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雷霆反击 >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88各方势力

  这一天的中午时分,新德里美国大使馆内,印度外交部长钱德拉与美国驻印度大使克里斯托弗安德森,花了整个上午对卡汗总统的访美旅程进行最后的细节磋商,会谈进行的很艰难。几个小时内大使反复解释了美国的立场。他说本来应该有更高的接待规格,但是考虑到大部分美国人对这场突然发生的战争非常的反感,这次国事访问只能被降格,美国政府必须将卡汗总理回到母校的演讲和白宫的联合新闻发布会的部分取消,与总统的闭门会谈可以保留,因为总统还是很有兴趣听听印度总理关于战争的解释,但是不大可能有印度政府希望的联合声明出现。美国不会支持一场威胁印度洋的战争,而且巴基斯坦现政府的垮台很可能会导致核扩散的问题。原则上,只有印度不再将冲突升级,并且承认联合国在冲突中的主导作用,美印两国的关系才可能得到修复。

  钱德拉知道自己不大可能改变眼下的事实,实际上他本人也不是很理解这场战争的实质,但是作为外交部长,他觉得还得最后据理力争一次,起码再为总理访美争取一次公众演讲机会;卡汗总理曾经留学美国,英语很好,口才无与伦比,说不定能起到奇效也说不定。

  “大使先生,贵国总统应该充分考虑到我们两个大国在意识心态领域有如此多的共同点,无论如何,不应该让世界有这样的印象,美国正在孤立印度。所以卡汗总理还是希望能对美国人民公开地发表一次讲话。”

  “部长阁下,你多虑了,美国政府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恢复印度洋的地区和平,这里是世界贸易的咽喉要道,美国利益也在其中,如此而已。”安德森立即用来了一句套话把钱德拉顶回去了。

  “我们之间还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如果让一个次要的问题,损害了其他很多方面的利益,我觉得……有欠考虑,而且……印度人民喜欢美国人民。”钱德拉说道,他竭力想把这场已经死伤了几千人的战争说成是一颗,挡在印美关系道路上的,微不足道的拦路石。实际上,他自己都觉得说出这样的话非常的歪曲事实。

  “没错,部长阁下。但是,你也知道,美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不容易改变。巴基斯坦并不是巴勒斯坦,巴基斯坦也为美国的反恐需要做出了牺牲,而且是一个有核国家。”

  “但是我们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共同利益,我们必须共同面对亚洲最大的威胁。削弱印度只会抵消自由世界在亚洲最大的堡垒。”

  不知道为什么,阿德森的眼眸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似乎钱德拉的话稍稍触动了他,但是他没有接这个茬儿。他等着钱德拉说下去。

  “大使先生,你知道中国正在给于巴基斯坦源源不断的援助,迅速而又慷慨,除了称霸亚洲,他们没有任何约束行为的准则,而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美国却拘泥于不切实际的道义原则,不断地孤立印度。这实在是让卡汗总理或者说印度人民寒心。”钱德拉豁出老脸说道,这些荒谬的理由,一个月前他断然说不出口,但是卡汗发动的这场战争,早把他也搭进去了,他现在无所谓了。

  “也许……这就是总统愿意与卡汗总理进行闭门会谈的一个原因,不过……我不认为这次会谈可以改变美国政府的亚洲战略,即使有改变……恕我直言,很可能会在我国今年的大选之后。”

  安德森把这个话题又敷衍了过去,看上去今天的会谈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几轮意义不大的废话过后,钱德拉只得起身告辞。

  安德森一直将钱德拉送到大使馆主建筑前的喷水池旁,钱德拉的车缓缓从地下车库开了过来,趁着这个当口,两人对这座尼赫鲁时代的建筑的艺术水平,进行几句无关痛痒的闲聊。车到了跟前,双方再次握了握手道别,钱德拉转身正准备钻进汽车,安德森突然又走了过来。

  “哦,对了部长阁下,还有一件事我差点忘记了。”

