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雷霆反击 > 第一百四三章

第一百四三章


  382国之重器,也需要示人。

  接到消息后,查曼哪里敢怠慢,立即向国防部长打了一个电话,告知辛格有紧急军情,但是不方便在手机里说,必须尽快面谈,听得辛格胆完全摸不着头脑,他此刻正在视察新德里以西30公里的防空阵地,于是约定了一个小时后见面,然后放弃了视场,直接驱车会国防部。

  查曼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他的这条内线从未让他失望过,并且这份情报很详实,但是这件事事关重大,最好再有些不同渠道的对照。他真希望台湾那里也能尽快弄到情报,供其进行核对。现在他手上有两条线,情报局对中国局面比半年前好的多,但是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这份情报多少来得晚了,即使现在维克兰拉马蒂亚号就全速离开胡格利斯河河口,是否就能逃离这种神话般武器的射程?他也并不清楚。

  之前情报局只知道这种导弹的型号,还知道它一直处于试验阶段。与之有关的各种报告中,充斥着情报分析人员拿来应付年终考核的凭空臆想;比如这种武器通过无线电测向进行末端制导,并不太精确,需要使用核弹头来弥补精度上的误差;或者,这种导弹,只能对停泊港口的目标进行打击,末端搜索范围只有大约一百平方公里,一旦航母以25节以上的速度在海上运动起来,这样的搜索范围就远远不够了。

  到底哪部分接近事实?查曼不知道;但是经验告诉他,这些分析报告多半都是蒙人的。

  与此同时(北京时间晚上9点45分),中国四川。

  林淮生正等待着那艘航母机动起来,以示计策起了作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但是即时更新的卫星照片表明,那艘航母还停留在三号船台,没有起航的迹象。在胡格利斯河沿岸,还有徐景哲联合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布置的大量内线,他们通过互联网或者海事电话发回的情报,可以弥补侦察卫星飞跃孟加拉湾间歇时,对该航母的监控。总之,她还在那里,甲板上静悄悄的,人员也没有异动,附近停着的几艘超级油轮,倒是偶尔移动一下。

  林淮生对这艘航母,始终抱有独特的感情,虽然他出身陆军,不过基于工作性质,常年跟踪印度的武器装备,而这艘航母一直在他的视野内。

  实际上很多年前,他在北德文斯克船厂时,在还上去过,当时这艘船还叫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他知道这艘航母特有的巡洋舰特征,但是没想到,竟然会对导弹末端雷达成像并识别带来一些麻烦。他还知道,这艘船的锅炉存在着先天的毛病,这使得其试航时的极限航速很少能达到28节以上。相对而言,他倒是并不了解中国反航母弹道导弹的能力,只是技术人员刚刚告诉他,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她离开河口进入孟家湾的时刻动手,这样既不会有周围低速的大型船只簇拥,也不至于跑得太快太远,一下子躲进大海里,虽然为了对付这艘航母海专门发射了一枚海洋侦察卫星,但是这种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所以攻击时机必须拿捏得极准;当然目前的优势完全在我方,这艘航母至今的还在内河里,其动向完全掌握,而距离发射阵地的直线距离,大约1400公里,而从导弹发射到命中的时间,只需要几分钟。

  “林参谋长,”有人跑了过来,打断了他的沉思,“美日在东海演习,正在进行中,舰队序列十分庞大。首长让我把资料拿来给你看一下。”

  “知道了。”

  林淮生结果材料,突然有一些受宠若惊起来,上级特意将不同战区的情况拿来给他看,这在以往是不曾有过的。可见自己取代周耀华,成为指挥部最核心成员的可能性正在变大。

  他草草看了看美海军的行动,从横须贺出动了两个航母编队,目前在鹿儿岛西南洋面进行海上联合补给的科目,随后还有舰队防空的部分。而之前侦察到的另外一个编队,突然消失了,暂时还不知道会在哪里出现。总的来说,来者不善,大有给印度侵略集团打气的架势。

