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雷霆反击 > 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


  174合作

  歼10B战斗机在印度飞行员的视野中向上不停地滚转,机械扫描雷达在垂直扫描的模式下,很难截获这架飞机,不过对方突然的拉升,好歹他可以让印度飞行员摆脱刺眼的阳光。从100多公里外起,这架巴基斯坦飞机很多次截获了米格29,但是一直没有开火,这让印度飞行员开始怀疑对方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注意你的下方,有一枚导弹。”电台里突然有人提醒他。飞行员左右转头,看到一侧有一道浅色的尾迹向自己飞来。

  “该死!”他大喊起来,并且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敌人迟迟没有开火,不是因为犯傻,只是因为没有雷达制导的武器罢了。飞行员急忙压杆向下俯冲,腾出左手按下开关,释放了几组箔条和曳光弹。

  萨米看到对方开始规避,现在是他穷准猛打的时候了。他将节流阀推至加力,这架飞机的动力比雷电更胜一筹,他有把握在顺势盘旋后,咬住敌机后方。

  “黑蜘蛛长机,当心战场上还有另一架敌机。”伊斯拉姆提醒道,显然预警机刚刚看到了另一架敌机,上校低头看了一眼多功能显示器,果然另一架敌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冒了出来,正从正南飞来,大致处于自己的9点钟方向,距离约4公里。敌机的高度只有300米,也许正是他一路贴着古吉拉特的中央山脉低空飞行才躲过了预警机的眼线。

  上校发射的霹雳8导弹没能击中急速盘旋的米格29,导弹穿过曳光弹爆出的一片白烟后失去了目标,飞出了战场。这原本在也在预料之内,唯一出乎预料的,是敌人的第二架飞机及时出现,大乱了他的计划,在拥有预警机支援的情况下,让敌人捡到这样的便宜,实在是匪夷所思,

  “红旗,支援飞机在哪里?”

  “还在90公里外,另外,轰炸机已经返航了,所以我建议你退出战斗。”预警机里伊斯拉姆少将说道。

  “好的。”

  萨米被迫放弃到手的优势,他与第一架印度战斗机交错而过,与那名印度飞行员隔着一公里互相看了一眼,可以看到那架米格29K上好像没有中距弹,但是另一架怎么样,就不知道了。加速逃走对萨米来说没有难度。过了几秒钟,新出现的那架敌机的雷达就从下方开始扫描,歼10B型的电子告警系统相当完备,死角很少,上校立即知道了敌人雷达的动作,也猜到了对手的企图。

  “听着,你把敌机朝我这而引过来。”甚高频编队频道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声音,说的是英语。上校听出那是宋宁的声音。

  “你是宋少校?”萨米低头从显示器上看到,从西面赶来的支援飞机也是一架歼10战斗机。显然今天担任南部掩护任务的是宋宁。

  “不错上校,我们可以合作,干掉咬住你的这一架。”

  “你想怎么样?”萨米问道。此时他的机舱内告警器的尖叫声大作,偷偷接近的第二架米格29已经占据了他的6点钟位置,并开始试着用雷达跟踪他了,相信另一架也会很快跟上。现在他还不是很着急,因为第二架米格29高度和速度都很低,发射导弹也很难命中。不过他还是得不停地回头看看敌人的位置,以及他们有没有开火。

  “你别太快,从我前面经过,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我提醒你,后面的那架米格29好像没有中距弹,不过我不能保证。”

  上校回答完,立即将节流阀推到头,加速飞行。他完全领会了宋宁的意图,那是一个简单的花样,宋宁想要的就是利用自己将敌人引到他的飞机前面,然后利用预警机的信息优势突然开机锁定对方。不过萨米可不想让他舒舒服服的开火,无论在训练还是实战中,都很少有人这么指挥他该怎么做行,即使是预警机有时候也要让他几分。

