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雷霆反击 >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203可能的变数

  “等一下,等他分离。”余振东说道。

  高地雷达通过数据链传导到指挥车的信息表明,火箭弹果然在下落阶段开始分离,这是余振东想要的非常明显的特征。这说明了敌人在15公里外抛出了一架小型无人侦察机。这一幕完全都在他的预料之内。可以想象敌人现在的位置,也必然在预料之内,否则他们的射程显然不够。

  纤细的无人机展开折叠机翼,前部的摄像机开始工作,由于数据链相容,它拍摄的画面可以直接传送到阿莫里亚的指挥车,而这恰恰是营长最需要的。此时阿莫里亚正抱着手笃定地站在显示器后面,看着从眼前的云层渐渐散去。地面上果然有一些火箭炮车横七竖八地停着,大致朝东北停放着,不过发射架有一些偏角,似乎是朝向正东,也就是14号阵地的方向。

  “他们不是在加油?”上校疑惑起来,他看到阵地上烟雾滚滚,却没有油罐车。而且这些火箭炮车辆似乎正在收起液压支撑系统,这是一种不妙的迹象,对手好像刚刚完成了一次射击,正在准备撤退。

  “这是怎么回事。”他的脑子飞快地运行了几秒钟。

  “通知各连,放弃攻击,立即撤出阵地。”

  这个命令来得有些晚了。即使坐在指挥舱内,他也能够感受到外面的光线发生了些许的变化。头上的云层突然泛起了红光,就如同晌午中天冒出了一片突兀的朝霞。上校趴到窗子边上,在单调的嗡嗡作响的空调运作声中,看着地狱的烈焰如同流星雨一般从天而降,渐渐将自己笼罩其中。他想弄明白一个问题,自己到底是在于什么样的对手交手?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位置的?不过这个问题,他恐怕再也搞不明白了。

  复仇的火焰瞬间笼罩了沿印度河所建立的四个预设阵地。停留在其中一个阵地的印度精锐炮兵,被完全摧毁。几公里外的信得当地难民目睹这骇人的一幕,他们的家园刚刚被印度坦克铲平,也知道印度炮兵对苏库尔老城的所作所为,很自然地,他们愿意将印度炮兵的毁灭归咎于他们在6天前对苏库尔的大清真寺的毁坏。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一次天谴。

  不过与这些老百姓的想法不同,炮兵指挥官阿里对这次胜利从技术上做出了不同的结论,他倾向与认为是中国人独立的卫星定位技术赢得了这次反击。中国人在侦察不占优的情况下,可以一气呵成地从进入阵地到完成瞄准,最后从容地向70公里外的对手发射武器;而迷信引进的印度人恰恰做不到这一点。印度陆军的无人机可以随时跟踪车队,但是在失去了GPS支援之后,对于这支只掌握惯性侧地技术的炮兵来说,显然出现了一个致命的短板。阿里继续预测,这样的技术问题会随之中国介入的深度加强而越来越明显。除非印度在外交上能够有所突破,比如祈求美国的放松该地区的GPS信号,或者央求俄国为他专门发射2颗卫星补上南亚的缺口。不过那肯定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林淮生坐在作战室内一言不发地看着最新的情报更新,一名中校站在前面,一言不发地在巨大的电子地图上更新了印巴在南部地区的最新战斗态势。第21集团军直属炮兵旅的一个远程火箭炮营被消灭,只是最近几个钟头里大量信息中的一条。同时出现的信息还包括巴基斯坦的一处地空导弹阵地的搜索雷达,被印度空军发射的某种未确定型号的武器给摧毁了。林淮生心头涌起的兴奋很快就被蜂拥而至的其他不利消息淹没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恰恰在于,她完全以技术的长短为杀戮的依据。