  “都来吧,待会儿看看你们跑不跑?”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印度的这些潜在的帮手蠢蠢欲动,上级倒也未必有对这艘实际上无害的航母动手的决心,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国之重器,到了示人的时候了。

  此刻,军内高层的会议,刚刚结束,现在那名间谍应该获得了片刻的机会,不知道他会不会立即动手?一般来说,让他如常参加高级别会议,可以消除他的警惕性;反之,按照之前缩小传达范围的保险做法,反而可能会让他长期地潜伏起来,这才是要命的,因为这个人的危险并不只限于对印度的战争。林淮生与老师一样,倾向于这名内奸是台湾情报部门在军内长期经营的重要内应,至于台湾当局为什么要动用这么重要的棋子,掺乎进这次战争?这不是他需要面对的事情。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查曼正准备动身前往国防部,突然接到了通知,“那里”有紧急情报送达;接头人已经在达尔豪斯大街的指定地点,接获了储存卡。

  查曼意识到了这份情报的重要价值,于是通知国防部长的秘书,将会谈时间推迟到晚上8点(新德里时间);虽然这么做肯定会让辛格不快,但是查曼觉得很有必要核实一下,以免乌龙。

  果然,新到的情报提及了中国即将发起报复行动,截止下午6点(北京时间)仍然有三种意见存在。第一是对新德里周边的空军基地展开一次猛烈的战术空袭。第二是利用弹道导弹对西孟加拉的某个重要的纵深目标进行打击,可能是加尔各答的加登里奇造船厂;第三个方案则是利用一种反舰弹道导弹,对停留在胡格利斯河出海口的航母进行攻击。

  军方坚持认为,应该果断实施第三种计划,因为其具备威慑美军的作用,而上层也倾向于这个方案,所以实施该方案实施的可能性最大;无论计划如何,实施所有方案的武器都已经部署到位。

  显然之前的情报是准确的,对于情报人员来说,从不同的,可靠情报源泄露出来的,可以互相印证的情报,肯定是准确的,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查曼觉得十分必要。现在他很确信,攻击时间还有约4个小时,无论如何必须立即通知海军,移动航母才行。他将东西草草整理,然后驱车前往国防部。

  办公室内的辛格等的有些恼火了,他本该在环绕新德里周边的几个防空单位视场一次,计划全给搅和了,并且查曼竟然还摆谱更改了时间。

  查曼走进来时,辛格很想摆个臭脸,发泄一下情绪,但是查曼并没有留意,辛格难看的脸色,他抢先做了开场白。

  “部长阁下,我们时间不多了,他们将在几个小时后,对维克拉马蒂亚号发动毁灭性地打击。”

  “什么……你再说一遍?”

  “我说,维克拉马蒂亚号,将要遭受到打击。”

  “他们凭什么?”辛格突然有些想笑,他觉得不是对手昏了头,就是查曼昏头了。

  “已知,是一次弹道导弹攻击!出于报复和政治宣传目的”

  “核打击?”

  “不是,是东风系列的常规打击。”

  辛格看了查曼很久,确认他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我们该怎么办?”

  “还有时间,立即将航母移动出河口,然后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并且用最大航速,向孟加拉湾深处移动,岸上可能有他们的眼线,非常的危险。”

  “情报可靠吗?”

  “绝对可靠,通过特殊渠道弄到的。”查曼说道,他很少把话说的过满,总是留有余地,但是这次似乎有极大的把握。

  “好的,我这就给东部舰队司令打电话。”辛格心乱如麻,从桌子上拿起了电话,他并不知道,他将亲手毁掉那艘航母最后百分之十的生机。

  “我认为您应该直接与该舰的舰长通话。”

  30分钟后,军容不整的维克拉马蒂亚号上的代理舰长帕图基上校,就匆匆地赶到指挥舱,他刚刚正在睡觉,接到了新德里某位大人物的电话,告知这艘航母可能遭遇危险,必须立即离开港口,向原来的泊地,维沙卡帕特南前进。

