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雷霆反击 >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104最后一击

  加法尔上尉没有浪费燃油和时间在机场上空绕圈等待,而是直接向西飞向目标,按照计划,后面起飞的飞机会赶上来完成三个3机编队。很快地面指挥部就告诉他编队的倒数第二架飞机在起飞时发生了意外的起飞问题,只能退出任务。

  上尉摇了摇头,显然有一名飞行员把自己昨晚关于如何耐心操作这架小飞机起飞的提醒当成了耳旁风,他甚至可以想象出情景,有一个家伙过早拉起飞机,随即发现起飞有些勉强,然后这个家伙被迫放弃了起飞,并且惊慌失措地打开了减速伞滑向了一边,这等于是宣布放弃了这次进攻。不过少一架飞机对于加法尔而言没什么,因为有一两架飞机无法起飞,原本就在他预料之内。他在45中队担任指挥官2个多月,已经习惯了凡是都必须留有余地,不要期待太多,因为这个中队并不是一般的飞行中队。有时候他觉得,45中队更接近试飞单位,而非实战部队。因为仅在这个部队里,飞行员身边总是围绕着很多制造厂家的技术人员,他们经常会向飞行员问一些本该由他们告诉飞行员的技术问题,诸如新式刹车在降造时造成跑偏的机会有多大?或者襟翼在起飞时提供的涡流是不是不太稳定之类的。加法尔在24中队时,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发生,飞行员只要按照飞行手册飞行就足够了,并不负责编写这本手册。所以在今天起飞前,上尉已经预料到了会有麻烦出现,现在第一个问题出现了,不过对任务本身没有影响,至多让那座千疮百孔的大坝少挨几吨炸弹而已。

  趁着清晨的黎明前的黑暗突然发起攻击,是这次进攻的一个要点,虽然这架飞机暂时还没有夜间导航吊舱,也无法进行山区地带的超低空飞行,但是借助夜色总是有用的。上尉起飞后一直在注意敌人的无线电脉冲,但是始终没有发现敌人的搜索雷达对他的飞机进行过扫描,同时地面指挥所也没有警告他对面有什么威胁出现。这让他有些得意,看起来出其不意的效果达到了,如果敌人的反应如此地迟缓,他完全有信心完美地完成这次任务,除了不能保证那座大坝被摧毁以外。

  “首领,这里是飞剑。有没有什么情况?”

  “没有发现任何的情况。”

  “请求我现在的位置。”加法尔说道,他想校验一下导航数据,同时稳定一下情绪,这是他的第2次实战,他发现自己还是更习惯于两个人驾驶飞机,一切都可以显得从容不迫。

  “飞剑长机,现在你就在边界以东,高度5500米。距离目标还有140公里。”

  “你确定没有敌人雷达开机。”

  “我确定。至今还没有敌方雷达开机。他们一定是被我们打怕了,另外,也没有敌机升空的情报。看起来他们现在两眼一摸黑。”

  上尉知道敌人的空军今天肯定不会出现了,因为他现在离大坝的距离已经小于巴基斯坦的任何机场到那里的距离了,今天是他第一次单独实战,兼又指挥着半个中队,所以他不想表现得太糟。也许这次攻击后,他在中队的位置会稳固起来,他知道中队的其他人一直对自己轻易获得轮型勋章不太买账。

  不过情况并不是上尉想象的那么简单。帕坦科特机场太靠近边境占据巨大的地利优势,这一点巴方也是知道的。虽然这个基地不怎么使用,但是一直是巴基斯坦情报部门的眼中钉,他的跑道一直都在巴基斯坦情报部门的严密监视之下。正如加法尔上尉起飞前胡猜的一样,机场周围的山上就潜伏着巴方的渗透人员,这些人日夜潜伏着,他们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印度飞机起飞的时间、数量、以及起飞后飞向的方向,偶尔还能看清堆放在跑道旁的弹药类型。这些情报很快就传递到了巴方指挥部,所以巴情报部门没有太费神,就从以上情报中推测出了这一小队LCA的去向。毫无疑问,他们是冲着大坝去的。当然此时再起飞战斗机已经于事无补,于是巴方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了躲藏在大坝以东山坳内的24枚导弹上。不过此时,这个导弹营的搜索雷达车正处于2个预设阵地外的山间公路上,所处的位置比较低,不太理想。