  事实上从战略层面上看,这个上午并没有多少值得高兴的事情。印度陆军建立在苏库尔的桥头堡早在2天前就已经强大到不可撼动的地步了,这2天内,斯潘加没有进攻的动作,除了督促后续的摩托化步兵师渡河充实西安的实力外,他还做了其他几件事,比如乘势加强了几个集团军的野战防空能力。各种迹象表明,地面战争的奇袭阶段已经快落幕了。不管损失如何,斯潘加突破印度河防御的战役目标已经达到,巴方已经失去了最好的防御屏障。所以在这一轮的对抗中,他才是真正耳朵赢家。他接下来要做的,可能是一种保守的办法:利用机械化步兵维持正面的战线,同时指挥装甲兵向北,解救被围困的第16步兵师。这样做的话,可以期待印巴两国最强的2支装甲劲旅在平原地带进行一次对决。这将是这场战役或者是整场战争的一个变数。

  当然,林淮生不相信斯潘加会这么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似乎不是他这样的统帅的作风。另一种可能就是断然抛弃第16师,埋头向西突击,彻底切断卡拉奇与北方的联系,从军事上看这才是真正致命的杀招;如果他这么做,他的装甲部队面对的将是一支预备役部队——数量庞大,但是装备低劣的12集团军。开战以来的几次交战已经证明了,这是一支既软又散的乌合之众。在印度河的防御中,这支部队能够表现出的闪光点,总的来说乏善可陈;军队没有士气,军官也没什么经验,重装备也已经丢得差不多了。

  “老林,你怎么看最新的形势?”坐在林淮生一旁的参谋老丁说话,打断了林淮生的沉思。由于林淮生对战争态势神奇精确的预言,如今老丁对他已经到了非常崇拜的地步,连称呼也改为了老林。

  “中南部的形势还是一团糟,我寄希望与我们的炮王能发挥一些作用,不过区区几门炮对战局还是无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舍姆西和奎达还有我们的轰炸机部队。”

  “但是斯潘加考虑的是战役目的,而这些战术武器不可能阻挡他的钢铁洪流。另外有一点你还没又看到,上面派那些歼轰七到那里,支援巴基斯坦步兵只是其次的目的,更重要的战略目标是压制印度可能在印度洋上袭击我们石油运输线的冲动,应该说着是一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牵制,但是如果他们的陆军继续高歌猛进的话,很快就会打到奎达或者舍姆西的基地,到时候……我们的情况就不妙了。”林淮生摇头道。

  “是啊,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维持在印度洋上的制衡能力。”

  “我觉得,眼下我们应该立即发起一次牵制性的地面战役,拖住印度陆军的脚步。”

  “还想在山南再打一下?”

  “不,山南或许是最终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手段。更何况现在也没有足够的兵力。”

  “你想说在列城方向发起进攻?”

  “没错。除了这里,我们也可以从乃堆拉向大吉岭方向做一次推进,西古里通道一样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不过那样做可能会暴露我们在第二阶段的战略企图。目前需要的是明白无误地传递一个信息,他们不能在巴基斯坦为所欲为。”

  “关于这一点,你和少将交换过意见没有?”老丁谨慎地问道。

  “早上已经说过了。”

  “他有没有骂你?”老丁问道。在他看来,校级军官在徐景哲面前进行这样毫无分寸的空谈,几乎一定会挨骂。

  “当然骂了,不过还算客气。他认为我不应该越俎代庖,呵呵,我才不管那一套,作为参谋人员,肚子里有什么话不说出来怎么行?”林淮生豪迈地说道。如今他成为了军区指挥中心最耀眼的明星,已经不同于以往的那个放屁都不怎么响的参谋了,说话自然也比以往稍多了几分底气。

  徐景哲的机要员突然出现在了两人面前,打断了这次谈话。

  “老林,老头子让你去一趟。”秘书对着林淮生说道。

  “又有什么事情?”