  通常情况航母起航必须得准备很长时间,但是眼下没有这样的时间。而在夜间通过内河航道,也是这位代理舰长不曾有过的经历。并且虽然航母上的官兵都在,但是港口的几艘海军拖船上都没有人值班,还不知道来不来的及通知。

  几千公里外的林淮生立即就得到了突然有变化的消息。由于侦察卫星不能不间断侦察这个区域,他也依靠当地潜伏的座探将目标的变化传送过来。情报表明,航母有立即启动的迹象。甲板上灯火通明,人影晃动。而此刻,部署在云南某地的东风导弹,也已经得到了情报,开始做最后的发射准备。

  印度时间晚上10点,维克蓝拉马蒂亚号终于凑齐了可以出动的拖船和领航船,两艘护卫舰也已经在河口外等候着了。帕图基上校决定不再等待,立即起锚离开港口。

  两名巴基斯坦情报局长期潜伏此地的坐探,通宵达旦地在岸上,跟踪这艘航母的动向,航母缓慢开动后,他们决定骑着摩托车在沿岸公路上跟踪她的动向,并同时将信息通过海事电话,通知中方。虽然这是一项很容易暴露,接近送死的任务,但是跟踪却异常顺利。

  印度在这一个远离主战场地区的守备还是疏漏的可以,夜间的沿河公里上畅通无阻,居高临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航母的动向,沿途连警察也没有一个。而同时,1000公里空中的侦察卫星也抵达了观测位置,开始监视缓缓移动中的航母。

  帕图基上校抱手站在指挥舱内,心情翻腾难安;他已经接到了国防部和直接上级的命令,让其迅速离开原来泊位,但是双方都没有说清楚危险的实质,这是他最害怕的部分。原本周围有大量的掩护船只,可以引开导弹,而现在只是孤零零一艘航母在狭窄的河道里行驶。

  他也知道中国人潜在的反航母手段,如果动用空军,从航程上看过于勉强,并且还必须穿越孟加拉国的领空。而潜艇在缺乏通讯支持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在孟加拉湾有什么实际作用,当然在河口埋伏也有可能;而能够让部长屈尊打来电话,就只有第三种方式了。他心中怯生生地想,自己不会有幸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试验品吧?

  383流星

  印度西部时间12点整,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终于驶离了胡格里斯河浑浊的河口地带,在四轴涡轮机发出的单调噪音中,她将寂静的沿河城镇抛到了身后;前方是闪闪发光的灯塔,它指引着进入孟加拉湾的方向。另两艘准备汇合的护卫舰,此刻正从40海里外,慢慢靠拢过来,暂时还看不见。

  帕图基上校知道,那些护卫舰的巡航速度过慢,很难追得上全速行驶的航母,但是他可不想在这一带放慢速度等它们;河口地带,是核潜艇容易埋伏的区域,潜艇在淡水河出海口的浑水里的侦听能力,比在大洋中更高些,攻击距离也会成倍增加。当然,核潜艇还不是他真正害怕的。提高航速,主要是为了彻底摆脱海岸上可能存在的敌人眼线,他们可能招来的东西,才是他害怕的;虽然他想象不出,那种从大气层外降下的东西,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

  上校要求轮机慢慢增加锅炉压力,以增加输出的功率。对于这艘爆炸过两次的航母而言,增加速度也是一次冒险,不能操之过急。

  蒸汽轮机让人烦躁咆哮声,渐渐起来,航速增加到了16节,他从指挥室可以直接看到锅炉的压力变化,似乎很平稳,没有变坏的苗头。

  “很好,保持加速。全舰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所有联络都需要我的批准。”

  “是。”

  “是不是关掉外部照明?”部下提议道。

  代理舰长犹豫了一会儿,他觉得起飞几架直升机似乎更重要些。

  “不,让直升机起飞。”

