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雷霆反击 >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三章


  258出卖

  朗姆亚从潜望镜里看到了船沉没的全过程,这是他30年海军生涯第一次开火,他按捺着没有按下联动快门拍照,因为上级禁止拍照。这次攻击是秘密行为,虽然谁都看得很明白,但是不能留下证据。

  “索尔,你替我盯一会儿,”朗姆亚抬手将副艇长招来,“下潜到300英尺,我们撤离。这儿,实在是太臭了。”

  “艇长,接下来会怎么样?”副艇长略显兴奋地问道。他似乎对战争还很有些盼头。

  “也许下一步会袭击他们的油轮,然后是他们在非洲海岸的舰队,总之,陆地上的战争快结束了,而在海上也许才刚刚开始。”艇长兴致不高地说道。他知道,如果上级打算不派出水面舰艇,而是继续想用潜艇来偷袭中国的远征舰队,对于老旧的S46而言,就不是很乐观了。

  “那我们有得打了。”索尔立即将头贴到潜望镜上,撑着还没有下潜赶紧看一眼那壮观的一幕。

  北仑17号的船员没有伤亡,总共25名船员的撤离行动井然有序,很快有人就用携带的海事电话,与国内取得了联系。大约一天以后,全体船员即被阿曼海军的一艘巡逻艇救起。

  还在中国政府没有对此事做出任何反应前,印度政府就提前发表了一份声明,声称鉴于中国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和一艘可能由中国人操控的潜艇参加了对印度航母的攻击,印度将不再有义务保证中国船只在印度洋上的通行安全。几个小时后,两国几乎同时关闭了广州以及孟买的总领事馆。这一地区的形势顿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这一天晚上联合国紧急会议上,俄罗斯作为轮值主席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不点名的谴责。大使声称:在国际通行水域向民用船只开火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有关国家应该立即停止这种将冲突严重夸大化的行为。

  林淮生在货船遭遇到攻击的两个小时后就收到了消息,当时他正在对之前的演习作总结报告,这份报告上级催得很急,实际上上级一直认为林淮生的蓝军观点比红方的总结更重要。完成这份报告后,他就将参与到整个真实作战计划的制定当中,然后再以参谋长的身份进入主攻部队的核心领导层;参谋长是一个带兵的角色,是他梦寐以求的位置。而这支尚未组建完成的部队的首长,据说是演习时的红军指挥部的二号,目前身份还成谜。

  林淮生并不像老丁那样对印度开火事件过度紧张,几个月前,他就预料到了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因为印度当局一直认为印度后院的这条航路,是手上捏着的一张最厉害的王牌。而且卡汗和辛格都不是善于控制情绪的人,这张牌不打出来是很难的。而实际上,在战争中印度袭击中国民用船只也并非第一次了。在空袭巴基斯坦海岸时,印度就以误伤的借口故意袭击了数艘中国货船,更早的时候,孟买号驱逐舰也用其100毫米主炮射击过中国货船。

  “这下可麻烦了,他们会不会持续性地袭击航线?”

  “可能还只是探探风,看看国际社会的反应,不过国际上的反应多半会出乎他们呢的预料,美国也不会看着印度在这里乱来。”

  “但是高研究员的预料成真了,你看。”老丁忙不迭地将报告的第二页塞到林淮生手里。

  林淮生草草看了一眼,发现报告的第二现果然是那名高姓研究院的长篇分析,他能够在攻击发生两个小时内,就赶出一份哭天抢地的长文来埋怨国家的决策失误,还真是出乎林淮生的预料。

  “他一定是早有准备,否则动作怎么能这么快?”林淮生冷笑着说道。

  “别管他怎么又准备了,你到底有没有准备?”

  “我说老丁,你怎么那么着急?”

  “我怎么能不急?石油运输是国家的生命线。”老丁大吃一惊道,他不知道林淮生为什么还能故作镇定。

  “你知道维兰特号的沉没是怎么回事吗?”林淮生突然问了一个不着四六的问题。

  “应该……应该是导弹打沉的。”

  “你真的认为2枚200公斤不到的导弹战斗部,能打沉2万吨的军舰?”

  “你是说……”

  “我是说,上面可比你我看得更远,”林淮生说着,手指向上虚指了一下,老丁茫然地点了点头,他其实还是没有想得太明白。

  “所以,现在的局面一定是在上面的全盘考虑之内的。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但是,印度可能开始接二连三的攻击航路上的船只。”

  “我预计国际上的干预很快会逼迫他们停手,另外,还有几个牵制因素他们必须考虑进来。”

  “哦,说来听听。”

  “其一是中东石油国家的态度,印度也是石油进口国,不可能不考虑这些因素,所以她现在只选择了普通货船。其二是我们在巴基斯坦西部的空军力量。这是让他们后怕的部分,我猜测上面很快会证实一下我们的情报能力了。其三么,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他们的外交声明也已经留有了余地?”