  “我不知道,不过老头子说,有一些涉密层级较高的东西要给你看一下。”机要员说道。

  “哦?知道了。”林淮生站起身整了整军服朝外面走。老丁很羡慕地看着他的背影。不久前,两人还趴在一张桌子上查看卫星照片,但是现在时过境迁,林淮生混的风生水起,已经可以看一些更机密的东西了。

  林淮生走到徐景哲的办公室前,敲了敲门,听到里面哼了一声,然后走了进去。这间屋子设计独特,可以完全屏蔽电磁信号,不过内部的陈设很一般。只有办公桌和几张桌椅。

  “老师你找我?”

  “来。看看这个计划。”徐景哲没有抬起头,只是将一张纸推到桌子边上。林淮生走过去,拿了起来。在少将面前他暂时还不敢大大咧咧坐下,所以直接站着看完了。

  “这是他们通报给我们的作战计划?怎么这么迟?”

  “是的,估计已经策划了一段时间,如果不是需要我们在技术上的支持,他们可能还会隐瞒下去。”徐景哲摇头道。

  “这简直是一意孤行。”

  “你说的没错,”少将抬起头,“他们想要靠击沉印度唯一堪用的一艘航母来扭转战局,且不说这样取巧的计划是否可能成功,这对我们的外交是一个很大的变数。”

  204虚声恫喝

  “你是指我们和印度在石油运输线问题上还有默契?”

  “是这样的。他们的外交昨天部长刚走。对我们进行了新一轮的虚声恫喝。当然了,他们的要挟也确实有一些底气,主要就是印度海军随时可以在阿拉伯海到马六甲的作战能力。钱德拉部长说了狠话,要求我们确认现实,立即停止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印度洋的航线确实是我们的一个软肋。他们如果不利用,那倒是不可思议了。”林淮生说。这些年他对印度的领导人研究很透彻,不过他是在想象不出钱德拉气急败坏时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的空军远征大队(JH7)已经对印度的货轮进行了几次近抵飞行,展示了我们在阿拉伯海的情报能力和作战能力。不过总参的分析表明,我们这区区十来架飞机能够对这条航线上的印度油轮形成的威胁,只是印度海空军可能对我们形成威胁的几十分之一。”

  “是啊,确实不成比例。”林淮生突然笑了起来。

  “这有什么好笑的。”

  “我只是觉得这步棋倒是不错,从回报率来讲很合算。至少现在印度还很忌惮我们的这些飞机。”

  “所以,这才是可怕的地方。印度内阁主战派肯定会利用类似的数据压倒其他意见从而占据上风。还有就是总参的评估认为,海军对于干扰运输线的可操作性比轰炸机更强,如果对方行使海军登船检查的权利,而我们却贸然对非军事目标发射导弹,国际舆论会怎么反应?显然这也是上面头大的问题。”

  “确实是个麻烦。那么上面具体又是怎么看?”

  “还在讨论,不过有一些意见倾向于与印度达成最低限度的威慑平衡,比如阻止巴海空军在阿拉伯海的出动。”

  “战争中这样的协议无论达成与否都毫无意义。只有对等的威胁才可能阻止对方冒险。”林淮生直言不讳地说道。他不相信都已经撕破脸了,双方还能顾忌出手的轻重。

  “呵呵,所以上级还是很想听听你的看法。”徐景哲喝了口茶说道。

  “要问我的看法么,不如放手支持巴基斯坦的这次行动。打得成最好,打不成也能敲山震虎。”

  “支持?”老头子皱起了眉头,显然这个论调出乎了他的预料,而且他暂时没有发现林淮生这些结论性的话里有什么内在逻辑。

  “我认为如果着眼于现在的战局,应该支持巴基斯坦攻击果印度沿岸海军基地。打击他们的舰队。”

  徐景哲勉强地点了点头,按照他的脾气,如果林淮生默默唧唧再不进入正题,就要骂人了。

  “现在的形势任其发展,现实的情况就是巴基斯坦亡国在即,这只是因为印度陆军有一名意志坚定的统帅。他完全按照理智行动,他至今没有任何动作去援救一个被围困的整师,定力算是厉害,这一点与冲动的辛格不同。我必须说,如果按照他的既定计划打下去,几周之内这场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而巴基斯坦会变成几个部分。”

