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雷霆反击 > 第三百〇四章

第三百〇四章


  728重拾自尊

  萨米紧追上去,准备开火。从整个战场看,目前4打2,对于他来说,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在赵林转过弯来之前,把问题解决掉。

  他用肉眼已经可以看到敌人的尾喷口,这些F16一定是带着太多的累赘,转弯后速度提升不快,刚才他就注意到目标追击赵林不是很利索,想必除了中距弹还有一些瞄准吊舱和对地武器之类的阻碍了速度。

  “方位100,新敌情。”预警机提醒道。

  突然之间有新的敌人横插了一杠,预警机看不太清,从速度看,来的很急,不可能是善茬

  “黑蜘蛛02,你去阻挡新的敌情。”

  萨米命令拉提夫立即去挡住碍事的敌机,作为一架僚机除了追击时补漏,突发各种状况时,也必须抵挡一下。

  拉提夫带本已经落到萨米后面。现在必须单独应付新的情况,让他心生忐忑,作为资深飞行员,他的空战记录目前接近白纸,之前只是击落过印度人的气象气球和无人机,仅此而已。

  中校掉转机头向着未知转进,感觉十分紧张,他即将要面对一片未知,而萨米正忙着追杀,不会及时赶过来。

  预警机一直没有发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敌人从低空来,那样自己多少会有一些高度优势。但是在这片战场,枭龙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技术水平最低的战斗机了,这种轻型战斗机确实是不错的多面手,但是动力不够强劲,在空战中一两个回合后,就会落到下风,一旦陷入那种情形,又很难凭借速度摆脱。他想,如果对手使用AIM9X怎么办?

  他使用雷达扫描前方,预警机无法给出太多太精确尔等指示,敌人只是一闪就不见了,那必定是一个有经验的飞行员,事实上只有萨米那样的老家伙,才会在接敌前故意降低高度,以换取一段不被雷达发现的隐蔽时间占据有利位置。

  “中队长,我发现不了他,是个有经验的老家伙。”拉提夫惶恐地喊道。

  “记住,你也是个有经验的老家伙。”萨米丢下一句话,开始进入冷却弹头猎杀的环节,他已经追击到了足够近的距离,导弹也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初速将敌人纳入不可逃逸区,这会儿他不可能分身赶到50公里外去救人。话说回来,如果哈桑都能独当一面,在空军效力了20年的拉提夫为什么不行?

  敌机突然掉进雷达孔径内,索性只有一架,拉提夫使企图稳定跟踪几秒钟,但是敌机迅猛拔高,以一个简练的脱锁动作,摆脱了雷达的持续跟踪。那是枭龙无法企及的爬升率,似乎是一架单座的F16C,应该没有带着多余的,空战以外的零碎,如果再加上一名老练的飞行员,那几乎是拉提夫可以想象到的,最可怕的对手,其威胁比F15更甚一筹。

  虽然仍然在视距外,但是很快就逼近到视距内,如果无法尽快锁定,拉提夫知道翼下的2枚中距弹将错失射击窗口,届时反而会会成为转弯的累赘。

  敌机没有使用标准的套路,他没有使用雷达,显然也不会使用中距弹,或许他刚才正准备偷袭,因为同伴陷入被动而被迫提前暴露。

  拉提夫已经可以看到远方的黑点。他一直在试着使用雷达孔径套住目标,敌机再次载向地面,挥霍刚才爬升获得的能量。枭龙的雷达短暂锁定目标,拉提夫没有犹豫,果断发射了中距弹,但是他的预感不好,他刚才一直在减油门,以求稳定跟踪,这样中距弹发射时的初速不够,而目标又太近,也许会被晃过去。