  从岸上向海上看,那艘孤零零的航母上的灯光正在减弱,她正在迅速地隐入夜幕中。一名间谍使用卫星电话,向那头发送回了,航母正在加速,目测正在向正南航行的信息;但是对方要求他们再等一会儿,似乎想让他们见证什么。两名间谍难免狐疑,他们并不知道随后会发生什么,常识告诉他们,不可能有一群飞机从中国境内飞到这里。

  云南腹地的某发射阵地已经准备就绪,3枚巨大的东风导弹早已经竖起,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但是它们注定不会一起发射。这次攻击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向潜在对手显示硬实力,即是军事牌也是政治牌,所以越精确的攻击,越能另对手胆寒。指挥车内正在精密地跟踪目标,同时等待最高当局的指令。一旦命令下达,他们就将发射一枚导弹,如果没有击中,另外的两枚将作为保险,发射出去。

  指挥车内的有线通讯设备,随即接收到了一份由最高首长直接下达的简短扼要的命令,命令要求立即按原计划展开攻击。有人按下发射按钮,一枚导弹喷射出巨大的火焰,腾空而起;它在高空划过弧线,横贯过漆黑长空,消失在天际。

  这枚导弹升空也许会被提斯普尔的远程警戒雷达看到,不过看不看到都无所谓了,印度的预警机制,在它的速度面前是没有意义的;那艘航母的最后命运,差不多已经注定了,唯一的变数在于导弹能否在最后阶段看到目标。

  甲板下传来轰鸣的机器运作声,让帕图基上校稍稍有些放松下来,他听得出整齐轮机运作还算正常。看来之前的担心有些多余。这艘船的锅炉和管道确实不是那么的可靠,曾经发生过严重的火灾。不过眼下,八台锅炉好好的。代理舰长开始着手制定新的航线,只要到了深水区域,做几次转弯,以可以逃脱中国人可能使用的,任何技术侦察手段。

  孟加拉湾800公里上空,第二颗及时抵达的卫星,准确地在漆黑一片的海面上,跟踪到了灯火通明的航母,如已知情报所示,这艘航母的甲板上空空如也,她的舰载机中队全部留在了西孟加拉的两处机场上了。这颗卫星并不充当指引目标的角色,它要做的,只是将随后要发生的事情,进行记录。

  林淮生抱手站在指挥中心内,紧张地看着墙壁上电子地图上,一条红色的线迅速地延伸着,INS-VIK一直没能摆脱跟踪,她正茫然不觉地沿着一条笔直的航线,缓慢移动着;这艘船从30多年前下水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命运多舛,发生过多次严重的事故,今天她的苦日子大概要到头了。此刻徐景哲并不在指挥中心内,几个钟头前,那名内鬼又重新露头,这会儿他得操心那件事。一名参谋走过来轻轻地在林的耳边嘀咕了几句,告诉他对列城展开攻击的战斗轰炸机正在做最后的起飞准备。

  林淮生想,好事必须成双,这一南一北,一东一西的两次攻击,足够让印度人迷糊一阵子的。

  帕图基上校看到东北方向的夜空中,有一颗星星变得越来越耀眼,他猜想那应该是一枚正在进入大气层的流星。流星的信号在警戒雷达屏幕上一闪而过,不见了,但是上校分明可以用肉眼看到,它正以极高的速度靠近。

  “左满舵。”上校大喊道。

  26节行驶的航母,立即进行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势转弯机动,但是为时已晚。

  从天而降的灼热流星,正中航母的甲板,立即将舰桥上所有的玻璃震碎,并在甲板上留下一个燃烧的大洞。这是一枚无需装药的动能弹头,它凭借着极高的速度,可以轻易击破航母从上至下的6层钢板,在其间贯穿一个大洞。

  弹头落点偏右,没有击中龙骨,这使得航母没有在第一时间断成两截,但是转瞬间几千立方米的海水就涌进了船体,航母开始向一侧倾斜。

  舰桥上的上校早已意识到打中自己的是什么东西;从甲板上那个骇人的破洞,和迅速向一侧倾斜的船体,他知道除了弃船别无办法了。他大声地喊叫起来,但是身边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都听不见这些命令,刚才的雷霆一击,已经使得指挥室内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听力。