  “那又怎么样?”少将压住火问道。林淮生循循诱导的表演让他很不习惯,不能想象这个10年前还窝在教室后面,不怎么活跃的学生。现在正神气活现地在面前给自己上眼药。

  “如果能奇袭科钦船台成功,无疑是印度政治圈的一次地震。届时就很有可能改变他们既定的作战计划。这无疑是拯救了巴基斯坦。”

  少将点了点头,他开始有些领会了林淮生的意思。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林淮生,他觉得林淮生资质中游且性格怪异,不值得多花心血栽培。不过最近他发现,林淮生除了切实做到了以勤补拙之外,还透露出了一些他特有的洞察力,他的判断不那种简单刻意地大多数意见保持不同的行为,必须承认林淮生的确实脑筋很怪,他可以看到别人看不透的细节。但是,如果说他身上有什么弱点的话,徐景哲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丝赌徒的气质,就如同林淮生从辛格身上看到的那样。这是一种下级军官典型的不计后果的冲动,有时候这种冲动是胜利之源,但是却又很容易走向反面。所以徐景哲倾向于认为林淮生只是一个极好的参谋人才而绝非将才。

  “老师,科钦一直是印度海军在西海岸最保险的一个基地,那里距离最近的巴方基地——梅苏尔基地有1800公里。所以他们把维修与制造航母的任务都交给了那里。如果科钦受到打击,印度政府会怎么做?”林淮生没大没小地问道。

  少将不动声色地坐在那里,他才不会像个下级那样去回答林淮生浅显的设问,所以他只是等着林淮生自己说下去。

  “显然,答案是肯定的,”林淮生自己回答道,“印度国防部会严令斯潘加的部队放弃向西的攻势,转而向南,彻底粉碎卡拉奇的空军以及海军基地。巴基斯坦混乱的地面部署将得到一个短暂的喘息,他们可以从悬崖边上退回几步。”

  “你就这么有把握?”

  “不是的老师,但是目前我们只能赌一下,在这场博弈中如果还有一样东西的价值可以强迫斯潘加回头的话,显然就是那艘航母。我相信那会是推倒印度政府全盘决策的最后的砝码”

  “中国有句古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斯潘加也许可以顶住上面的压力。”

  “但是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又有哪个将领能真正不受上级的制约?”

  “你有没有想过负面的问题?比如卡汗政府恼羞成怒可能导致的后果。”

  “他们既然能派大使来威胁我们,而不是直接派军舰在印度洋上乱来,本身就说明他们仍然有所忌惮。照我的推测,即使他们敢走最后的这一步,那也必须等到陆军平推了整个巴西南部的空军基地以后,在这之前我们的几架轰炸机足够制衡他们了。”

  “你真的这么乐观?”

  “是的,如果他们的装甲部队掉头向南,将会对于战局会产生很积极的作用,巴国在北方的部队就可以抓住洪水退却的时机南下。我的这笔账就是这么算的。”

  “好的,我会把你的看法呈报上去。不过武器上的支援已经来不及了,如果他们今天晚上动手,可以使用的武器只有2架歼11BS和几枚鹰击导弹。恐怕也不会成功。”少将说道。

  “要我说,简直是绝对不会成功。”林淮生毫不迟疑地说道。

  “你认为不会成功?”少将挥了挥手让林淮生说下去,他已经快受不了林淮生这些前后矛盾的说法了。

  “我研究了科钦的港口。印度人并不是没有做防范。最近那里随时都有两艘290米长的巴拿马级货轮停在了航母旁边。这对于没有中继制导,仅凭惯性导航远距离攻击的导弹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识别问题。你知道导弹总是往更大的目标上靠。而维兰特号的长度只有230米。实际上她的轮廓并不大。”