  紧跟的米格29在未占据高度优势的情况下,草率地发射了一枚R77导弹。160公里外的预警机将这个情况及使提醒了上校,他立即以一组俯冲和滚转,骗得初速不足的导弹头头转,最后导弹失控飞向了地面,低速的R77是一种很容易失控的导弹。追逐中,萨米的速度增加到了1.2马赫,仍然占据高度优势。后面的敌机也没有闲着,迅速爬升到了3000米高度,改平后发射了第二枚R77。预警机再次及时提醒了老头子,他在导弹雷达还未开机的情况,以干净利落的大过载转弯和一组箔条摆脱敌机雷达跟踪,待导弹雷达开机时,专用数据链已经无法提供它目标数据信息了。

  印度飞行员急于从茫茫箔条中重新找到目标,不过时机稍纵即逝,他再次锁定那架狡猾的巴基斯坦飞机时,已经没有中距弹了。

  “上校你飞的太快。快把他甩掉了。”宋宁喊道。他发现如果萨米不减速,自己很难赶到发射导弹的最佳距离上。

  “你说的可真够轻巧的。”萨米喘着粗气说道。然后赶紧通过几组压迫喉部气流的咳嗽来增加头部血压,他年纪大了,虽然打仗打成了精,但是连续高过载的规避飞行确实让他有些吃不消,就在刚才,当他急转躲避第二枚导弹的时候,眼前还短暂地黑过一阵,也许有几秒钟。好在他迅速恢复时,看到敌人的导弹已经从天边孤独地飞过了。这钟短暂晕厥的情况,在他的飞行生涯中好像还是第一次。

  “老家伙,你没事吧?”伊斯拉姆少将问道,他发现上校的呼吸过于急促。

  “没事,也许我真的有些胖了。”他回答道。

  宋宁的歼10B一直保持雷达关闭状态,歼10B的这种有源相控阵雷达,无需长达1分钟以上的预热,很适合这样的突然伏击。宋宁最善于的就是这种从开机到开火一气呵成的短打方式。

  现在中国少校完全可以通过数据链掌握整个空战战场的态势,很快,敌人将以约1马赫的速度从他的前方通过,而自己则处于他的雷达盲区。他很吃惊印度飞行员可以在没有预警机支援,且明知对方有预警机的情况下,深入敌境这么远?在他看来这不是勇气而是愚蠢。当然他也可以理解,对于很多飞行员来说,雷达上若即若离的目标是足以冲昏头脑的巨大诱惑。

  萨米减少油门,故意减低了速度,给7公里后面的敌人一点机会,他担心如果敌人无法追近,会掉头回去,他之前没看到另一架飞机有副油箱,而这架低空接近的,应该燃油消耗的更大。

  “少校,我做了我该做的,就看你的了。”

  “很好,你我互不拖欠了。”宋宁回答道。这个回答让萨米很吃惊,宋宁竟然还在记以前的仇。

  “不用客气,我只是担心你打不下这架敌机。”

  宋宁不理会上校的怪话,敌机正从他的12点方向掠过,他稍稍转弯,然后将飞机改平,打开雷达。侧后火控雷达的跟踪,让印度飞行员慌了手脚,他突然减速,然后开始压坡转弯。

  宋宁的HUD上,那条光点构成的细线正在不停地变化,十公里外的对手正做一系列摆脱雷达波束的动作,显然吓得屁滚尿流,印度飞行员应该知道了,他利用山脉所做的低空接敌的计策,只不过是螳螂捕蝉的把戏。

  任何突然出现的雷达脉冲扫描都会让飞行员倍感压力,这一点宋宁可以理解。他深知现代空中只有背靠预警机才有十足的胜算,所以他也很难理解萨米单机深入敌镜追击一架预警机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技巧。

  强大的波束牢牢指向印度米格29,一分钟前,他还是一名猎手,现在处于了完全的被动。在这个距离上,常规的机动动作要摆脱这部雷达是徒劳的,箔条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因为相控阵雷达聚集的能量可以烧穿这些干扰。