  钱德拉重新钻出汽车,40年的外交训练告诉他,没有一名正规外交人员会忘记正式会谈的内容,美国大使正在演戏,但是他一时还不知道安德森马上要唱得是哪出。

  “我国政府出于与贵国共同的安全利益的考虑,希望提醒贵国政府一件事情。这样或许可以解除我们之间因为这场战争造成的一部分的隔阂。”

  “哦?什么事情?”安德森的话出乎了钱德拉的预料。

  “是这样的,我国舰队在今天凌晨通过科尼巴岛以西洋面时,发现了一艘秘密潜入孟加拉湾的中国核潜艇,如果贵国需要,我们可以告知最后发现这艘潜艇的位置。实际上,那艘潜艇目前就在……”安德森突然停了下来,这次好像真的忘记了什么,旁边一名美军武官疾步走上前来,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

  “对,金奈港以东20海里。截至到上午9点还在那里。”大使说道。钱德拉知道在今天上午当自己与他进行装摸作样的会谈时,美国大使馆与华盛顿一直在进行有效的联络,所以他竟然知道中国潜艇9点钟时的位置。

  钱德拉的脑子有一些短路,他知道这是一个美国人故意放出的信号,但是还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暗示,他当外交家这些年,还是第一次碰上这样古怪的事。

  “大使先生,我代表总理,感谢贵国政府的无私。我会尽快将贵国的提醒告诉总理的。”

  双方假惺惺地第三次握手,这次安德森显得坦然自若,似乎没有什么其他的话突然想起来了,他和他的老婆就一直站在喷泉边,目送钱德拉上车离开了美国大使馆。

  钱德拉一出使馆大门就准备给总理府打电话,但是想了想,还是让司机直接开到了总理府。

  钱德拉走进总理府,秘书告知他总理一直在办公室等他的消息,不过他迅速进入办公室的时候。发现辛格也正在办公室内,似乎刚刚有过一次争执,因为总理看上去很不高兴。钱德拉想,一定是辛格这个无畏的傻瓜把军方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老头子解职的事。不过,这不关自己的事,没必要过问,他现在有重要的事情要报告。

  “钱德拉博士,美国人的态度怎么样?”总理转过脸问他,把辛格丢在了一旁。

  “表面上还是老样子。对我国的这次战争难以理解。但是……”

  “但是什么?”

  “这就是我急着赶来的原因,我临走时,安德森突然告诉我,美国舰队发现,我们的东部海岸附近潜伏着一艘中国核潜艇,美国政府希望这样的绝密消息对我们的安全有所帮助。”

  不等卡汗说话,一旁的辛格刷地站了起来,一脸的兴奋。他敏锐地嗅到了这其中,美国人放出来的意图。

  89反潜

  “博士,依你看。美国人告诉我们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居心?”总理问道。卡汗依然保持镇定,他没有先问辛格,而是先征求了钱德拉的意见,显然这种事情上,钱德拉会比急躁的辛格靠谱一些。

  “总理阁下,刚才我在车上已经想过了,首先这个信息不会有错,而且这是一个明显的暗示……”

  “暗示什么……”卡汗稍显急迫地追问道,他很想知道美国的底细。

  “暗示我们尚存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对巴基斯坦的战争问题上,美国与我们有很大的分歧,不会支持我们,但是他们更不喜欢中国的军事力量插手印度洋。”钱德拉说道,这确实是他深思熟虑的结论,他确信白宫故意放出这个消息,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并不表示他们可以容忍印度在本地区称王称霸。

  “没错,我想这就是他们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在我去美国之前故意释放的信息。但是,他们又在暗示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呢?”卡汗自问道。他在政治上老谋深算,想的更远一些,他知道美国人这一招一定也有所图。

  “我想,他们希望我们对中国强硬一些,所以我们可以击沉那艘中国潜艇,很简单,可以让海军去办。”一直捞不到说话机会的辛格插话道。

  “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钱德拉立即提醒道,他觉得辛格想要做的,肯定也是美国人想要的,否则他们为什么要告诉印度中国攻击核潜艇的位置?所以贸然行动是不是理智还得打一个问号,国际关系学中从来没有替别人火种取栗的原则。尤其是美国人精于此道,很善于让别人替自己冒险。