  2枚导弹在驾驶仪控制下,划出生硬的弧线,飞向目标,显然能量不足无法进行强劲的转弯,这是雷达锁定不及,被敌人钻到视距内仓促开火的必然结果。

  敌机在9G的垂直机动中拉起来,2枚导弹已经落到了后面。可以看到2枚导弹留下的白色尾迹,几乎没有太大的转折,就错过了目标。

  拉提夫听到萨米在呼叫赵林支援自己,他低头看了一眼赵林的位置,还在自己后方很远。抬头时,那架F16再次被雷达侧到距离,7.5公里,他已经成功地钻到了很近的距离,现在他的头盔瞄准或者AIM9X将占据优势。

  拉提夫开始冷却弹头,他心里很清楚PL8迎头锁定的距离是多少,对手有九成机会,前几百米先抓到射击窗口。

  恐惧感越来越强,最终他失去了冷静,突然做大过载转弯,企图退出战场。这显然与他应该具备的理智和经验相悖,JF17并不缺乏缠斗的能力,尤其他掌握着一定的高度优势,但是如果想直接逃走,原本可以更早一些。现在他几乎是在敌人眼前,将屁股亮了出来。对于一名资深教官而言,这个洋相实在太大了。

  对手面对这样神奇的转折,大概也吃了一惊,他轻而易举抓住枭龙后半球,以极小的方位角占据有利位置时,发现射击条件已经现成了。无论如何,在空中碰上一个菜鸟总是让人兴奋的。

  一枚导弹拖着白烟,飞向枭龙。拉提夫左右转头,看到了导弹飞向自己。他开始发射了曳光弹,企图躲避,刚才的转弯消耗掉了一些速度,他知道自己无法立即做出机动,必须等待速度提升起来。但是导弹似乎很快会钻过曳光弹烟雾,对于最新型的响尾蛇导弹,曳光弹起不了什么作用。他伸手去摸弹射把手:也许这也不失为上策?

  “冷静,你必须冷静。”

  萨米的声音传来。

  他已经分不清是幻听还是真实声音,萨米远在几十公里外,应该无法指点他怎么做。他必须做出抉择,作为高级军官,这样逃跑是不体面的,尤其速度已经接近0.8马赫,弹射风险不小。

  在漫长的一秒钟里,他权衡各种逃生的机会,也许过量的肾上腺素起了一点儿作用,中校突然将所有的事情都想明白了。他熟悉这架飞机的性能,为什么不能反击,而要选择在高速弹射时,面对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死亡伤残率?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是老手?

  连续的红外干扰弹在飞机后方爆炸,枭龙保持姿态继续积蓄能量。要从30G过载的格斗弹视野边缘逃走,必须扰乱他的视线,同时在正确的时刻,做孤注一掷的动作,这样的时机很短暂,只有头脑清醒的老手能抓住。

  出于谨慎敌机只发射了一枚导弹,这是一项有利的条件。他开始横滚,然后压住坡度,向一侧侧滑。牺牲掉一些高度,他可以获得额外的0.5加速度,尽量将敌人导弹甩到外侧。

  那枚响尾蛇被干扰弹一晃,短暂失去目标,作为角跟踪导弹,它只能在转弯角度上设定提前量,而无法很好规划弹道。导弹错过了最佳转弯时机,但是目标仍然没有逃出视野。它不惜速度,以极大的过载强行转过来,但是已经差不多要错过目标了,导弹选择在30米外,与战机并行时爆炸。

  破片击中了JF17玻璃舱罩,只是留下了几个白点。

  F16C上的飞行员,意识到眼前的菜鸟突然变了一个样子。他必须在下一个下一个窗口分出胜负,因为附近的敌机正在赶来。目前的空战打成了1比0,一架携带指示吊舱和哈姆导弹的F16刚刚被击落,另一架逃脱,不会回到战场。