  如同演习一般,一对一的跟踪后,敌机随即被截获。少校按照常规发射了2枚SD10导弹,敌人只能继续降低高度来增加速度。宋宁的开火时机掌握比之前印度飞行员发射R77时的,开要老辣得多。最近一段时间,他通过空战和在巴方预警机上的岗位实践已经深刻的知道,大部分出于冲动而勉强为之的射击都是无意义的。而一旦掌握了绝对的优势,则不能吝惜中距弹,必须一次全部打出去。不能给敌人任何翻盘的机会。

  他稳住飞机紧紧跟踪敌机,使慌乱中的敌机无法逃脱雷达波束的指向。现在必须给敌人施加压力,对于逃脱中的飞行员,任何冲动下做出的错误决定,都会严重的损失能量。果然,印度飞行员开始犯错,他的飞机不停地滚转,企图摆脱导弹,当导弹处于攻击包线边缘或者能量不足时,这种教科书上的标准规避动作非常有效,但是现在没有什么作用。

  2枚导弹雷达先后开机,立即抓到了敌机。数据链传来的信息表明,另一架敌机正在接近,企图救援。不过宋宁并不理会,他知道敌人没有中距弹。萨米也在赶来,专心干掉眼前的敌机,就可以会形成二打一的局面。

  敌机过早的进入了一个9G转弯,尾随的导弹有足够的空间洞悉其变化,立即以更大的过载追击,并在其附近爆炸。印度飞行员随即跳伞。宋宁将机头对准另一架赶来的米格29,但是这名之前与萨米颤抖过的印度飞行员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掉头逃走了,宋宁决定不再追赶。

  175强硬对手

  “少校你的战绩又上升了。”电台里萨米说道,“不过,我不保证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中国飞行员,这两个星期内我见过几个更好的。”

  “我还缺少一架重型机,也许下一架会是苏30MKI。”宋宁挺自信地回答道。

  “如果你总是不敢近战的话,恕我直言,这个愿望有些困难。”萨米不阴不阳地说道。

  “你是这么认为的?”

  “是的,印度的苏30中队大多和你一个德行,不怎么冒险,只有近战才能让他们乱了阵脚。当然有一两个中队是例外,如果你遇到一定要当心。”

  “我猜到了,就那个把你屁股打开花的老鹰中队?”

  “呵呵,猜得很对。这个中队接收苏霍伊飞机的时间最长,有几个硬手。”萨米说道,“对了少将,老鹰现在在哪里?”他在另一个频道问预警机上的少将。

  “还还在北面。一直在和第5中队苦战,最近的两次战斗互有胜负,实际上我们的损失更大一些。”

  “我看他们会来的,今天的那些炸弹会把印度人揍醒的。”

  斯潘加一个人在指挥室内踱步,他刚刚迎来了一个损失惨重的早上。几十分钟前,有两架飞机掠过他的集团军上空,投下了巴基斯坦武器库里不应该存在的刁钻炸弹。这使得他损失了37辆坦克和20辆步兵战车。第十一步兵师传来的消息差不多,报销了约一个营的坦克。显然急着渡河的战车没有控制队列距离,这让敌人的火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扬。当然,更让斯潘加怒不可遏的是空军参谋长比夫拉塔昨天还向他保证过,已经完全掌握了巴南部制空权。现在看起来不是印度的空军夺取了制空权,而是几天来敌人空军故意躲起来罢了。只要他们起飞,还是可以立即飞到自己和地面部队的头上。

  “司令官,目前的态势可能会我们的进攻不利。也许我们应该等到完备的野战防空体系建立起来,再强度印度河。”一直站在一旁的21集团军的军长阿比亚说道。

  “不行,我们前面的敌人现在就像一扇破门,再踢一脚就倒下了。”

  “但是刚刚投下来的炸弹肯定是中国提供的,我们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这样的武器。也许他们的炮兵马上也会向我们发射这些武器了。”

  “你说的没错,必须让空军高度警惕他们的远程火箭炮。我看可以把A100火箭炮提到最优攻击位置。”

  “我想,那些火箭炮的车程是个麻烦,应该让比夫拉塔上将把最新式的战斗机中队调到我们这里。空军的苏30MKI可以有效攻击纵身目标。在此之前,我建议先把渡口的部队分散一下。”

  “就算付出代价,眼下苏库尔也不能停下,其余方向的渡河行动只能暂停。”

  斯潘加说道。他很清楚如果只在一个区域渡河,势必会影响速度,并且敌人也容易猜出下一步的动向。

  “工程兵的器材也必须加快,敌人的援军也正在木尔坦渡河,我们必须得更快。”

  “是啊,后面还有大堆的摩托化部队挤在公路上等着开进。”阿比亚摇了摇头说道。印度陆军的大部分摩托化师完全依赖浮桥,现在斯潘加还指望着他们赶过来保障侧翼。

  “对岸伞兵的情况如何?”