  “我们不能浪费太多时间讨论得失,那艘潜艇可不会在那里停留太久,她一小时能跑出十海里,我们得尽快用海空军找到她。”辛格急切地说道。他知道每流逝一分钟,搜索的难度都会增加很多。

  “如果我们把那艘潜艇找到了,又该怎么办?”总理仍然还在犹豫中。

  “最好的办法是打沉他,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向全世界宣布,有一艘巴基斯坦潜艇侵入了印度12海里领海,被我们击沉了。然后公布一些证据,当然证据可以捏造这不难,只要证明这艘潜艇就在我们的12海里领海内,这样中国一定不敢发作,只能吃一个哑巴亏,毕竟他们理亏。”辛格说道。

  “也许他们会隐忍一时,但是这样无疑会激怒中国。”钱德拉提醒道,他发现辛格只想好处,不怎么想坏处。

  “他们的货船正在向我们的敌人运送武器,我们却无能为力,我们暗中给他们一点儿颜色,可以警告他们我们不好惹,而且美国政府会意识到我们对抗中国的决心和能力,美国对我们的立场可能会有一些松动。我想,其实他们告诉我们这个情报想要获得的回报,应该就是这个。”辛格继续分析道,他的头脑很快,已经得出了一个头头是道的逻辑。

  “还有没有稳妥的办法?”总理问道,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的政治原则并不是一味地称美国的心。他觉得辛格的分析虽然不无道理,但是用一根针偷偷扎中国一下,只能算是不计后果的政治投机而已。

  “另外的办法么,我们可以用舰队将中国潜艇逼出海面,让他们在全世界面前出一个丑。但是,技术上难度很大,如果我们不真的使用武器,潜艇未必会浮出水面。所以我认为,那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辛格说道。

  “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除了可以展示我们的决心,还可以让美国看到印度军事力量的价值,并且又不必彻底与中国撕破脸。眼下还是西线的战事最为紧要,不能盲目把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逼到对面,中国是给了巴基斯坦一些武器,但是目前还算克制,并没有在联合国给我们太大的难堪,目前正在联大讨论中的谴责我国的主席声明,恰恰是美国发起的。”

  “总理阁下,如果你觉得这样可行,我可以立即让东部军区的舰队动手,至少先用直升机找到她,免得她偷偷溜走。”

  “好,就这么办,你给东部海军司令部打电话,让他们把这艘潜艇找出来。但是……不要开火。。”

  “如果他们反击或者拒不浮出海面呢?”辛格问道。

  “如果进入了12海里领海,并且主动攻击的话,那你就让指挥官保留还击的权利。其它任何情况下,不要开火。如果她强行逃走,就让她逃走。”

  “好的,我这就办。”

  辛格立即起身离开了总理府,着手办这件事,不过他深信总理由于对反潜战的不了解,作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判断。总理以为可以靠喊话,将下面潜伏的中国潜艇逼出水面,但是在水下对抗中这是很难做到的。打草惊蛇只会会让水下的潜艇逃走,造成一个功亏一篑的局面,然后中国会将这件事推得一干二净。辛格觉得自己的职责就是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既然总理已经答应了,指挥官可以视情况反击,也就是说可以放开手脚。谁先动的手其实是一件很容易说明的事情,尤其在公文上。

  辛格没有耽误时间,在回办公室的途中,就打电话给东部海军军区的司令——维杰帕特·辛汉尼亚中将。

  中将正在为新到手的维克拉马迪特亚号航母发愁,这艘舰交付了半年,无法形成任何的战斗力。俄国人交货时在很多方面似乎还没有完工,当然有的系统在北德温斯克时还是好的,只是到了孟买就不行了。目前这艘航母的主机开动时,航速只能达到22,至多24节,另外近程防空系统无法有效进行敌我识别,只要开动它,它就会向任何从空中接近的目标开火,所以只能关闭。通讯导航设备的毛病也很多,舰载机只有很少几架。于是这艘航母在战时只能躲到孟加拉湾来,进行进一步的改装和训练,但是加尔各答的加登里奇船舶制造厂没有足够大的船台可以停放这艘4万5千吨的巨舰,这里一般只修理5000吨的中型船只。

