迎一迎宝禅几人。

  一去不回,二去不回,殿外的雨势滂沱,一会雷声滚滚,闪电划破天际,搅的人心不安,如妃有些焦急的在殿中踱步。

  过了一个时辰,如妃后派出去寻太医的两个宫女终于带着两个太医进了翊坤宫,殿内,如妃瞧着太医为年金五岁的皇五子诊脉,太医又开了药,忙去唤奶嬷嬷温了退热汤药,折腾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瞧着奶嬷嬷将汤药给皇五子喂下。如妃才稍稍歇了半刻。

  殿外一道闪电划过天际,大雨竟又霹雳啪啦的更大了。

  皇帝没来,宝禅没有回来。

  雨夜。天色如泼墨般,一片漆黑,只有在恍然间一个闪电下,才将整个夜空照亮。寅时三刻,雨渐渐小了,听殿外的小宫女奏报,巡逻护城河的侍卫,发现了一具宫女的尸体,侍卫唤来内务府的人,查验尸首,看见尸身上的腰牌是翊坤宫,这才过来禀报。

  如玥的心咯噔一下,宝禅夜半便去皇后宫中请皇帝,未归,那尸身定是宝禅无疑了。

  她没有避讳,唤人将宝禅的尸体抬了回来,看了最后一眼,只见那往日娇俏的大宫女宝禅,浑身泡的肿胀发白,十分难堪,如妃吩咐宫内的太监宫女着人将宝禅尸身送至郊外,好生安葬。

  辰时。

  皇后的仪仗停在了翊坤宫外,皇后由秦嬷嬷搀扶着下了轿撵,缓缓朝着翊坤宫邪月楼主殿走去。

  翊坤宫一众奴仆见皇后仪仗,自然都跪地朝着皇后行大礼,皇后只是淡淡的挥手,免了他们的礼数。

  皇后进殿,只见床榻上,如玥怀抱着皇五子的神色有些焦急,她嘴角露出一个得体的笑容:“这后宫的孩儿就是三灾六难的,皇五子现下高烧可退了些?”

  如妃此刻犹如一只护犊的母兽,神色阴沥,声音冰冷,说道:“宝禅昨夜半去坤宁宫请皇上,一夜未归,晨起,被侍卫发现死在了护城河,跟随宝禅一同出翊坤宫的两个宫女,也死在了去太医院的路上!居说跌在太医院甬道一个坑里,漫漫雨夜,竟闷死了!”

  皇后神色微微惊讶,语气带着一丝怜悯:“哦?本宫也是今早才听说皇五子身体不适,这不便亲自来瞧瞧!竟没想到,你宫里出了人命!”

  如妃淡淡看着皇后,并未行礼,只是抱着怀中的皇五子,微微说道“皇后娘娘,您瞧瞧五儿的高烧可退了一些!”

  皇后当着宫女、嬷嬷、太监们,自然做出一副后宫之主,嫡母之态来,微微坐在床榻一角,俯身向皇五子额头伸手探去,声音带着怜惜:“皇额娘瞧瞧五儿!五儿福大命大,早日康健!”

  如妃极快的将皇后的手嗯在皇五子脖颈间,皇五子受惊,哇的一声,哭的响天动地。

  皇后身形一震,眼中不解,似又有些慌乱,看着如妃:“钮祜禄如玥,你要做什么!”

  如妃语不传六耳,说道:“皇后娘娘,您信不信,本宫这就掐死五儿!”

  皇后的手微微发抖,手背的青筋凸起,说道:“这可是你的亲生子!不是本宫的!你若想掐死亲儿,何必跟本宫说!”

  如妃淡淡一笑,并不安抚哭闹的皇五子,她与皇后面对面,脸对脸,她一手抓着皇后的手,继续说道:“此刻,殿内外有你我宫里的太监宫女,我若掐死五皇儿绵愉,你说皇上追究起来,谁才是杀死五儿的凶手?”

  皇后双眸昏暗,音色微怒,说道:“你愈要效大唐武氏媚娘那腌脏心思,本宫却不会奉陪!亦不会如王皇后般任人宰割!”

  如妃瞧着皇后微微失态的模样,这才轻轻一笑,松开皇后的手,神情淡然,说道“怎么?皇后娘娘怕了”

  皇后微微后退两步,不以为意,秦嬷嬷在一旁不占地皇后与如妃说什么,但见自己主子有些恍然,忙上前忙扶着皇后,只听皇后道:“摆驾,回宫!”

  皇后主仆二人这才出了殿,出门之际,皇后微微回头,只见如妃的目光与她相视,只看如妃的口型:“皇后,此生,你我,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这如妃是疯魔了吗?不过黄口小儿发热而已,翊坤宫不过死几宫女而已。皇后十分疲惫,随着坐在轿撵上,吩咐与秦嬷嬷去阿哥所探过三阿哥四阿哥,在阿哥所,与三子、四子好生说教一番,这才回坤宁宫好生的歇息。

  当夜,后宫嫔妃闻中宫皇后忽发痛风,又至心疾,身子十分不爽利,宣了太医,请了萨玛,动静十分大,后听闻皇后唤了首领大太监全公公去请示了皇上,将六宫权暂由承乾宫诚贵妃打理。

  皇后、皇后的口谕至各宫时,如妃淡淡一笑,皇后娘娘,你想躲清闲,哪里那么容易。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72/72554/384728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