  甲板下方发生了什么也无法知道,内部通讯全部中断,巨大的火焰已经从几部升降机下面冒了上来。航母在一个巨大的原地转弯后,彻底停了下来,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无法在倾斜过40度的甲板上站立了,这艘船已经彻底完蛋了。

  海岸边上的间谍首先利用电话通报了战果,他说,一道闪光以大致70度的角度,击中了那艘航母,随即航母上就断电并起火,现在正在倾覆中。空中的卫星将拍摄到的完整画面,也送到了地面指挥部。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航母的后半部分已经开始起火,虽然分析不出倾斜角度,但是甲板上一个巨大的洞倒是清晰可见。

  林淮生有些兴奋也有些惶恐,他拿起电话,向老师报告了这一情况。徐景哲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就挂断了电话。这次攻击必将在国际上引发轩然大波。林淮生想,这一击应该可以给美国海军一点儿颜色瞧瞧,大大减弱他们搅和进来的决心,不过这件事也总会有坏的一面,卡汗接下来很可能会将海上破交的行动升级,而战争的进程是否会因此产生变化,就只能等着看明天了。

  辛格一直胆战心惊睡不踏实,所以当他在凌晨时分被人丛床上叫起来时,倒也并不很疲倦。办公室主任卢贾德纳汗告诉他,维克兰拉马蒂亚号30分钟前突然失去了联系,再早一些时候,东部的远程雷达探测到了从中国从云南腹地发射的导弹,导弹穿越了缅甸,和孟家拉过,然后落在了胡格利斯河口附近。他没有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但是辛格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辛格的脑子不由得嗡的一下,这是多么严重的一件事?为了得到这艘航母,印度前后折腾了十多年,耗费无数公帑,怎么就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失去了?辛格立即要求卢贾德纳汗进一步向东部海军司令部核实消息;虽然绝望,但是他心里还存着一线的侥幸,盼望着那只是一次通讯故障。

  过了一会儿,卢贾德纳汗沮丧地回来了,他已经与东部海军司令部取得了联系,维克兰拉马蒂亚号航母确实收到了重创,这是由刚刚赶到现场的2艘护卫舰,发回的很确实的消息,航母此刻正在迅速下沉,根本没有挽救的机会了,而护卫舰正在权利拯救落水的官兵。

  辛格一屁股做到了沙发上,两眼发直。将那艘珍贵的航母停在河汊里其实是他的主意,为的是对孟加拉国形成威慑,同时也可以利用其雷达系统,对穿越孟加拉国的战机提供一些指引。有人告诉他,在航母周围停满民船,就可以万无一失,但是他没有想到对手竟然会用这么强悍的手段。

  “这样坏的消息,会要了总理命的。”他喃喃自语起来。

  “但是,他迟早会知道的。”主任说道。

  “敌人拙劣的手法只会激怒印度人民,我要让战略导弹部队,进入最高等级的待命状态。”

  “这件事,还是等见过总理再说吧?”主任说道。

  “可是……我该怎么面对总理?”

  辛格说着颜面痛哭起来。这可不是那艘早该退役的无敌号;这艘维克兰拉马蒂亚号来的何其的不易,没想到去的竟然这样的辛酸。他还记得几年前在科钦,迎接这艘航母到来时的空前盛况;印度人民如同迎接一名骄子一样,在烈日下翘首以待,整整6个钟头。这是何等振奋人心的场面?