  美国飞行员紧紧盯着11点钟方向,那架侥幸逃脱的敌机,正从那里通过,飞速冲向他的9点钟,越过这个位置,则意味着敌人掌握优势,而自己将无法选择脱离时机。

  机翼下的导弹导引头,随动与头盔转动,但是迎头飞来的目标红外特征不够明显,一时无法锁定。耳边的音频提示不紧不慢,敌机正强势盘旋。

  拉提夫中校感觉自己获得了重生,他将所有阻碍自己经验的恐惧抛诸脑后,现在他很清楚与敌人周旋的分寸在哪里,犹如一年前和猎鹰中队的F16展开对抗训练一样。

  敌人果然在2至3公里距离上锁不住他,并且为了维持头盔视线稳定,放弃了滚转动作,这使得枭龙很快逼近了3点钟。F16在最后的时机,才抓住了射击窗口,勉强射出一枚响尾蛇。但是中校已经接近3点钟,注定打不中。拉提夫做出一个萨米做不出来的持续高G盘旋,干劲利落咬住目标,没有多顾忌那枚必然失的的响尾蛇,对于充机舱内响彻的地面雷达警告也充耳不闻。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击落目标。

  “黑蜘蛛2号,你让开些,我现在无法射击。”

  电台里赵林的喊道,他截获了目标,但是如果有己方战机缠斗其中,他无法开火。

  “把他交给我。”中校吼道,他不知道这个中国人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让自己让开。。

  萨米听到了拉提夫的声音,有些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分明就是那个怂货的声音。

  “02,你必须当心地空弹。”他冷冷提醒道。

  拉提夫没有回应,他正在与对手做最后的搏杀,9倍的重力压得他无法说话。

  枭龙的动力偏弱,使得它无法做持续的大过载机动,但是对手此刻应该感知到了赵林的雷达,现在是2打1的局面,再过一会儿将是4对1。现在轮到他心乱如麻了。

  F16一路向下盘旋,向附近的霍克导弹阵地靠近,这是飞行员胡安桑托斯上校,能想到的最好办法,这样可以逼退所有的敌机。但是那架之前掉头逃走的JF17,像疯了一样咬住了他,而且还挺沉得住气,一直没有在过远的距离开火。这样的低空格斗,实际上已经落入了对枭龙有利的步调。

  PL8导弹即使在挂架上,也已经牢牢咬住了目标,对方不停地在发射各种干扰,做各种花招,但是多余的动作,黄不过老练的拉提夫,他利用敌人的乱动,趁机缩短距离。他在2圈尾随盘旋中,将距离缩短到了1.5公里,然后开火,时间拿捏得极为准确。

  此刻就连预警机也看到了硕大的霍克导弹升空,拉提夫向北掉头。和对手绕了太多圈,他早就失去了对抗导弹的能量,尤其那部照射雷达就在很近的距离内,根本无法摆脱。他必须尽量向北飞,飞到己方地面部队头上。

  他回头看到了对方飞机被击落,也看到2枚巨大的导弹转向自己这边,飞机时速只有可悲的450公里,这回大概是躲不过去了,但是这个速度倒是比较适合跳伞。

  携带反辐射导弹的赵林也被对手新冒出来的导弹逼退,无法靠近,他远远看到空中爆炸。一朵伞花飘荡开来,徐徐坠向地面。

  “昆仑,看到我方战机掉向地面。”

  “可能在交战区,我会通知地面部队搜索飞行员。”

  “请求对敌人雷达进行一次反辐射打击。”

  “没有必要,已经协调其他火力解决了。”

  赵林返航时,可以看到从天上坠下的火箭弹,敌人的地空导弹没有很及时地开火并撤离,也许也是碍于空中双方缠斗,有些顾忌,最终选择在F16无从摆脱时,才开火,这给了中国炮兵一个机会。

  各方飞机接连坠落到地面时,地面上的战斗,正在如火如荼展开,贺凡的正面打击部队,正在对正面敌人展开一轮又一轮的猛攻,每一次都突击到对手有利地形前,然后释放烟雾后撤,并不给对手的标枪导弹任何的机会。