  “何以见得?”

  “你看这里,‘中国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以及一艘可能由中国人操作的潜艇。参与了对印度航母的袭击’这里没有核潜艇字样。’这说明,至少起草这份声明的人还想留有余地。”

  “我可没有你那么乐观。”

  “那我们等着瞧好了。”

  同一时间,阿拉伯海上空悬挂巴拿马国旗的印度货轮曼尼普尔号,正向着目标港加尔各答驶去。这里距离交战的海岸大约900海里,完全出于印度政府划定的安全线以内。巴基斯坦大部分战斗机的实际作战半径很难达到这个距离的一半。并且印度情报部门参考了中国歼轰7出动的特点,判定了在这个区域,中国没有监视能力,所以也不构成真正的威胁。

  船长看到一架灰色的轰炸机从天而将向着货船俯冲下来,这架飞机在500米高度扔下一个油箱,准确地掉在了自己的前方航道上;这架粗壮的飞机围绕货船飞行了几周,掉头向北飞走了。船长有些吃惊,他知道这是一架中国轰炸机,而且它的动作似乎与2个月前的那次警告如出一辙。但是这艘船已经悬挂了巴拿马旗子并且躲得这么远了,为什么中国飞机还会盯上自己?

  他赶紧用还是电话通知了船东。船东是西孟加拉邦商业联合会会长,人民党的长期自助者大财主比斯瓦狄希。半个小时后,斯瓦迪希的电话直接打到了总理办公室,要求海军立即派军舰保护他的财产。总理秘书不敢怠慢,立即赶到会议室,将信息转达了正在商讨如何应对联合国声明的总理本人。

  卡汗听闻大吃一惊,他没想到中国人的行动这么快,只不过大半天的时间,反击就已经到了。并且他还记得,辛格向他保证过,只要远离巴基斯坦海岸就是安全的,因为中国在印度洋的情报收集能力非常薄弱,不可能在茫茫海洋上找到船只,实际上S46号潜艇为了堵到中国货船,在航道上等了将近24小时,而中国飞机显然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他们的飞机找到了我们的船只。我的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卡汗转过头来追问辛格。

  “也许是他们在达曼有内线,弄到了船期表。”辛格耸了耸肩说道。他知道这个解释不算好,总理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但是他一时也想不到原因。

  “但是你保证过,他们在阿拉伯海没有这样的情报能力。”

  一侧的外交部长很郑重地点了点头,他也期待着辛格能够给予回答:到底何如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也许,是这些船只的通讯出了问题,水手们有时候会在电话里透露地点。或者……他们在亚丁湾的舰队,悄悄跟在了后面。”

  总理似是而非地点了点头,他知道中国人一定是有什么情报收集手段。也许是卫星,也许是非洲海岸的舰队。不管怎么样,他们再次展现了实力和克制。

  “斯潘加的进攻准备的怎么样了?我们必须立即解决掉舍姆西基地。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将军他不愿意立即调动兵力向那里攻击,他说战线已经很长了,不能再向新的毫无军事意义的方向投入兵力。”

  “该死,他懂什么叫什么叫政治意义。”卡汗大喊大叫起来。“给我另找一个将军,我们必须立即铲除这个祸根。”

  辛格有一些愣神,斯潘加是他举荐给总理的,现在他挡了总理的路,而总理很可能会迁怒到自己。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斯潘加的判断是正确的,南方战线的兵力确实已经枯竭了,再向一个新的方向用兵确实十分危险,总理只懂得按照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来判断进攻是否可行,而实际上那里还隔着巨大的山脉。

  “不如让空军来解决的好。”

  “空军?”总理有些纳闷,就在不久前,辛格告诉他那里的中国战斗机有几十架正在作壁上观,没有发现他们参与到包围卡拉奇的战斗当中,而这支空军的实力非常强硬,最好用陆军步步紧逼的办法让他们知难而退,而不是在不利的态势(距离印度前线机场太远)下主动招惹他们。

  “鲨鱼中队刚刚在东线给了中国人沉重的打击,达布里尼上校认为阵风战斗机在面对中国人现有的所有战机时,拥有无可比拟的航程以及雷达优越性。”

  “嗯,我就说法国人比俄国人更可靠。好吧,我同意让空军去干。”总理点了点头,“好了,外交部长先生,我们接着谈俄国人在联合国出卖我们的事情。”卡汗终于转换了话题,辛格松了一口气,似乎再次过关了。