  90长波通讯

  辛格的电话到海军东部军区司令部,秘书告诉正在看报告的维杰帕特中将,国防部有急事找他,他以为是要和他谈舰载米格战斗机迟迟没有到货的问题,但是接起电话后,辛格的话题出乎中将预料。辛格告诉中将一个可靠情报,在他管辖的东海岸海域躲着一艘中国核潜艇。不过辛格没有像以往一样吹毛求疵地指责海军的能力,他只是要求东部舰队务必找到这艘潜艇,并且毫不迟疑地击沉她。中将质疑这样做是不是必要,因为那个位置还没有进入领海,而且两国并为交战。辛格说这是总理的意思,绝不能纵容敌人在这么近的距离窥探印度。

  维杰帕特思考了一会儿,这种不计政治风险的话确实像是总理的风格。继而他提出了几个方案,其一是使用基地内现成的反潜直升机进行搜索,缺点是这类直升机的对于不漏头的核潜艇的作用不是很理想,尤其考虑到金奈外海的浅海区域的衰减系数,以及吊方式声纳的停留时间,要在不确定的范围内发现核潜艇不是很容易,除非使用主动的办法,才可以增加探测的距离。中将暗示可以通过投掷炸弹发出了声波的主动办法来搜查一下。

  辛格没有表态,他只是等着中将说下去。维杰帕特提出的另一个办法是用低频通讯将正在监视美国舰队的恰克拉号攻击核潜艇召回,这种原鲨鱼级潜艇是俄罗斯专门为反潜而设计的攻击核潜艇,动力、噪音、武器都很完备,是印度最好的反潜力量,只是目前不知道恰卡拉号的准确位置在哪里,从美国舰队的动向看,估计在科科斯群岛附近,问题是将其召回来堵截中国潜艇的话,还需时日,尤其长波通讯不易保密是一个问题。这个方案一经提出,立即被辛格否定,他可没有性子等那么久。

  维杰帕特于是提出第三个方案,就近从维沙卡帕特南调动刚刚整备一新的国产“歼敌者”号核潜艇前往搜索,从态势上看,敌人处于茫然不知的状态,歼敌者号在搜索过程中会处于绝对的优势,而且由于对水温层以及本地区水文地理的信息充分掌握,一旦交战优势还会会成倍增加。不过中将没有忘记提醒国防部长,他认为这样也有不太稳妥之处,因为歼敌者号的动力部分问题很大,上个月突发的二回路管道的蒸汽阀门事故,导致蒸汽泄漏,烫伤了2名军士。虽然阀门已经修好,动力舱的辐射水准现在也还算过得去,但是眼下士气不高。并且一旦再次发生问题,就只能靠辅机或者电池航行了。

  出乎中将的预料,辛格对最后这个方案最感兴趣。不过这还不是他想要的全部,他立即想到了将三个计划一起实行的办法,要求海王直升机先出动,与歼敌者号一起行动,同时让金奈的甚低频电台发送信息,同时召回猎豹号。但是他否认了海王用炸弹制造声波的办法,因为他觉得直升机的反潜能力还不够可靠,万一打草惊蛇就糟了。

  印度东海岸,金奈港东南17海里。水下60米。

  411艇已经在这里低速航行了几个小时,这段时间十分蹊跷,因为周围海域突然变得十分安静起来。电子海图上,附近只有几个小点在慢慢地运动。

  停留这个区域的缺陷已经显现了出来,首先是情报收集方面价值不大。金奈的甚低频电台一直没有发出任何一条指令,印度的潜艇舰队规模不大,而且附近有美国舰队监视,他们没有使用长波与超长波的通讯也在情理之中;想必海军调动,一直在使用加密的甚高频通讯。如果411艇现在贸然升出光电桅杆收集海面上的无线电通讯一定会陷入十分的危险的境地,并且意义也不大。

  声纳监听方面,只能确定美国舰队最终消失了,这里的水较浅,没有合适的水声通道,无法有效跟踪进出孟加拉湾的其他军舰。

  “艇长同志,我们是不是移动一下?到维沙卡帕特南方向监视他们的潜艇?”