  这个防空导弹营刚刚组建1个月,原本是***堡防卫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堡同样处于离边界很近的地方敌方,也有预警时间不足的问题,所以这个营的主要假想敌也都是超低空的突袭机群,HQ16导弹系统本身无论从反应时间还是机动性能上,都很适应这样的任务,但是由于组建时间过短,使得人员训练非常不充分。在防守大坝的紧急任务下达之后,导弹营不得不做出一些重要的人员变动。眼下在营部指挥车上,有一半的人不并是巴基斯坦军人,而由是中国军人临时代替,他们原本作为指导人员来到前线,由于战局紧急,不得不接替一部分指挥工作,不过作为原则性的界限,最后按下发射按钮的是巴基斯坦的一名上士。

  指挥官接到敌机接近的信息时,45中队的光辉战机正在跨越边界,时间已经不允许他等待搜索车到达山顶阵地了,他让搜索雷达立即在预备阵地开机,这部雷达的方位扫描角度有120度,只要对方没有冒险飞得很低,应该没什么问题。同时指挥员指示躲在山坳中的4部导弹车将发射架竖起。四部导弹车的发射架刚刚呈90度竖起后,指挥车内就传来了90公里外,第一批次敌机接近的信息,但是这个显示编号1的编队,在雷达屏幕上晃了一下很快就不见了,看上去对手降低了高度躲到死角内了,这是他们发现了雷达扫描后的正常反应。新的变化对于指挥车来讲也没太大的关系,因为敌机每次轰炸目标和进入方向总是固定不变的,只要以不变应万变,任他们怎么动,最后还是会出现在大坝南面。对于守方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有利情况,必须充分利用。

  指挥员并没有急着让埋伏在杰赫勒姆河上游的另一部雷达立即开机,免得在导弹射程外吓跑对手或者引来不必要的反辐射攻击。不过这次攻防的复杂性并不仅仅在于此,由于没有进一步的雷达信息为导弹驾驶仪输入转弯指令,第二步的发射准备也必须停下来等目标照射雷达的开机,雷达开机早了或者晚了,都会使得本次反击功亏一篑,但是时机的把握,多多少少也多少看一点运气。指挥员按照之前的距离和速度信息,在地图上推算着这群约八架飞机到达南方转弯区域的时间,如果他门没有减速的话,大概还有一分多钟。

  “倒数70秒后,雷达开机,俯仰角不变。必须在20秒内建立稳定的跟踪。听我口令,现在开始倒计时。”指挥员说道,现在每一名士官面前的显示器上的敌情都是一片空白,待会儿雷达开机后会出现什么谁也不知道。

  “要是开机后,目标不出现怎么办?”

  “大家沉着些,一旦发现不了敌机,按照预定办法,关闭雷达,等待第二次开机,同时让雷达车做好转移准备。”

  70公里外,加法尔的编队正在试图借着晨曦接近杰赫勒姆河的河床,几十秒钟前,转瞬即逝的C波段扫描,使得加法尔的小队陷入了小小的惊慌之中,不过,果断降低了高度后,他们就摆脱了那部雷达。深入敌方领土几十公里后,他们终于暴露在了敌人眼前,不过情况并不是很坏,因为目标已经近在眼前,也就是说,留给敌人的准备时间至多只有2分钟而已,2分钟对地面防空部队来说,几乎不可能完成发射准备,仅仅转动发射架,给导弹充电就得花不少时间(上尉对地空导弹的认识停留在萨姆6时代)更何况敌人的雷达现在无法发现这个编队。对加法尔上尉来说,只要找到那条河,然后沿河北上扔掉炸弹,转身回家,事情就是如此的简单。他尽量不去多想可能的各种威胁,现在是集中注意力投弹的时候。