  “他们一定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是的,没有人怀疑他们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印度在克什米尔最北端的高原重镇列城,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这一带太平了许久,已近一个月没有炸弹落下了,军队中开始流传起一种看法,随着***堡的陷落,中国那边打算偃旗息鼓了。

  凄厉的警报声,将死寂的小城惊醒。训练有素的印度第28步兵师的防空部队,从地下掩体内出来,跑向跑道旁的隐蔽遮挡物下面的高射炮。

  但是空中落下的滑翔炸弹,比这些士兵先到了阵地上,几枚500公斤炸弹将一字排开的9们40毫米高炮,连同最先赶到炮位的士兵一起炸上了天。

  第28步兵师的这支高炮部队,每天都在机场周围的几座阵地之间进行机动,但是这次攻击,中国炸弹队每一座阵地都进行了攻击。同一时间,列城其余的军事目标,不论价值大小,也在遭受着强大的攻击。中国空军的卫星制导炸弹,由廉价的航空炸弹简单改进而来,可以在控制线以北以发射后不管的方式投掷,然后命中目标,或者精度不如复合制导的导弹来得准,但是数百公斤的弹头,足够弥补些许的误差,而印度部队根本无法防御。

  384恐慌的局面

  在攻击航母的同时,同时对列城以及斯利那加动手,目的是为了混乱敌人最高层的判断。对于徐景哲而言,这也是今后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时印度与中国正在两条主要的控制线上对峙着,但是印度投入的兵力并不对等,其在西线投入了50万大军,而在东方的几个邦只有10多万人,且有很大比例的“国民军”;这种局面,大致上说明了印度决策层对战争可能发生地域的严重误判。总的来说,这是过去半年时间内,中国情报部门的重大胜利。当然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有印度方面,一厢情愿的因素在起作用。本质上讲,印度人更担心克什米尔被突破,这里距离***堡一山之隔,更要紧的是,距离恒河平原以及印度河平原交界处的新德里只有数百公里,且居高临下。1962年,中国军队在藏南的前锋所致最远处,距离提斯普尔尚有距离,远远未能触动印度防御的实质,而在阿克赛钦的雷霆反击,却差点迫使印度政府迁离首都。那一仗,至今另印度人记忆犹新,他们害怕北方的军队从高原一路杀将下来。事实上,很长时间呢,只有帕斯阿德注意到,中国在阿克赛钦周边没有领土要求,只有战略要求,所以那个地方不可能是首轮攻击的锋芒所指,即使受到攻击,那很可能也只是前置性的佯攻。

  所以帕斯阿德更加注意提斯普尔的防御,这使得他与印度当局在深层的战略问题上,很难取得一致;陆军的年轻将领经常诟病帕斯阿德的一点,就是他花太多的钱组建山地师和连绵的碉堡上,而这些都更倾向于防御。对于林淮生或者别的中国参谋军官而言,如何将更多的印度山地师吸引到西线,是一个难题,而且在帕斯阿德仍然在任时是无解的

  着眼于藏南,就必须小心利用敌人的误判。可以预计,在东线的攻击得手后,敌人极可能陷入调度失灵、首尾难顾的境地。而那时,利用西线居高临下的天然地利,转偏师为正军,直接会师攻击北方邦,直捣其政治经济中心,是巩固胜局的必然选择。没有强硬的后手,战争也极难收场,毕竟印度海军在印度洋上拥有实质性的能力;彻底摧毁印度政府冒险的冲动,则必须建立在摧毁其主要军事潜力的基础上。

  阿萨姆周边各邦并非印度政府肘腋之地,或者说核心利益,只有在面临国家存亡的关头,卡汗才可能面对这样的现实。林淮生很清楚,着一些列复杂操作的要点在于,对目标打击的轻重缓急不能搞错,而敌人的防节奏必须打乱。

  除了靠一些障眼法来加深印度对中国军队主攻方向的误判之外,徐景哲手里最后的一张王牌,就是那根长线;到目前为止,这条线向印度情报局输送的情报虽常有延误,弹还没有错误的,如果中国内部的内奸无法及时挖出来,那么总有一天,查曼会受到两份截然不同的情报。徐景哲只能希望,查曼届时能更加倾向于自己的这条线。