  外籍军团阵地前,已经遍布了印度陆军的T72坦克残骸,他们的计划落空,对手始终没有进入标枪阵地前足够近的范围,但是在这个距离上,中国坦克已经可以射击并摧毁前出的印度坦克,而印度坦克的反击,几乎没什么准头。

  詹姆斯吴刚刚回到部队,有人告诉他,敌人远比想象的难缠,不过他并不在意损失了多少印度部队,如果能捱到晚上,他可以组织几次突击。

  情报部门告诉他今天夜里是下弦月,亮度比昨天夜里更理想,这对坦克使用的热像仪没有加成,坦克发现步兵的距离不会增加,而使用微光夜视仪观察到坦克的距离将会缩小。这将使得坦克和步兵变得空前平等起来,或许穿着抗红外服装的步兵还更占一些优势。

  “少校,你回来的正好。前面的印度坦克消耗很厉害,他们要求撤到我们的防线上协助防守。”一直在前敌指挥的迪伦中尉说道。

  “撤到起伏地形上,他们的坦克炮还能发挥作用吗?”吴少校轻蔑地说道。他很清楚这些追求低矮的俄式坦克,射击线很低,紧贴着驾驶舱,没有几度俯角,只能在平坦地区作战。

  “你路过学校门口是,看到那几辆待修理的T72了吗?”

  “看到了,怎么都是炸膛?”

  “中国人在3公里外,引诱它们连续开火,然后……就是这个样子了。艾拉比少将说,他们的坦克不能开火太久,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冷却炮管。”迪伦摇头道。

  729间接瞎指挥

  “这些废物撤下来也好,省得晚上我们从出发阵地出击时,搞得鸡飞狗跳,提前惊动敌人。我设法让上级发射一些地雷来抵挡住通道,不过现在M270还没有部署到指定位置。”

  詹姆斯吴倒是想的很长远,他走到地图前设想着敌人可能走的路线,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横亘在两侧居高临下的丘陵中间,这片有利地形,是早顺手从巴基斯坦部队手里夺回来的。简单从地形上看,山两侧有一些连续的高地,是新德里东侧难得的比较复杂的地貌,正是因为此,弗林斯严令,必须追击到此地才能停止,这里犹如收窄的喇叭口,有利于防御坦克,也有利于出击。是整个阻滞并消耗对手装甲兵力计划,所依托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切按计划,敌人的坦克部队会在抢夺公路的过程中,遭遇大量的杀伤,虽然地形仍然不尽理想,较为破碎,且丘陵很矮小,但是只要敌人靠近公路都会处于导弹的射程内,这一点敌人似乎无可避免。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敌军必然会因为补给不畅,而渐渐衰弱下来,这时候弗林斯将军才准备动用宝贵的重装部队出击,击溃后续的敌人。当然他的前线军官们,尤其是那些游骑兵出身的老家伙认为,光是利用这里的地形和标枪导弹,也可以获胜了,标枪导弹没有俯仰角问题,非常适合山地的单兵伏击。

  从地图上看,这片地带的东面有一片平地那里有一个小镇和一片树林,可以通行坦克,但是当敌人越过小镇时,仍然会处在标枪控制范围内。詹姆斯吴试图将退下来印度印度部队填在那里,即使这些人战斗力堪忧,但是用他们的装甲部队抵挡一时还是有把握的,如果敌人企图从哪里攻击,钻空子,也讨不到便宜。他将在公路西侧高地上,劈头盖脑向那里招呼过去,管他中国坦克还是印度坦克。

  刚才他还在担心敌人绕远路袭击自己后方,但是最新的情报表明,向西攻击的那支敌人坦克部队真不是迂回,他们还就真的直奔新德里去了,也许想从那里打开一个缺口。

  “该死的,正面敌人又停止攻击了,但是打烟雾弹倒是没完没了,他们以为这样可以破坏导弹瞄准。”迪伦中尉站在显示器前说道。他的一辆悍马侦察车停在前沿一个制高点上,可以用摄像头俯瞰前方战场。