  “飞剑队长,这里是首领。你们应该可以看到那条河了。另外,探测到一部阵地不详的搜索雷达,波束宽度和扫描频率都接近相控阵雷达,也许附近300公里内有一个FD2000阵地。”

  “我们也发现了同一部雷达,他们好像有了一批新的玩意儿,C波段。不过我看已经来不及了。”

  “雷达目前已经关机了,建议继续降低高度,不会有麻烦的。至今没有发现他们的机场有战斗机起飞。”基地鼓励道.

  “我找到那条河了,飞剑小队,准备转弯。”

  九架光辉战斗机鱼贯转弯,开始沿河而上,印度飞行员们知道,之前攻击机群的损失有一小半是在这一段被地空导弹击落的,剩下的,是在撤退时被战斗机拦截击落的,但是今天这些情况都不会发生。因为本次进攻没有给敌方空军升空的机会,而巴基斯坦的防空部队一直没有他们的空军那么的出色。

  “飞剑小队注意,打开武器总开关。预计100秒后,到达目标上空。注意两旁的树林,他们可能有一些‘毒刺’躲在树林里。”

  “我们依次进入目标展开攻击。打开保险。”

  105弱点

  加法尔上尉板动操纵杆控制飞机航向,眼看副油箱内燃油消耗大半,但是战斗机的敏捷性始终没有变好,显然是载弹太多的关系。油箱内还有几百升燃油,上尉果断将油箱抛离。这个动作使得飞机有一些抬头,他将机头压下,瞄了一眼综合显示器,高度是500米。

  雷达告警装置突然闪了几下,然后开始快速闪烁起来,11点钟方向有一部目标指示雷达开机并且扫描间隔很短。

  “该死。”加法尔骂了一句,眼见任务完成在即,又出现了这么个严重的状况,敌情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一些。

  “飞剑小队,继续降低高度,准备发射箔条。”

  9架LCA继续降低高度到了不足300米,但是对方的波束仍然牢牢指向他们,这部雷达要么在群中山中布置的十分巧妙,要么就是它的阵地很近。这让上尉有些焦急起来,是放弃进攻立即规避,还是硬着头破和对手打一个赌,赌他们还没准备好?这个决定必须在30秒内做出。

  几十公里外,导弹指挥车内。显示为批次2的印度战斗机群的数据正在其不断地更新。

  “目标02,斜距17500,高度375,速度339。发射时间15……”

  敌情表格栏里一些烈数据都在依次显示,排在基本数据后面的是发射时间以及导弹点火的时间,再后面是不断变化的预测命中点数据。

  “发射架动作完成情况?”

  “发射车调平完成,发射架锁定,托臂锁定。”

  “充电完成了吗?”

  “导弹充电中,飞行预设指令正在输入,大约还得等上10秒。”

  新的数据显示,来犯的敌机不是8架而是9架,显然蹲在帕坦科特机场外山头上的情报人员数错了,第一次开机的搜索雷达在大约20秒内也没能及时纠正这个小错误。当然这关系也不大,因为这部雷达无法同时引导导弹攻击4个以上的目标,它只能自动选择威胁较大的目标。它的任务并不是保护大坝,而是打击印度空军。

  指挥车里的这群年轻人,虽然以顾问身份坐来到巴基斯坦教授技能,但是实际上,他们从来没有实战经验。突如其来的敌情确实也让他们有一些急躁,尤其对于本次作战而言,对雷达开机时间的要求极为苛刻,发射阵地又布置的较远,敌机飞出理想攻击的包线的时机可谓转瞬即逝,更折磨人的是,在这期间还有一个缓慢的等待过程,各项发射前的准备却只能按照机器的节奏进行,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发射架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发射。”