  “小部分失去了联系,大部分牢牢控制着一部分阵地。敌人的陆军也没有力量发起什么像样的进攻。”

  “这条河我们迟早要过去的,最后的战斗将是装甲兵之间的对抗。如果空军能够起作用的话,时间表不会受到影响。”

  “司令官,我们还应该让海军也积极加入进来。他们的战斗机至少可以制空。”

  “你提醒了我,我马上给辛格打电话,让他协调海军航空兵参战。另外,必须让情报部门搞清楚,中国的援助规模到底有多大。查曼局长的效率实在太低了。敌人搞到的新式武器我们竟然一无所知。”

  数千公里外,林淮生正在地下会议室旁的休息室内,等候马上到来的新的提问阶段,现在高层的问题正在汇总整理中。因为无法预知会有什么样的问题,所以他也不做任何刻意的准备,只是坐着看看最新的情报。最新收集到的情报表明,知道敌人已经有相当的兵力渡过了印度河,但是激战还在进行。卫星照片可以清晰地拍到苏库尔有2条已经完工的浮桥,被击毁的公路桥也在抢修当中,另外在下游还有几条正在接近完成的浮桥,所有这些浮桥加起来的长度超过4公里,印度人的战前准备和动员能力让他大吃一惊,这在几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辛格和斯潘加做到了。

  当然这样的快速的进攻不是没有代价的,斯潘加的工程兵紧跟着先头的坦克行动,整个运输线为其拖累,防空部队被甩在了后面,这就是斯潘加设计的最初48小时的战场态势。这里面留下了一个漏洞,就是部队的脱节,作为攻击拳头的装甲部队和机械化师,事实上不需要浮桥也能渡过河去,它们更需要的是防空部队的保护,而掩护主力的摩托化步兵,现在还留在了后面。

  中巴联合的几次空袭让攻击势头也被迫放缓了下来,印度陆军的突然袭击被稍稍遏制住了。这将为巴基斯坦调集军队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虽然整个形势仍然是印度占尽优势,但是巴基斯坦陆军也不是没有机会。印度陆军的战线在延长,侧翼兵力也变得单薄起来。不知道巴方能不能用最快的办法找到几个要害,可以用闪电般的一击让敌人像一条蛇一样收缩起来。

  “林淮生啊,刚才讲的不错,”原来是老师徐景哲走了进来。“上面对你们的这次战略侦察很满意,对你的分析评价也还算不错。已经决定,要对你提到的几个地区,继续展开战役级别的侦察,对浅近纵身区域也要展开大量战术侦察。”

  “雪狼的情况怎么样?”

  “刚刚完成联络还在深入中,甩掉了敌人,暂时没有有价值的消息。”

  “我相信雪狼一定会圆满地完成任务,我只是担心……”

  “担心西线?”

  “是的,单纯的几次空袭,也许会把使得敌人减慢速度,但是仍然无法阻挡新德里的战争决心和钢铁洪流。印度在南方集中了所有的三个装甲师和大量的机械化师,如今他们在苏库尔西侧的阵地已经非常大了,今天下午就会有一个整师以上的兵力过去。”

  “是啊,南北交通断绝,即使我国全力援助,重型装备也很难运输。”

  “老师,拉合尔的洪水什么时候可以解决。”

  “按照以往的经验,可能要到7月中旬。”

  “有没有什么办法?”

  “实际上巴方正在研究泄洪的办法,也许会在几个地方炸开缺口。可行性如何还不知道。”

  “现在我们运送重装备的挂车能够到达什么位置?”