  259防区外攻击

  巴基斯坦西部奎达舍姆西基地流传着两个新的传闻,其一是新到的中国战斗机和飞行员将要成倍增加,轰炸机部署在舍姆西用以遏制印度洋,而战斗机留在奎达;传闻说,这些飞机将用以对抗印度政府可能在印度洋航线上采取的挑战行为,中国政府认为,只有用威慑面前才可能使得轻佻的印度政府变得沉稳一些。第二个传闻是印度阵风战斗机正在加速部署,之前情报部门认为上限是6架完全由法国空军中队拼凑出来,但是新的情报表明,戴高乐号航母的最新一次露面,其甲板上只剩下了2架阵风,而印度得到的阵风似乎有海军型,也许印度人有将这种战斗机用做舰载机的长远打算,但是目前部署这种战机的是空军的虎鲨中队,这使得收集到的情报变得前后矛盾起来。

  奎达机场的烈日下面,萨米上校正新致勃勃地看着跑道上一架双垂尾重型战斗机轰鸣着起飞,他已经2天没有任务了。巴基斯坦空军已经退到了沙漠的尽头,再往西就要到阿富汗国境了,这里远得已经让敌人鞭长莫及了。到目前为止,除了北约的侦察机不时紧贴边界偷看以外,印度空军还从来没有侦察/攻击过这个偏远的地区。

  “他们在我国边界动手了,”宋宁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过来说道,“这次是一架苏27SK,雷达吃了大亏。”

  “你是指阵风?”老头手搭凉棚观看那架飞机飞向远方,回答有些心不在焉地问道。

  “没错,还是虎鲨中队。这个中队正在印度境内大范围的调动,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没什么奇怪的,如果你觉得奇怪,那是因为你们的情报机构出现了错误它。”

  “你也这么认为?”

  “我了解印度空军,他们喜欢把所有的好牌一次全打出来。我猜他们现在至少有8到10架,这样这种飞机就会在2线同时出现了。”

  “那就只能从法国海空军的现役部队里拼凑了。”

  “没什么不可能的,谁会不愿意卖掉一些二手飞机?如果我是法国总理也会促成这笔交易。”

  “单打独斗的话,你认为这种飞机怎么样?”宋宁慢慢进入正题。

  萨米踌躇满志地看着天边,然后摇了摇头,他曾经与阵风擦肩而过,但是没有真的交过手。

  “你觉得不行?”

  “那些飞机肯定要吃亏。”他朝远方扬了扬头,一架双座型歼11正在进场。准备降落。“目标太大,雷达也是一个问题,而且阵风几乎是半隐身的。”

  “但是情报显示,他们的阵风还在使用米卡导弹。”

  “他们买进这些法国飞机的本意是发射防区外武器,很可能是为了对付你们的,当然后来他们突然发现了它的空战优势,因为它在可能空中比苏30更不容易被发现,于是空战武器成为了短板。你知道,印度人的计划总是在不停地改变,费用也总是不停地追加,就像一个无底洞。”萨米摇着头说道,显得很无奈。正是由于印度的各种盲目引进的计划,使得贫弱的巴基斯坦纳疲于奔命还被甩开了一大截。

  “我想如果他们出动阵风,我们不能过于消极,也许我们可以等待一个阵风露出马脚的机会。”

  “说道马脚,其实我还有一个计划……”上校的话还没说完,机场突然响起了尖锐的警报声,在奎达基地这并不是常有的情况。

  “敌人要攻击了?”

  一辆吉普车向两人驶来,开车的士兵看到两人在一起。

  “长官,印度出动了大批战斗机正在接近。伊斯拉姆少将要求你们立即做好起飞准备……”

  跑道上值班的另一架歼11开始起飞,巨大的噪音下,谁也没听清通讯兵后面的话。三个人只能等着飞机飞远,这架飞机显然将追上前面一架完成编队。

  “敌机的去向?”

  “正在向西南,也许会威胁到舍姆西的轰炸机中队。”通讯兵说道。

  5分钟后,两人就做到了起飞线后面的2架歼10战斗机的座舱里,起飞任务还没有下达,但是现在他们可已通过数据链传输的资料了解大致的战场情势。此时在空中的,除了2架歼11和从其他机场起飞的几架雷电外,还有一架“爱丽眼”预警机,看上去整个防御算是固若金汤。

  从垂直显示器上看,敌人正在接近中的一个编队,已经被预警机雷达一一识别出来,其中2架为苏30MKI战斗机,另外4架是米格29战斗机。

  “我总觉得他们脑子坏了。”宋宁说道。“用这些米格29远途突袭舍姆西,几乎带不了什么炸弹。”

  “没错少校,我也在想,他们为什么不从防御薄弱的海岸下手,而是从拉贾斯坦过来?也许只是故意让预警机看到的。”

  屏幕上,敌机在苏莱曼山脉,印度陆军正在缓慢推进的战线上方,开始转弯,似乎要转到北面。而起飞拦截的几架歼击机被迫转向跟踪,甚至来不及形成一个编队。

  “打不上了,他们要溜了。”宋宁猜想,敌人可能草草地将炸弹仍在山里了。

  “少将,你在塔台吗?”萨米自顾自问道,看来有话要说。

  “我在。”等了一会儿,伊斯拉姆少将回答道。

  “预警机滞空时间还有多久?”