  操作员面前的发射控制台上黄色的“准备”按钮变暗,而“准备完毕”的红色灯亮了起来,也就是说可以开火了。

  加法尔的机群乱糟糟地冲向杰赫勒姆大坝,大部分飞行员都想赶快丢掉炸弹,然后将加力打开逃走。前方的敌军雷达一直在稳定地照射这个机群,战斗机还是有一些办法摆脱跟踪,一般情况下,发射箔条然后剧烈地动几下就会脱锁,但是挂满炸弹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些。

  “飞剑小队,各自释放雷达干扰。”加法尔上尉命令道。

  箔条是目前唯一对抗雷达的办法,小队里没有任何一架战斗机挂载了干扰吊舱或者反辐射导弹,虽然这些设备十年前就出现在了光辉战斗机的武器清单里,但是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投入使用过。

  上尉不知道雷达离自己多远,自然无从知道自己的编队是否处于这部雷达的烧穿距离内,他只是按照直觉认为,敌人发现自己的时机过完,即使雷达能够锁定,导弹也不大可能来得及开火。所以他没有放弃任务,而是继续飞向目标。

  任务还在参谋部谋划时,本来应该有一架电子侦察机出现在80公里外压制所有可能出现的地空导弹阵地,但是因为新的改装工作导致了这架飞机无法升空。重型战斗机组成的护航机队也因为协调指挥问题没有出现(前几次攻击中的大编队使得印度空军吃到了苦头,其间甚至有战斗机耗尽燃油迫降到了稻田里,所以空军参谋部决定不再一次性地投入很多中队。)

  大坝远远出现在了前方,可以看到她的上方都已经不再平整,中间位置明显矮了一截,实际上她已经被自己的重量压垮了,只是还阻挡着高涨的河水而以。

  “不必减速,我们直接投弹。”加法尔说道,他知道高速飞过大坝很难命中参谋部指定的“底部”,不过现在谁还会减慢速度研究平飞轰炸?好在目标很大,即使一个菜鸟高速飞过按下按钮,也很难空手而回。

  远处的山谷里,橘红的火焰腾空而起,1导弹从垂直发射架内被抛到了空中,在初速耗尽的时刻点火转弯,然后又有另外的7枚导弹在数秒内以同样方式发射,它们直扑东面的这群敌机。

  加法尔并不是小队里第一个看到导弹在远处点点火焰的人,实际上导弹不转弯的时候很难看到它在向你飞来。

  电台里,编队靠后的飞行员开始惊慌地叫喊起来。加法尔转头,看到2点火光正在转向自己。表对内有几架飞机已经提前丢掉了炸弹,企图靠着释放箔条和垂直爬升在导弹飞行的切线方向躲避攻击,对于一种半主动制导的导弹来说,靠着减慢速度的拉升逃离它,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其中一架光辉在贸然投弹拉起过猛,突然陷入了无法预料的尾旋之中,无法改出,这是一个超越手册的冒失动作,在300米低空发生完全无解,所以这架飞机直挺挺地掉向了河床,加法尔眼看着45中队损失了第一架战损飞机(非战损不是第一架)。

  “继续降低高度!”他在电台里喊道,但是无济于事,大部分飞行员仍旧按照直觉想逃离渐渐飞近的导弹,他们当然知道这些导弹完全按照火控雷达的无线电脉冲找到自己,依靠指令修正误差,躲开它最好的办法是避开/干扰雷达而非与它比速度。但是这里似乎没有一个可以避开雷达的区域。

  加法尔的飞机降到了离河床很近的距离,这架飞机暂时还没有地形跟踪能力,低空飞行完全依靠飞行员的技术,上尉的做法不失明智,他利用巨大的坝体成功地遮蔽住了那部照射雷达。逃窜中的光辉战斗群就没有那么的幸运。指望与这些导弹进行一场转弯比赛的想法非常危险,不光因为它可以20G以上的过载转弯,还因为它的弹头比普通空对空导弹大得多,即使光辉战斗机的瞬间盘旋站到了一时的便宜,LY80的近炸引信仍然可以确保在很远距离上,摧毁这架单薄的小战斗机。