  “差不多都在***堡,实际上红其拉浦已经完全在印度空军的威胁下拉。几个钟头前,他们的飞机刚刚袭击了运送零件的车队,当然了,是在巴方一侧。”

  “有没有办法从伊朗一侧运送物资,可以直接送到巴基斯坦的南部地区,我想外交上不会有问题。”

  “你说的真轻巧,前一阵子上层已经在与相关的上和组织国家接洽了,不过土库曼斯坦和印度有传统友好关系,印度已有布局,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的情况还不明朗。所以不要指望这些额外的加分。”

  “是这样?”林淮生皱了皱眉。

  中午时分(印度时间),巴雷利的印度空军第13联队接到专场命令,除了留下一个分队继续迷惑***堡的敌空军外,该联队下辖的第24老鹰和第102超音速中队都将转到南方各机场,对陆军进行支援作战。空军参谋长亲自向24中队发来祝捷电报,称其为最可信赖的空中劲旅。

  拉赫辛纳戈亚上尉的的尖子小队率先行动,他率领3架飞机起飞后,一直沿着印巴边境飞行,他们背靠着一架A50I预警机,随时盯着西面的动静。早上戈亚已经听说,陆军在南面吃了亏,并且把责任推给了空军,陆军认为南部机场上的那些短腿的LCA根本无法适应新的战线,要求派几个王牌部队去支援他们;非常荣幸的是,很快上级就通知了13联队去助战。而24中队更是接到了空军参谋长的电报。

  起飞前,戈亚和莫辛中队长只用了二十分钟就制定了计划,由他率领中队的最好的几架飞机沿边界飞行,一旦对方空军异动则立即展开攻击,如果对方没油动静,他们就降落在焦特布尔机场。为了应付各种情况编队起飞时,同时携带了R77导弹和KH-29T地对空导弹。

  巴基斯坦的空军果然按捺不住再次出动。预警机立即发现了空域内的巴基斯坦飞机,这些飞机故伎重演,向各个方向出击企图引开印度预警机的注意力,但是稍有头脑的人都会很快看明白,他们最终的目的地还是苏库尔附近的陆军坦克群。

  很快,雷达屏幕上一个鬼鬼祟祟的低空编队偷偷越过苏莱曼山脉,似乎正在向苏库尔前进,竟然和早上的行动如出一辙,显然敌人认为印度空军参谋部真的是一帮蠢货在当道。

  176重点目标

  “老鹰队长,这里是堡垒。不必在意拉合尔的敌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主要机群,正飞向苏库尔。”

  戈亚低头从显示器上可以弹道数据链传来的敌机信息,暂时没有看到中央山脉附近有他们的护航机群,看起来低调是这群敌人最大的依靠。他率队另外两架苏30MKI从比杰诺德切入巴方领土,然后计算了对方的航向,现在他占据左侧不大的方位角,落后于那几架飞机约170公里,但是位置不错,也许可以偷偷加速撵上他们。

  “堡垒,这里是老鹰,这些就是中国的飞豹战斗轰炸机?”

  “暂时还无法判定,有一些远。”停留在拉贾斯坦腹地的预警机回答道。

  “堡垒,你能不能在靠近一些。我打开雷达容易暴露.完毕。”上尉说道。

  “抱歉,我们不能过分靠近边界,这是参谋部的死命令。”

  戈亚摇了摇头,他很清楚预警机部队也自有难处,自从那个巴基斯坦老疯子击落了一架宝贵的预警机后,空军参谋部开始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对预警机的使用做出了一定的限定,不敢离战场太近,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大缩短了探测距离,这大概也是早上陆军被袭击时,预警机无所作为的一个原因。

  “堡垒,他们的航线特征怎么样?”