  “也许会撞上一枚。”

  “如果没有打中要害,那最多也只能拖延维兰特号几周的维修时间。”

  “也许吧。”

  “不过我的看法,即使只是击中了港口内的一艘普通轮船,在军事上以及政治上的作用也将会慢慢显现出来。我们可以期待印度国防部对斯潘加施加压力逼迫他改变攻击路线。辛格是一个刚愎自用,喜欢亲自参与指挥的人,一旦他失去了对斯潘加的耐心,我觉得事情就会向好的一面发展。”

  “如果一切如你所料的话,那就只能期待他们能赌一把国运了。”少将摇了摇头道。

  “对了,他们要求我们什么样的技术支持?”

  “想要远程的机载巡航导弹,上面还没有决定是不是给,我们现在援助的区域还仅限于巴吉斯坦陆地边界内,这一点也已经向他们的外交部长传达了,如果使用了巡航导弹马脚就有些大了。说起来这场战争还真够奇特的,一方面是大打出手,一方面却还在谈论分寸。”

  “说起不露马脚的攻击,我觉得,如果我们在印度洋有一艘攻击核潜艇的话,也许可以帮上不少忙。那是一种隐蔽的办法,对方很难发现是谁动的手。”林淮生轻描淡写地说道。

  徐景哲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地冷笑了一下:“别瞎想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了。如果印度舰队真的挨了鱼雷,那也是巴基斯海军的战绩。”

  “是。”

  “好了,两个小时内,把你的想法写成一份报告,交给我的机要员,他会妥善处理。我要立即到日喀则去一趟。”

  “上面想要新式装甲混成部队的评估报告?”林淮生不知深浅地再次试探,这次终于把少将惹毛了。

  “你什么毛病?这是你乱打听的事吗?”徐景哲真的有些生气了,倒不是林淮生猜到了什么,他说这些话他就是故意暗示林淮生的。真正让他不满的这个小子最近有些得意忘形,这样的苗头必须打下去。

  205海岸线

  “我明白了。”

  少将挥手让他出去。

  卡拉奇南部的梅苏尔空军基地。秘密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里是巴基斯坦南部的最主要的空军基地,不过开战至今挨到的炸弹并不多。在面印度的总体战略中,对这些沿海区域的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中部和北部。最近2个月除了印度海军的少数几架米格29以外,很少有三代机光顾这里。这种做法当然尤其道理的,巴基斯坦在这片沿海区域,只部署了几个装备歼7和幻影III的中队,而且人员也不整齐(好飞行员都抽调走了)确实也没有必要高看几眼。

  萨米翘着二郎腿坐在导航台内,看着几名上尉有条不紊地指挥歼7起降。坐在地面指挥身后看,是他的一个爱好,有时候他也会参与其中直到空战。他自己的歼10B已经被很好地隐藏到了伪装机库内,免得被敌人从海面上抵近的无人机发现,漏出马脚。不过他和他的飞机今天都不是主角。真正担任主要攻击的是2架航程勉强可以飞到科钦的中国制双座型歼11飞机,与之前的旧式苏27SK不同,这两架双座型是秘密获得的新飞机,中国提供这型飞机的本意,是帮助国土日渐萎缩的巴基斯坦空军,利用其长航程优势进行制空作战,而非反舰。目前这两架飞机转到了哪里,上校自己也不知道。由于现在巴基斯坦夹在了印度河北约两面的侦察当中,隐蔽转场已经变得很困难了。

  “敌米格29双机从东南接近,高度100,速度130。立即拦截。”地面指挥官平缓地说道。然后传来了飞行员混屯不清的回答声。这些在空中的歼7没有数据链,只能这么引导。萨米不动声色地坐着,不过他知道能拦截到就出鬼了。他瞄了一眼导航显示器,印度海军的米格29双机已经发现第二中队的飞机,显然也是通过古吉拉特的雷达指引的,这种老式空战模式让上校回忆起了年轻时在阿富汗的战斗。