  辛卡汗刚刚挂断美国国务卿的电话,就被一群人搀扶进了地下会议室。在这多事的夜里,新德里防空司令部,因为雷达操作失误,刚刚拉响了一次警报,虽然已经解除了警报,但是此刻全城正人心惶惶。街上久久没有散去的人们聚集起来,就多变的局势各抒己见起来,航母被击沉的消息很快就在互联网上传播了开来,毕竟她在离河口不远的地方,烧成了一片火,想要隐瞒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期间是否有中国的网络势力在煽风点火,则没有人知道。

  总理府接到警报,中国军队可能会发射几枚能够直接命中总理府的弹道导弹,而防空司令部的能提供的提前预警相对局促。卡汗走进闹哄哄的会议室时,用力甩掉了搀扶的护士,坚持自己走了进去。

  所有的重要官员都在神色恐惧地谈论着,中国人发射的神秘武器,将维克兰拉马蒂亚号打沉的消息,有几个甚至没有注意到总理从身边走过,这让卡汗觉得自己不再是会场的主角。他远远地看到查看站在一个角落里,冷眼注视着自己。他以前从来没有在自己的情报局长的眼中重看到过恐惧,但是今天看到了。

  “请各位都安静一下,总理已经来了。”会场安静了下来,外加部长跃跃欲试想站起来说话,卡汗没有给他机会。

  “今天夜里,我和诸位一样吃惊,中国政府竟然使用了骇人听闻的武器攻击我们,这注定了是国际社会所不能容忍的!”

  卡汗尽量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但是躲在一旁的医生发现,他的手正在轻微地抖动,这是很不好的苗头。

  “我刚刚和美国国务卿通了电话,他也认同我的看法,中国丧失理性的行为,会招致最严重的孤立。此刻,他正在于各主要国家进行联络,可以期待天亮以后,大部分的国家就会联合采取行动。”

  钱德拉知道美国国务卿连夜打来电话和总理谈了什么,美国人首先建议印度重新考虑在印度洋上拦截中国船只的计划,然后才是对中国发射新式武器的担忧。实际上实质上坏消息还是要远远多过空泛的好消息,美国人明显是被中国发射的那种武器给震慑住了,一直在变着法打听维克兰拉马蒂亚号被击中时的航速和后来下沉的速度;最新的传闻是,他们在西太平洋的演习也将草草收场,舰队甚至不会回到横须贺,很可能会退到3000公里外的太平洋深处;也就是说对中国的牵制将会在一天之内消失。

  “我们必须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付出代价,必须将他们在印度洋的运输线,全部、彻底地截断!让他们的工商业停止,经济困顿,人民挨饿,社会动乱……我们有这个能力,也必须这么做!”卡汗歇斯底里地叫嚣起来。

  “海军已经在办了,在大洋里搜索他们的货船。”辛格在下面回应道。

  “我认为,我们至少应该等到天亮,或许他们那边还会有什么说法吧?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应该参考一下。”

  外交部长说道。

  “任何示弱都不会让他们领情,只会会招致敌人的得寸进尺!”辛格强硬地将钱德拉顶了回去。钱德拉只好不做声,今天的会场气氛也不容他多说什么。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几个小时以来,他们的空军一直在轰炸了克什米尔前沿的军事要地,已经投下超过一百枚炸弹,至今还没有停止,这是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攻击,很像是大规模入侵的前奏。”

  “能不能反击?”卡汗说道,“将炸弹扔到他们那边去。”

  “空军有完整的应对计划,用我们优越的布拉莫斯导弹,对敌人纵深地带的标定目标进行严厉打击,这是敌人不具备的技术,完全不可防御。”

  辛格毅然说道。

  “很好,就是要针锋相对。给我狠狠地反击……反击!”