  “航线与早上如出一辙,预计很快会分散飞向我军不同的渡河地点。”

  “我明白了。看起来他们缺少一个教训。”戈亚说道,不久前,他在中国边境与中国空军对峙过,出于政治原因双方都没有开火,但是这次不同,他希望能有一些收获。

  “老鹰2号,你打开雷达。看看能不能跟踪它们。”

  戈亚说完,按下多功能显示器倍率,查看周围的情况。奎达机场的战机现在起飞已经来不及了,不过不能排除躲在苏莱曼山后面的敌机会赶来救援。另外他看到远方还有一些己方的LCA战斗机也正在向敌机编队赶来。

  僚机打开雷达开始扫描。这样做也许会过早惊动敌机,不过预警机离得太远,导致无法很好的跟踪这些目标,只能由他的编队来进行。上尉深知,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现在不是计较个人战绩的时候。

  张成岩突然发现侧后的敌机扫描,距离好像还很远,此时空中一架萨博预警机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他想再等等。

  “红旗,我发现了X波段的相控阵雷达,看来任务要泡汤了。”张成岩对着电台说道。他知道这些雷达特征意味着什么,不过还得等预警机核实。

  “请等待一会儿。”预警机用中文回答道。

  张成岩耐心地等着,小心看着敌人的动作,如果敌人试图一对一截获他的编队,他会立即采取一些措施甩掉雷达。下午的出击本来就是碰碰运气,并不指望能再次飞临敌人头上,所以飞机上携带的是远程攻击浮桥的制导武器而非水平投掷的末敏弹。但是没有捱到射程,就被敌机盯上了。

  “动幺,可以放弃任务。请按计划向270方向转向,并留在空域中。37中队会有动作,看看能不能驱逐他们。”很快预警机有了回应。

  “明白。但愿能够有用。”

  “不用担心,我们同时还有地面的计划。”预警机内回答道。A50执意不肯出现在边境上,让伊斯拉姆少将称坐的平衡木占了一点便宜,他与苏30隔着苏莱曼山脉平行飞行,可以把对方看得清清楚楚。当然少将此时的风险也非常之大,如果印度空军有萨米当初一半的胆量,就会仔细考虑用一次突击来击落这架飞机的可行性。而这少将唯一的应对预案就是越过边境逃到伊朗境内。

  巴基斯坦预警机的突然出现以及轰炸机的转向让戈亚非常光火,他发现自己刚才有些托大了。虽然一直在加速追击,但是现在的距离(约90公里)还不足以让他发射中距导弹。

  “堡垒,我看到他们在向西,请求追击。”

  “老鹰,请求不允许,也许是个圈套。保证陆军是重点。”

  “明白,我建议我们在信得省多停留一些时候,免得他们再转回来。”

  “老鹰队长,你的飞机带着KH29T导弹?”

  “是的。”

  “有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无人机刚刚在雅各布阿巴德上空发现了敌人的A100火箭炮部队,这是一个比敌人轰炸机更优先的目标。”

  “优先目标?”戈亚再次来了精神。

  “是的,4个钟头前陆军对威胁目标分级做了重新的定义,A100仅次于机动部署的沙欣战术导弹。”

  “很好,这样我不至于白来一趟。”戈亚说道,他知道暴露的火箭炮并象飞机那样容易逃走。

  “不过我们很难打中机动中的发射架。”

  “可以确定敌人已经20分钟没有机动了,应该正在做发射准备。务必摧毁他们。”

  “明白。确保飞蛇(电子干扰机)离得远一些。它在附近会带来一些麻烦。”戈亚说道,他知道那架战区外干扰飞机上的以色列设备可以和A50预警机的数据链通讯相安无事,但是偶尔会干扰到苏30的通讯以及俄制导弹的数据链。

  “这点我可以保证上尉,那架飞机下午不会出现。”

  数据链上敌人地面部队的目标显示了出来。敌人的火箭炮躲在了腹地,显然是想利用射程上的优势。这对上尉是一个难题,他的俄制对地导弹的射程有一些吃亏。

  “老鹰3号你脱离编队向270方向监视敌机编队,同时打开雷达监视奎达的敌机。不要放敌人靠近。”

  “老鹰3号明白。”

  “2号,你紧跟着我。”

  “拉里,准备发射导弹。”

  “知道了。”