  2架米格29很快缩了回去,显然他们连落后一代的歼7也不想碰。自从上一回上校和宋宁合作击落了一架海军米格29之后,印度海军就变得不太积极了。他们现在每天的出动就是骚扰,偶尔瞅准一个机会,也会飞到梅苏尔上空丢下微不足道的炸弹。远离跑道的农田里那几个积水的大坑就代表了他们水平轰炸的水平。

  “你们这里可真是打发日子的好地方。”上校说道,他的话略带恶意,因为他发现与其他战场相交这里像是在进行另一场战争。不过这里的人也挺买他的帐。

  “我们主要防范的不是他们的空袭,而是登陆。实际上我们的责任也很重大。”一名军官回答道。

  “很难想象,我们在北方激战的时候,你们这儿完全像是训练场。”

  “呵呵,确实如此上校,印度飞行员怕掉到海里淹死。所以他们其实并不积极。”

  正说着话,下面跑道上2架幻影V拔地而起,绕机场一圈,飞到了云层里,这两架飞机的目的地是奎达。这些调动表面上没有意义,不过真实的意图却是麻痹印度设在古吉拉特邦的雷达。由于幻影V的体积较大,待会儿就可以让同样体积较大的歼11BS移花接木地降落在这里了。萨米想:这一定是伊斯拉姆的鬼点子,不过对付正面的古吉拉特或者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老式法制雷达可能有用,不过孟买一带的最新部署的俄制3D雷达就不是那么好骗的了。

  “如果他们的雷达操作员有经验,完全可以看明白这套把戏。”

  “嗯,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其他的办法。好在他们把预警机和像样的地面雷达都调到了北面。”指挥官说道。他发现萨米一眼就猜到意图,显然这一套只能骗骗生手。

  过了一会儿,屏幕上出现了2个低空接近的亮点。他们压低高度沿着莫克兰海岸山脉飞行以躲避对方雷达搜索,出现时已经离得很近了。

  “狮心队长,你随时可以降落。”

  “明白。顺便问一句,上校是不是坐在你后面。”模糊的通话传到了萨米的耳朵里,他他听得出那是哈米德的声音。

  “是的,他早上到了。”

  从雷达信息看,那两架飞机就在10公里外了,萨米站起身来,向西瞭望。他的视力不错,可以看到地平线上2个黑点靠近。渐渐地可以看见飞机的双垂尾。显然他们终于来了。

  2架浅灰色的歼11BS稳稳地落在跑道上,然后拖着一个减速伞从萨米眼前划过,然后是第二架。

  飞机停稳后,地面牵引车马上过去,将飞机拖进机堡内。萨米在中国与这种飞机对抗过,知道这是一种性能接近苏30MKI的双座多用途战斗机,空战或许并不弱于苏30MKI,不过用它低空奔袭1800公里外的航母确实有些勉强,如果仅从航程计算,中途几乎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实际上中国空军确实有专门执行远程反舰的飞机,并不是这种。但是这也是穷尽巴基斯坦现有武库所有的家当的唯一选择了(F16block52可以发射美制鱼叉导弹,但是巴基斯坦没有从美国获得这种导弹。)

  表面上这次攻击并不复杂,只要接近海岸线,然后避着眼睛发射一定数量的导弹飞向那艘航母,总可以期待有一部分击中目标。至少一个小时前更新的情报表明,那艘航母还在那里。不过鉴于平台数量有限,能够发射的导弹仅为6枚,这样的攻击本质上不可能获得很大的战果。