  值班长见艇长马林又一次跨进指挥舱赶紧问道。

  “不能贸然向北,他们有一艘鲨鱼级,很可能就在那里。我们的任务不是试探他们的反潜实力,而是尽量收集有用的信息。即使机动,也应该向西才对。”

  马林拿起通话器正准备发布新的指令,声纳监听员转过头来摇了摇手,示意艇长何其他人不要说话。指挥舱内顿时鸦雀无声。

  马林跃过声纳监听员的肩膀,看见前面的声纹图没有什么变化,想必他是听到了什么很细微的声音。

  “无法确定方位和距离,也许在145或者在215方向,很微弱。一共三次。”

  “什么动静?”

  “还不清楚,也许是几条很大的鱼前后跃出了水面,声音很密集,或者是空中投掷的浮标声纳落到了水里。”

  “等一下看看,或者他们还会爆炸一个装置。”马林压低嗓音说道。这是他比较担心的,如果声纳掉进水里的声音都能被听到,那么敌人的直升机几乎就在头顶上了。一旦敌人再使用爆破声波进行搜索,411号必然无所遁形。这一类声波搜索非常有用,即使是对座底在海床上不动的潜艇都可以准确定位,尤其这一带的水深非常的不理想。

  等了一会儿,没有接着发生任何的事情,也许是听错了?马林走到声纳监听士官的身后。看了看声纹图,没有什么异常。

  “也许是渔船搞出的什么声音。”艇长说道,他们一直在跟踪着附近的几只渔船。24小时以来,411号一直试图计算他们的进出地图上港口的航迹来检验惯性导航的精度,毕竟离上次使用北斗系统校验惯性导航数据,已经整整跨越了3500海里了,这其间这艘潜艇一直在水下航行,没有升起过任何的桅杆。

  “有这个可能,也许是被他们惊出水面的金枪鱼。但是好像大了一些”监听员吃不准地说道。

  “嗯,我看还是离他们远一些的好,”马林转过身来,拍了拍值班长的肩膀,“要特别当心他们的拖网,搞出国际事件就糟了。”

  马林正要走出指挥舱,电报室的值班译电员走了进来。

  “报告,发现他们的VLF通讯。”

  随即将一张纸塞到马林手里。

  纸上只有很少几个字,写着:1470SATPURA

  91立体搜索

  “什么意思?”

  “一种约定的密码,很简洁,但是无法破译;很可能是‘回来’或者‘攻击’这样简单的意思。”译电员说道。

  “萨特普拉”是印度中央邦的一座山埋的名字,当然也是已知印度海军一艘舰船的名字,但是情理上,金奈的潜艇指挥部,不可能用长波给一艘护卫舰发送消息,所以在这里无非是一个约定的意义,而非呼号,1470才是真正呼号,应该是呼叫一艘潜艇。

  “你认为1470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一艘一直在水下的潜艇。”

  “哦?说说看你的想法?”

  “这些天金奈的电台一直保持沉默,相当的克制,可以认为他们是害怕美国舰队监听,所以他们指挥一般潜艇使用其它方式。”译电员说道,说得似乎还很有道理。“所以他们一定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召唤一艘远海的潜伏中的潜艇,才使用了长波发送电文,不难猜想主要是因为这艘潜艇一直呆在海里,所以无法使用其他通讯,我估计很可能是一艘核潜艇,因为印度最近还没有得到可以长时间停留水下的AIP型鱿鱼级潜艇。”

  马林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译电员转身回去了。艇长在指挥舱外的过道上踱了几趟,他不知道印度为什么要调动一艘核潜艇,会不会与自己的411号有关?或者自己已经暴露了?她不得不作最坏的考虑,潜艇指挥官如果不够多疑,一定活不长,这是自己以前的上级409号的指挥官教给自己的。