  后座飞行员打开导弹加电开关,在多功能显示器上,设置路线。这种导弹主要靠电视制导,所以必须找一条可以避开高山的航线,免得不必要的浪费航程以及通讯屏蔽问题。

  “上尉,要求使用雷达对地面搜索。”

  “好的。”

  后座飞行员接管雷达权限进行对地面的扫描,这部相控阵雷达的对地模式可以很容易地发现移动的地面目标并自动加以区来,但是对不动的目标有些麻烦,只能进行普通扫描,不过有经验的操作员不难从扫描图像上看出一些端倪,陆军的车辆集群总是连片出现,这与地面建筑不太一样,尤其预警机给出的大致位置已经明确的。

  戈亚尽量保持平飞,将所有的工作都丢给了后座的武器操作员,这个家伙是新来的,手脚比加法尔笨一点儿,但是心眼儿没有老搭档加法尔那么活,对于武器操作员而言,过多参杂攻击以外杂念,并不是一件好事。

  “上尉,我想我发现目标了。在山丘后面,我们也许可以向东稍微绕行一下。”

  “好的。”

  2架苏30向着已经标定的目标绕行,有一些小山最好绕开,地理屏障对这种电视制导导弹在最后下降阶段的视野多少会有一些影响。一旦发现目标晚了,再要对高速飞行的导弹做大的调整就很困难了。

  飞机从4000米高度越过印度河,没有发现附近有任何地空搜索雷达,只有一些单脉冲厘米波的高射炮雷达间或出现,上尉现在的高度并不担心那些高射炮。那架敌机预警机倒是一直在远处跟踪,但是调动飞机应该来不及了。

  导弹预热完毕,射程也差不多到了。武器控制员按下发射按钮,导弹飞离挂架沿着预设的航线飞向了目标。武器操作平台上,武器通道开始传输回闪烁的画面。可以看到导弹正在降低高度。隔了几十秒,02号飞机也发射了一枚同样型号的导弹。

  “老鹰队长,奎达方向有敌机靠近。老鹰3号恐怕无法应对。”

  戈亚低头看了一眼,有几架战斗机飞来,也不知道是保护轰炸机还是想找自己打一仗的。对地导弹的倒计时还有10来秒,他现在必须沉住气。

  “堡垒,要求匕首小队靠拢。”

  “老鹰,我们正在靠拢。”编队频道里人越过预警机回答道,戈亚发现,是他的老搭档加法尔的声音。

  “听到你的声音太好了。我们可以并肩打下他们几架。”

  戈亚立即转弯,迎向西面,后座的武器控制员,则继续埋头引导导弹。大致上那里有4架逃跑中的攻击机和几架型号不明的战斗机,不过情理上应该都是中国提供的战斗机。从情报渠道和侦察卫星拍到的照片上显示,奎达基地一直在偷偷摸摸接收中国的飞机。

  从苏30MKI后座抖动的画面上,已经可以看到远处整齐停放的一排排车辆。拉里将宽视场模式调整到4X大倍率。

  可以看到那些车辆的发射架已经高高竖起,不知道为什么磨蹭了这么久没有开火,也许在等待前方观察所的联络。

  “老鹰,务必注意攻击次序。”

  “明白。”

  画面开始轻微的扭动,也许敌人也有一些电子干扰的措施。此时显示的斜距为3公里,武器控制员很难按照优先原则,找到那辆6X6底盘的指挥车,虽然原则上击毁那辆车比击毁火箭炮本身更具效果。

  “堡垒,一共有6辆,我们无法全部击毁。”他说着用右手单杆将十字瞄准线对准第一辆火箭炮。这可不是白光侦察吊舱,他可不能用稍纵即逝的机会去找那辆射击指挥车,而且指挥车也未必需要出现在发射阵地附近。

  巨大+字瞄准线轻微的晃动着,不过舵效还算明显。他努力纠正导弹偏向各个方向的趋势,将瞄准线对准那辆车。对于这种无掩体遮盖的目标,只要击中方圆二十米内,都没有问题,不过精益求精总没有错。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96/96486/5213167.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