  萨米很想过去和哈米德少校交谈一会儿,作战前与其他飞行员交谈并不是他以前的习惯,不过在哈桑被击落后,他多少有一些物伤其类的伤感。而且他隐隐觉得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不过最后他还是强迫自己打消了这个不吉利的念头,决定不去打扰少校最后的休息。他坐下来仔细考虑自己的作战,如果可以引开沿岸印度海空军雷达站的注意力,显然是对哈米德最好的支持。如果再贪心一些,或许还可以通过歼10B的电子威胁分析系统,收集到孟买防空圈的以及停靠在那里的印度舰队的对空雷达特征,显然就更完美了。

  暮色降临到卡拉奇的时候,梅苏尔基地的飞机开始一拨接着一拨起飞,目的在于扰乱印度方面的视听,以掩护这次伊斯拉姆少将制定的,代号“眼镜蛇”的行动。坐在古吉拉特邦雷达后面的印度人肯定会发现这些异常的动作,不过他们应该不会从这些异常起飞中,察觉到真正的目标。他们大致会错判目标为,孟买甚至是果阿,不过遥远的科钦一定会被忽视,这就是少将的计划。

  萨米的歼10B以全副空优挂载停在跑道边等待着起飞,这次任务他将和阿巴德的雷电战斗机编队,紧随第2中队的一群歼7战斗机,冒充第二波次的2架攻击机。主要的目标是敌人的米格29或者海鹞。届时,趁着沿海地区的空情混乱,哈米德率领的2架歼11BS将低空向西南绕一个大圈,以避开印度的雷达,当然这不可能瞒得过美军在阿曼的侦察系统,不过美国人应该无法立即立刻分析出攻击目标并告知印度。这样的航线使得这两架飞机的实际半径大大超过了1800公里,好在中国制造的这种飞机与苏30MKI略有些不同,它可以挂载副油箱。

  萨米焦急地停在起飞线上,导航台一直没有下达起飞的指令,不过通过电台他可以听到前方飞行员的对话。从混乱的对话中可以获知,印度人果然只是起飞了一些米格21隔着几十公里与第二中队的机群对峙,显然双方都没有什么战斗意志,都只想耗尽燃油回家。印度空军在南方没有部署强悍的中队,也没有诸如幻影2000或者苏30MKI这么强悍的战斗机,实际上主力仍然是米格21和少数的光辉战斗机,而印度海军航空兵开战以来一直奉行着保存实力的路线,将唯一堪用的维兰特号航母,以维修为借口藏在了科钦港的文巴纳得泻湖内,他们大概想不到,敌人瞄上的正他们藏得严严实实的宝贝疙瘩。

  “黑蜘蛛长机,他们的米格29出动了。立即起飞拦截。”

  “明白。”上校回头朝后面的阿巴德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紧跟自己起飞。

  多功能显示器上的目标信息迟迟没有出现,看来预警机还没有赶到。不过没时间等了,发动机转速慢慢攀升起来。外面的地勤已经把碍手碍脚的管子和拖车都移走了。上校后领头起飞,然后在海面上等着阿巴德汇合。这是一个奇怪的编队,2架飞机甚至不是同一个型号。不过这也是这一空域中唯一可以对抗米格29的战斗机了。

  上校打开雷达向大致方向扫描,很快得到了新的信息更新。前面的歼7飞机正在返航,大概是耗尽燃料了。

  “走,我们到印度人海岸线去。”

  “明白。”

  双机直插古吉拉特海岸,耐心按照地面的指引搜寻海岸附近的米格29。在60公里外,歼10B的雷达先抓到了对手。对手立即有所察觉,开始改变姿态企图逃脱,这是没有经验且没有中距弹的飞行员遭到雷达跟踪时的典型表现。萨米也不敢大意,他要求阿巴德打开雷达搜索其他空域,因为另一架米格不见了,地面雷达也看不见。萨米之前见识过米格29的一种战法,他们会用一架飞机故意拉高来混乱视线,而另一架会以地物掩护低空接近。不过在海面上这一招可能并不管用,雷电战斗机的多普勒雷达对抗海面的杂波干扰的能力很强。除非它真的贴得很低,不过米格29似乎没有这样的能力。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96/96486/521317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