  “这是在使诈,我很了解他们,他们在没有能力时,喜欢虚张声势,如果有实力的话,情况相反。”吴少校说道。

  “有你在这里太好了,你总是能洞悉他们的阴谋。”

  “但是也不能不防,正面敌人即使只是偏师,数量也比我们多得多,另外远程火力也占据优势。”

  “指挥官,指挥部必须立即转移。发现有一架敌人无人机不知怎么钻了进来,可能还转了一两圈。必须防范他们发现指挥部了。”一名中士快步进来说道。

  “好的,立即转移指挥部,他们最近总是用东风来暗杀我们,可见没太多办法了。”

  穿着一件肥大军装的詹姆斯吴,故作镇定地站立原地,看着指挥部人员收拾东西向外面走,指挥部所有的人员搭乘悍马,几排座椅,十几台计算机,一顶帐篷就能建起一个建议指挥中心,当然没有任何防护。等大部分人走去了,少校才走出营帐,很快就可以知道,敌人的无人机有没有发现这里了。挨过几次打击之后,中国东风导弹为惯导系统输入目标信息的时间,大致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目前从这里的营一级指挥部,到东海巡弋的航母编队,都小心地适应着这种武器的节奏。

  他跳上悍马车时,可以看到附近的印度士兵,也在转移,他们驾驶着一种和悍马几乎一模一样的轻型越野车,这是早上,他的部队赶到时,被巴基斯坦部队丢掉的。

  距离他10公里外,贺凡正在做进攻的最后准备,他获知一架侥幸突入敌人腹地的无人机,在被击落前的4分钟内,发现了敌人的一处通讯中心,马上就会有一次炮击,但是他并不指望靠一次偷袭瓦解敌人的防御,他知道战场上确实有一些偶然性,但是最好别他太指望捷径。

  “指挥官,不停地释放热烟雾太耗油了,这样我们的燃油撑不到晚上。”

  贺凡的一路通话中,一名连长抱怨起来。贺凡一直再让坦克横向机动,散布烟雾,现在差不多有了一些成效了。

  “别顾忌燃油,不用等到晚上,我们就能打通。”

  “报告,最新气象情报,风向转北,风速仍然不大。”

  “好。”

  他只说了一个字,然后挂掉通话,在通讯盒上按了几个数字,转到直属炮兵连,那里的自行迫击炮一直在等候开火命令。

  “顾连长,风向对我们有利了,向敌人阵地前沿再修正150米,射击。”

  即使在坦克里,他也可以听到不远处低沉的迫击炮连续开火的声响。他需要在前沿打出一条烟雾走廊,不必维持太久,有几分钟就行,但是光靠坦克自己的烟雾还嫌不够。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他钻出炮塔,向敌人那边观望,很快战术导弹和火箭弹的攻击就会错时到达,通常火箭炮会早一些,足够让那里的敌人鸡飞狗跳一阵子,那就是他行动的好时机。

  天际的闪光飘向地平线上,浅浅的小山轮廓后面,然后可以看到连续的闪光。

  “第一突击群,行动。”

  2个连的坦克拖着浓烟向敌人冲过去,他们将在敌人阵前4公里的地方隐藏进烟雾中,然后转向东行驶,但是烟雾是否能全程掩护坦克行动,贺凡心里也没有底,并且烟雾遮挡红外信号能力有限,敌人的标枪导弹仍然有机会锁定躲在烟雾中的坦克,这也是一项需要实战检验一下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他必须选择后方强力的火力急袭的时刻,才动手的原因。保险起见,他本人停留在与步兵战车组成的第二突击群里,随时做好策应。烟雾本身也使得坦克驾驶员视线受阻,但是突破的关键在于快速,同样考验驾驶员的基本功。