  “一个小时,包括返回白沙瓦的航程在内。”

  “立即再起飞一架预警机,你得填补海岸边的空白。”

  “这不可能,其余飞机正在维修。而且海岸雷达部队,一直在严阵以待。”

  眼看着空中的编队与那架预警机都朝着敌人紧追过去,敌机的阵容不算强大,而且露出了破绽,但是他们很好地控制了速度,始终不让追击者赶上。

  “狮心编队要求起飞,到莫克兰海岸区域山脉巡逻。”上校说道。他的资历甚至超过了塔台里的少将,经常会有莫名奇妙的要求。

  伊斯拉姆犹豫了一会儿,觉得上校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好的,允许起飞。我会和地面雷达随时联系的。”少将说道。海岸雷达群一直没有纳入战场信息体系,实际上只是和几个岸射导弹阵地自成一体。

  2架歼10先后起飞,但是与前面的编队背道而驰,向着没有敌机迹象的南方海岸前进。实际上宋宁很怀疑上校神经质般的猜疑,因为印度人很少从海上向吉尔特尔山脉西北的方向发动进攻,自从GPS出现问题以来,印度人就很难解决海上的导航问题,另一方面印度在南方部署的海军战机航程上也比较勉强。

  如伊斯拉姆少将所言,莫克兰山脉制高点上的海岸警戒雷达并没有闲着,他们一直紧盯着可能从海面上出现的敌人飞机。

  一名雷达操作员看到了频幕上转瞬而过的异常现象,像是飞行器,也像是气象现象,但是雷达上没有显示出飞行的轨迹,也没有测量到高度。他拿起电话询问了整个山脉上的其余雷达单位,这条海岸山脉上部署了多部警戒/搜索雷达,如果真的有一架角度不佳而无法看清的飞机或者舰艇,不可能瞒过所有这些雷达;询问的结果是,其余的雷达站都未发现任何的异常,于是士兵很快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2架阵风战斗机正义极低的高度沿着海岸前行。这架飞机拥有迷惑雷达的电子设备,并不是在雷达屏幕上引起一片雪花的那种,但是可以显著增加隐身能力。飞行员可以探测到3点钟出现的每一部雷达探测,没有一部构成了真正的威胁,他稍微降低了一些高度,同时贴近了海岸。自从美国人搞乱了本区域的卫星导航以来,大部分从南方起飞的作战飞机与它们发射的武器都无法准确从海上找到内陆目标;并且由于外交上的问题,印度也必须隐忍中国空军轰炸机在那一带的出现,这也是印度海空军没有乱来的一个原因。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舍姆西的中国轰炸机群,已经成为了印度政府必须拔除的心头大患。为了这个国防部直接下达的指令,空军制定了引开预警机再由阵风发起攻击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苏30MKI沦为了打下手的角色。

  “蓝鲨,我们从前面的河口进入内陆。准备发起攻击。”阵风编队的长机打破了长时间的沉没,发布了命令。

  “虎鲨,蓝鲨明白。”呼号蓝鲨的僚机回答道。

  阵风编队并不理会GPS的问题,他们的惯性导航在海上足够管用,同时通过测量巴基斯坦几部固定雷达站的方位进行校验。他们并不需要冒险深入敌方的内陆地区,因为阵风有一种秘密武器,可以保证飞机在防区外偷偷地命中目标,而飞机不必过分冒险接近。

  “检查武器,接通电源。”长机命令道。“斯卡普”导弹准备时间比较长,最好等到导弹的地形匹配系统准确找到路线再发射,否则可能打偏。武器转让协议中规定,印度有义务不在过分靠近邻国边境的地区使用这种武器,以免它出现导航问题完整地落入其他国家手里。不过由于印度对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测绘从未有效地进行过,掌握的路线并不多,所以只能在开进伊朗一侧进行射击。

  “越过河口,耐心等待……”

  2架飞机在几艘渔船的注视下,转弯进入了达什特河的入海口,因为这里有明显的地理标识,所以导弹的地形匹配系统比较容易找到路线。

  飞机的雷达随即开始地面测绘,很快就得到了高质量的地形图像。今天的任务看上去简单轻松,至今为止没有发现任何一架敌人的预警机,也没有受到地面雷达的持续跟踪,40秒内攻击就将完成,然后2架阵风就可以原路返回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96/96486/521320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