  第一轮攻击,对方发射了8枚导弹攻击了4个目标,除了加法尔的低空躲避使得两枚导弹失去目标自行引爆,其余三个目标均被击毁,外加一架在惊慌中失控坠毁的飞机,飞剑小队瞬间损失了一小半的战斗力。

  现在除了加法尔以外的其余幸存战斗机,早已经丢掉炸弹逃离了战场,这一切的发生,距离那部雷达开机只有短短45秒,距离第一部搜索雷达开机2分钟多一点而已。一击得手后,那部雷达立即关机,也许它不在乎剩下的区区一架敌机了,对它来说赶紧机动才是正事。

  整个战场上只剩下了加法尔驾驶的一架微不足道的光辉战斗机和一座孤零零的大坝。上尉没有时间多想其他的事,他知道转瞬间自己与这座屹立至今的巨人间的决斗就将开始,如果他可以一举摧毁大坝,这场赌局仍然可以一举翻盘,不光是区区4架LCA的损失,赌注上还可以计算上历次攻击损失的苏30和其他一些米格战斗机。而这一击得窍门不在于你有多少炸弹,只在于一个正确的位置。在他迎头冲向大坝的时候,全世界突然变得清净下来,加法尔突然看到了那个挡住几百亿立方米奔腾河水的大坝有一个弱点,而且就在眼前,一切犹如天神启示一般。上尉自信可以把炸弹抛到那个位置,为此他得稍微冒一点儿险。

  “稳住,你可不能向哪些傻子一样逃走。水平轰炸的窍门就是你能飞得多平稳,千万不要忘记。”加法尔自言自语道,他的声音通过电台传到了指挥所,地面人员都以为他发疯了,不是因为他的话,而是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埋头进攻。

  “这里,只有你和他,不要分心。”上尉继续自言自语,他的小队已经鸟兽散了,大部分飞行员选择将炸弹胡乱丢在河两岸,然后丢下长机逃走了,但是对加法尔来说战斗还没有结束,他要让中队的其他人好好看看,能够在人民院得到勇士轮型勋章的,注定不是慌不择路逃离战场的泛泛之辈。

  上尉将瞄准圈大致对准了大坝的底部一出阴影上,他知道那里就是弱点,因为在大坝的顶部,也就是这片阴影的垂直上方已经塌陷了一大块。水流正不断地从巨大的裂缝渗出,汇聚到这里。他有3颗500公斤炸弹,已经足够了。

  106翻盘

  “光辉”战斗机的雷达有简单的地形测绘功能,这并不是说可以完全依靠这部雷达进行很好地超低空飞行,但是加法尔还是可以依据雷达的增益图像看到起伏的地形,这使得他可以用一个比惯性导航预设的更低的高度靠近大坝,因为这条河床现在没有水,但是干涸的河床比平坦的水面也更危险,要击中大坝的底部,别无他法。当然低空平飞使得他势必分心,不时低头看几眼垂直方向显示器,这样的超低空飞行并没有建立在自动地形回避的技术上,对飞行员而言,失手撞倒河床上某个突起岩石部分的可能性,也是赌注之一。

  垂直显示器上的锐化图像中,一条深色的河床就在飞机的下面,它与周围浅色的河堤显得不太一样。这条河流前方几百米的地方,雷达显示的巨大的神色障碍物就是杰赫勒姆大坝。

  “你看到它了吗?”加法尔问道。

  “很清楚,我看到了。”他自己回答道。几秒钟前,他已经把通话器关掉了,以免指挥所的呼叫使自己分心,不过地面指挥所仍然可以听到他的自问自答,在场的指挥官以为他神志不清了。地面指挥所不断询问情况,但是加法尔的战斗机充耳不闻,不作任何的回答。