  从非常有限的线索分析上看,被招来的很可能是一艘不可小觑的鲨鱼II级攻击核潜艇,当然也可能是印度自制的“歼敌者”号,如果那样的话,敌情会小一些,但是从料敌从宽德角度上讲,眼下必须机动一下,无论是哪个方向,都必须先离开这里。

  “立即修正航向到105,航速减到6节。”马林走进指挥舱立即发布了转移命令。

  “压载水舱进水,15度前倾下潜到75,尽量贴着海底。”

  他走到海图旁,这一带海域深度不足,而且海底比较平坦,缺乏应急时可以利用的屏蔽区域,当然这些海图也未必准确,毕竟中国的测量船不大可能开到印度的经济海域。为今之计只有尽快躲到孟加拉湾深处,对于躲避岸基的直升机或者水下的威胁来说,都会更有把握些。

  潜艇在水下的一个头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事情必须靠猜,被动声纳系统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很有限,升起潜望镜或者打开主动声纳,都是非常莽撞的做法,即使发现敌情,往往也摸不清位置和距离,所以水下的磨练会使潜艇主官变得非常的多疑。

  一个小时过去了,411号一直悄悄行驶在海底,噪音非常的小,这从安装在浮筏减振系统上的传感器传回的数据中可以知道,艇长暂时没有下达不许交谈的战时命令,也许附近只是有几条喜欢越出海面的鼠海豚而已,当然如果是海豚,它们驱赶鱼群时会发出非常嘈杂的叫声,411的被动声纳一直没有发现这样的动静。

  “老马,是不是有动静,要不要施放拖曳线列阵声纳?”刚刚走过来的政委问道。

  “不用,这里水浅,万一声纳被渔船的渔网搅住就麻烦了。也许什么事情也没有。”马林解释了一下不使用拖曳线列阵声纳的原因。

  潜艇静静地向东行驶着,没有进一步的动静,也没能截获任何的长波信号。似乎一切就此平静了下来,一切只是虚惊一场?想到这里,马林正准备回去歇一会儿。

  “报告艇长,新的发现,”声纳士官报告道,艇艏声纳似乎抓到了一个信号。

  “什么情况,015方位,较远距离,像是2艘护卫舰。”

  “他们的航向?”

  “还不确定,很可能在向我们驶来?”

  “护卫舰?”

  “主机听上去像中等功率柴油机,也可能是不大的中等舰只,编队很密集,但是还不能确定航速和距离。也许还在80海里外。”

  马林看了一眼电子海图,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新出现的可疑目标由于没有确定距离,并没有出现在海图上。但是他发现,附近的几只渔船正在转向,不知道为了什么?如果北方真的有几艘护卫舰靠近,倒也不是严重事情,因为还有几个小时可以规避一下,他就怕此时头上还有直升机。

  “那些渔船怎么了?”

  “不知道,5分钟前开始转向,看航线应该是回金奈附近的港口。”值班长说道

  “一起转向?”

  “嗯,差不多同时转向的。”

  “昨天他们什么时候回港的?”

  “大约晚上8点。”政委一边回答,一边看了看表,现在才下午2点而已。

  “也许海面上有暴雨。”值班长说道,他的猜测似乎合情合理。

  “但是如果今天有暴雨,为什么还要出海?刚刚撒网又急着回去?”

  指挥舱里七八个人都回答不了艇长的奇怪问题,也许他们的艇长确实想得太多了。

  “注意,转向到180,深度不变。前进三,轮机增加转速,我们赶紧离开这里。”马林修改了之前的指令,从新下达了舵令和车钟令,他的态度感染了指挥舱内的其他人,所有人都莫名紧张起来。

  “你认为我们暴露了?”政委苏长再一次走过来小声问道,他故意压低了嗓音,没让其他人听到这句话。

  “不清楚,目前没有更多的迹象,不过干我们这行的,信息闭塞是常态,小心一点没坏处。”马林回答道。

  “也许是正常调动,他们不可能没有沿海巡逻的船。而且如果他们发现了我们,为什么不用其他更有效的反潜措施?”政委继续问道。

  “不能这么说,附近有几艘安静的潜艇也不一定。我们现在能够侦察到的未必就是全部。”

  “不过,食堂正等着开饭呢?”