  卡汗咆哮着,一屁股坐到座位上,后面的一群医生赶紧跑过来,一通折腾后发现总理无碍。

  辛但机场的狮子中队正在做起飞准备,几个小时前,他们就接到紧急命令,要求立即做好了反击准备。

  早上4点的时候,4架苏30MKI战机各挂载了一枚3吨重的布拉莫斯导弹,等候命令。5点,攻击命令终于下达。莫比亚少校率先点火滑跑,在跑道的尽头,终于拉了起来。

  他不喜欢在这样困倦的早上执行紧急任务,他也不太喜欢沉重的布拉莫斯导弹;挂上这种导弹,飞机的机动性会被破坏殆尽,操作会变得很困难。

  几天前,损兵折将的狮子刚刚回到驻地,原以为这场要命的战争就快结束了,没想到新德里竟然有招惹了一个更大号的敌人,现在敌人正从北面隐隐出现了。少校知道区区几枚布拉莫斯的反击能力着实有限,更多的只是政治意义。从他在莫克兰山区的作战经验看,这种超音速导弹固然如上级夸耀的,很难防御;但是大部分时候,敌人也根本不对其进行防御,这种昂贵的导弹在缺乏GPS导航的情况下,单独依靠地形匹配能力,很容易会在山区迷路。相对而言,中国的北斗系统确实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足可以让陈旧的航空炸弹也具备极高的命中精度,从长远看,印度正处于一场成本核算非常不秒的对抗中。对于克什米尔的空中攻防,少校着实觉得前途渺茫。

  飞机吃力地爬升到5000米高度,然后沿着尼泊尔边界向西北飞行,这一段航程必须极为小心,由于布拉莫斯的射程不足,要想攻击纵深目标,必须使得编队尽量接近控制线,而控制线那边,中国的防空系统可不是吃素的。

  好在大山遮挡,中国的地面雷达没有起作用,上校按照导航信息,调整了编队的航向,在射程的极限距离上,发射了所有4枚导弹;这使得飞机的操控瞬间恢复了正常,调转机头时,他的雷达看到了控制线北方移动的中国机群。数目不详的中国机群正在300方位,飞向列成,似乎也是为了发射什么空对面的武器而来的,而且对方似乎没有察觉到他。

  这显然是一个立功的机会,每架苏30的机翼下仍然还有4枚R27导弹,于是上校下令,机群准备开火。按照狮子的作战惯例,他没有靠太近,只在50公里外,将所有的导弹发射出去。对方在不利的位置下,立即发射了电子干扰,破坏导弹瞄准。

  在这样的距离上,即使是苏30MKI的相控阵雷达也无法烧穿无源干扰,引导导弹,而狮子也并不是以近战见长的部队。于是少校囫囵接近了一小会儿,连续发现了控制线以北多部地面雷达的监视。他心里没底,赶紧掉头离开。十几枚导弹穿透箔条后,失去指令和雷达反射信号,各自向西北乱飞。

  四枚沿山地路线飞行的巡航导弹,倒是不负众望,按照预设路线,击中了一座前线机场的旧机库和跑道部分,但是只造成了极为轻微的破坏,工程兵有望在一天内,就修复跑道。

  由于这种导弹的射程过短,对路径也有高度的依赖,这使得它很难对纵深的重要目标进行打击。

  而中国机群草草投下的制导炸弹,倒是依靠卫星制导的优势,悄然滑向了第28步兵师防空部队的核心雷达群,依靠远比4枚布拉莫斯大得多的装药和炸弹数量,完全弥补了卫星+惯导在精度上的些许瑕疵,这次攻击使得该师的防空能力彻底瘫痪。截止早上7点,在西线的空中打击,全部集中在对印度前指和防空系统上,对于集团军参谋部的人员来说,确实很像是一次大规模地面进攻的前奏,而印度的电子监视部队,也不断地截获西线解放军调动的电子信号,对信息的部分破译后,似乎找到了一个集团军的呼号。

  正在昌迪加尔附近集结,准备调往提斯普尔的第7山地师被紧急叫停,而查古耶中将一直急等着这个师的炮群来加强西古里的防御。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96/96486/521325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