  上尉将CCIP瞄准环对准大坝底部的阴影,HUD上“投弹不许可”的标志立即开始闪烁,也就是说,这个目标攻击超过了计算机能够设定的常规投弹模式。不过,上尉不需要任何计算机的预设投弹点精确计算,这不是一个常规的目标,这是笔直大坝下方的一个被巨大碎石遮挡着的的隧道,一成不变的办法未必有用,这也是为什么这座大坝至今伫立于此的原因之一,空军参谋部制定的用延迟爆炸的炸弹的新计划,确实有相当的针对性,不过如果参谋人员真的从飞行员的视角看一眼目标,而非只看卫星照片的话,就会发现计划中的飞行高度,仍然嫌太高。

  上尉稳住飞机,整个大坝渐渐变得硕大无朋。时机差不多了,他拉起飞机,同时按下了投弹按钮,3颗500公斤航空炸弹,脱离挂架撞到地面,然后弹跳着崩向了前方的大洞。巨大的重量变化使得飞机立即有一些失控,不过上尉有所准备,他及时压住仰角,将节流阀推至加力。飞机擦着大坝的顶部的缺口飞了过去。随即炸弹在杰赫勒姆大坝下方的空穴结构内爆炸。上尉转弯时看到,爆炸后大坝依然还在那里,不过在大坝的另一端,水面正在猛烈的翻滚,似乎有什么情况正要发生,上尉决定,冒险再绕一圈。

  他驾机再一次低空通过大坝的时候,看到大坝顶部的缺口开始变宽,这说明了大坝正在从这里塌陷。咆哮浑浊的水流冲过了这个缺口,将巨大的混凝土碎块推开,冲向了另一侧的河床,这个缺口越来越大,很显然水势已经无法阻挡,杰赫勒姆河上的这座大坝终于垮掉了。

  “首领,我是飞剑队长。”加法尔打开电台呼叫道。

  “这里是首领。为什么不应答?”

  “我看到目标被摧毁了。”上尉说道,语气甚是平静。

  电台对面停了一会儿,然后用疑问的语气问道:“飞剑队长,你是说摧毁,还是击中,还是……”

  “我是说摧毁!大坝完蛋了,我就在她的上空,30秒钟前,她刚刚垮掉,现在河水已经冲向了下游。”上尉说道,他花了一些口舌描述了一下看到的情景,免得指挥所里的人不得要领。确实,经过了这么多次不成功的攻击后,谁会相信仅仅靠着一架小型战斗机携带的一点五吨非制导炸弹,就把这座大坝干掉了?

  早上6点30分。国防部2楼的一间卧室内,部长辛格正在睡觉。他与总理卡汗隔着半个地球的视频会议进行到了凌晨时分,此时刚躺下几个小时。一阵电话铃声将其吵醒,他拿过电话,使劲晃了晃脑袋,等着手机铃响过第9下,才接通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是空军参谋长比夫拉塔上将的颤抖的声音。

  “部长,我们成功了,把她干掉了。”上将激动地说道,显然没有好消息他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给国防部长打电话。

  “你们把那艘中国潜艇打沉了?”辛格迟钝地问道,他的神志还没有完全恢复,无法很快作出判断。

  “不是的,是杰赫勒姆河上的大坝……那座大坝,她垮掉了。”

  辛格一屁股坐了起来,大脑仍然有一些停顿,这个好消息来的不是时候。昨天晚上,他和总理一直在视频讨论现阶段的策略,因为总理到达美国后,与美国国务卿的第一轮会谈就遇到了麻烦,尽管总理解释在公海上误击美海军潜艇很可能是中国人的阴谋,另外俄国艇长的个人行为也不能由印度政府在负责,但是这些理由完全摆不上台面也无法平息美国政府的怒气。很快美国政府开始在潜艇事件以外的其他方向职责印度,期中就包括印度空军对民用目标的袭击。卡汗总理要求辛格暂时克制行动,至少在访美其间不要多生事端,没想到一大早的,攻击竟然成功了。

  “这……太棒了,是那支部队完成的这项壮举?”