  “让他们等四个钟头,拖延到1600。等我们到了深海再说。”马林说道。现在没有任何的反潜舰艇在头顶上航行,也没有发现附近有印度的潜艇,更没有主动声纳的动静,但是马林就是觉得很不对劲,具体哪儿不对劲他也说不上来,不过他认为最好所有的人都留在岗位上,少吃一顿饭没什么大不了的。

  金奈以东的海面上,四架海王直升机正排成矩形,在使用吊方式的声纳进行被动的侦听。一开始声纳似乎收集到了一些可疑声音,但是紧接着出现了问题,附近渔船作业发出的嘈杂声音严重干扰了直升机的搜索水下潜艇的工作。于是经过沟通后,港口的电台呼叫这些渔船返航。一开始这些渔船把港口的这些话当作了耳旁风,直到吉甘布勒姆的渔业公司的老板的声音出现在电台里,他告诉这些船,如不返航,将不再收购他们的所有鱼货后,这些机动渔船才收网返航,不过这样的动作还是拖延了很长的时间。停留在海面上的直升机的燃料已经不足以继续停留海上了,最后4架直升机几乎是跟着不断叫骂的渔船一起返回塔库兰的基地加油去了。

  北方80海里外的印度“歼敌者”号核潜艇内。

  指挥官马努什上校正在下达一系列新的命令,严令轮机人员务必坚守岗位,将回路内的蒸汽压力再增加些,他希望汽轮机至少要达到8成的转速,现在显然蒸汽压力还不够。

  “轮机长,你必须让你的人坚守岗位,现在是战争时期,脱离岗位是可耻的怯战行为。”艇长说道,他知道轮机舱里的一些军士因为担心阀门会再一次泄露蒸汽而不敢将压力提升太快。

  “艇长,弟兄们正在努力提高航速,不过二回路的这些管道实在是不让人放心,还有慢化剂管路温度和伽玛辐射值都太高。我怕管道压力太大。”通话器里,轮机长小心地抱怨着。

  “见鬼,我们已经落后了10海里。如果放跑了敌人,国防部怪罪下来你我都要提前从海军滚蛋。我在这里能看到数据,所有的回路都很正常,只达到了设计指标的半分之七十,所以还可以加快速度。”

  见轮机部门长不再吭气,艇长继续呼叫其他部门。

  “艾曼卡迪,汽轮机怎么回事,就像开火车。这是‘歼敌者’号第一次实战,可别给我搞砸了,我要求的是安静的10节航速。”

  “我会尽力的,艇长。”

  “鱼雷舱怎么样?”

  “一切完备艇长,1、4号鱼雷稍加准备,就可以发射。”

  “很好。”

  歼敌者号已经将航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12节高速,奋力追赶前面的两艘老旧的韩国造苏坎亚级巡逻艇。不过艇长并不急着超越这2艘巡逻舰,他知道这些巡逻舰的反潜能力很弱,只有深弹和反潜火箭,不会抢走战果,眼下还要靠它们将前面的那艘中国核潜艇逼得发出动静,而自己恰好可以躲在这两艘舰的后面隐藏该死的噪声。马努什上校很久以前就曾经在阿库拉级的核潜艇上受过训,有一些反潜的经验,他特别希望在这次战争中,能够一展身手。

  “艇长有电报。”有人喊道(歼敌者号一直以通气管深度航行,主要就是为了随时接收电文,当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全起见。)马努什接过电报纸看了看,那艘中国潜艇正在逃往深海区域,这是直升机搜索后得出的判断,因为他们搜遍了浅海区没有找到蛛丝马迹。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96/96486/5213137.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