  “第45中队。”

  “飞剑中队?我们的光辉战斗机?”

  辛格几近哽咽起来,他不敢相信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印度国产的战斗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他一直坚信印度的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可以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兵工厂相提并论。但是单单靠着几架小飞机就能一举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他还是没有想到,这也是他在几个小时前与总理通话结束后,没有及时撤销这项任务的原因。

  “部长阁下,你不会相信的,是由加法尔上尉完成的这次打击。”

  “我记得这个名字,那个刚刚获得勇士轮型勋章的飞行员,太好了。这样的军人必须得到提升。”

  “是这样的,现在空军终于可以从这一轮残酷的攻击中腾出手来了。”上将说道,这一个月的巨大损失使得他心力憔悴,现在空军终于从这个无底洞里摆脱出来了。

  “我们必须召集将领马上开会,研究下一步的方案,空军的打击方向可以转移到***堡和铁路运输线的方向了。陆军也必须立即着手对***堡的进攻。”辛格说道。

  “好的。”

  “我会让秘书尽快通知你开会的地点和时间。”

  早上7点,中国西部某军区。

  林淮生时隔一月有余,终于再次见到了老师徐景哲少将,地点是徐少将的办公室。

  徐景哲的开场白很平常,没有提及林淮生关于这场战争今后走向的判断,而是追问起了上一次会议中林信口开河的一个预言,这个预言现在成真了。

  “印度撤换了他们的陆军参谋长,知道了吗?”

  “已经知道了,新上任的戈里达上将是辛格的一个傀儡。”林淮生假装谨慎地答道,其实他心里对此挺得意的,就好像怕死阿德是自己赶走的一样。

  “东部军区的军队调动呢?”少将慢条斯理地问道,丝毫没有对林淮生神准的预测给予任何的肯定,但是林淮生知道自己已经引起上面的注意了,否则老头子今天应该不会出现在自己眼前。

  “向西北的调动正在进行,铁路线乱成一锅粥,从现在的情报分析,他们似乎是将炮兵旅优先调动,但是在与我们对峙的前沿阵地上没有后撤迹象,实际上在乃堆拉山口附近的印度军队还有所增加。有几个加强连进驻了山头碉堡群。”

  “嗯,这是一个新的迹象,帕斯阿德虽然走了,但是辛格也并不是一个泛泛之辈。”

  “我同意这个看法。即使调走一个集团军,敌人在西古里一带也有很强的直升机运输的优势。”林淮生小心应对道,至今他还吃不准,老师前来的具体用意。

  “你知道,我个人一直是很反对情报人员作出主观臆测的,尤其是对其他国家人事变动的猜测,完全脱离情报分析的基本准则,依赖偶然性,其实和娱乐杂志的八卦猜测有异曲同工的敌方。”少将说着停了一会儿,似乎是在拐弯抹角否认了李淮生的预测,“你知道我想说的意思吗?”

  “我知道您的意思。”林淮生只能按套路回答。

  “你知道个屁。你的预测多少是在撞大运,不过瞎猫也有碰上死老鼠的时候。”

  “好了,言归正传。上面有意打一下,侦察一下对面的印度军队的能力,看看他们的战斗力比62年提高了多少,当然也可以检验一下我们自己的能力,需要一个熟悉情况的情报参谋参与。”

  “这个月份?”林淮生大惊失色道,因为他很清楚这个月份很难进行任何大规模的进攻。

  “对,6月份。连一级的小规模进攻。不要大惊小怪,你以为你的那一套气候、后勤不适合进攻的论调,总参会不知道?”

  “但是这样小规模的进攻除了引起印度军方的警觉,还能有什么其它的意义?”林淮生追问起来,他发现事情正在急转直下,变得古怪起来。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96/96486/5213142.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