  对于坦克驾驶员而已,完全借助卫星定位或者惯性导航的“仪表行驶”,也是训练大纲以外的内容,通常只是在潜渡时短暂使用类似技巧,而烟雾中的能见度不超过50米。但是战术上,必须要求快速冲到标枪导弹固定曲射弹道,形成的大约200米的近界内,让步兵在尽量靠近对手的距离下车,才能有效压制敌人。

  暴风骤雨般的急袭在敌人控制区域内炸响,由于缺乏精确指示,无法严重威胁到利用地形和掩体躲避的敌人。但是当雇佣兵们从简易掩体里钻出来时,他们发现正面的中国坦克好像又开始行动了。他们可以看到远处移动的烟雾。中国人的迫击炮不再射击表现阵地,而是在前沿落下,似乎不是某种失误,因为他们打到前沿的似乎也是烟雾弹,很快借助风势,在前沿形成一条阻挡视线的烟墙,远处那些坦克渐渐消失不见了。没有人知道,它们会不会如同之前的几次行动一样,突击到导弹远界前,又退回去,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这次不是那么的简单。

  来自北方的远程火箭攻击刚刚停歇,来自南方的155毫米榴弹炮紧接着打响,丝毫不给对手一丝安宁的空袭。空中的争夺战一直没有停止,地面部队,随时可以看到天空中各种水凝蒸汽形成的尾迹向各个方向延伸,暂时,空中仍然没有分出胜负。

  前沿一名美军连长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妙,当炮击间歇的时候,他可以听到隆隆的坦克轰鸣声,那动静应该不会是一辆坦克,至少有30辆。他举起望远镜仔细搜索,似乎可以看到烟雾中有巨大的轮廓在移动。他立即与后方进行了联络,将自己的不安告知后方,显然这次敌人没有按照惯例佯攻一下后退,恰恰相反,从巨大的声音判断,他们一直在靠近,而且很快。

  詹姆斯吴告知,将派遣一支印度坦克部队前出,吸引敌人开火,要求他务必小心观察。

  艾拉比少将接到外籍军团蛮横的要求,让他派2个排冲出去,侦察一下敌人火力,他决定拖延一下,他的自尊心受不了这些人越过指挥层级来让他去送死,当然他知道很快这些友军的联络官会将这项要求,直接发到帕斯阿德的指挥部,到时候上级必然会压迫他执行,目前对于印度陆军上层而言,维持与外籍部队的关系,才是大局,其他都可以牺牲。但是,在上级强迫他执行之前,他至少可以拖一段时间。

  2个中国坦克连渐渐逼近正面敌人,然后转弯向东北方向,那里有一个平坦的远离敌人导弹的缺口,但是印度的坦克聚集在那里,必须优先解决。这些坦克中有一部分装备了毫米波雷达,这使得它们获得了先天的巨大优势,另一部分仍然可以使用热像仪,在略远过视线的距离发现敌人,但是激光测距必须近到能够看到目标才能使用,在较远距离上必须依靠射手对热像目镜中分划线来判断对手距离,从而人工干预高地方向修正量,当然无论哪种方式,都比对手T72有优势。

  山上的美军,看着侧翼的印度坦克终于小心翼翼地出动了,慢慢向遍布战场的烟雾靠近。对手迫击炮发射的烟雾弹,竟然延伸打过来,在战场上制造了几处新的烟雾散发点,显然酝酿的阴谋已经呼之欲出了。

  一辆印度坦克突然间原地急转,然后爆炸,炮塔飞得老高。

  至今还没有任何情报单位,获得中国毫米波雷达的确切用途方面的信息,一般认为只是仿制的,探测来袭导弹的主动探测系统的一部分,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坦克并没有安装主动防御系统,并且安装的位置,相对于防御需求来说,有些太低了。

  第二辆坦克里的印度车长钻出炮塔,他用袖子使劲揉了揉眼睛,试图看穿前方烟雾后面到底是什么鬼东西。他看到了瞬间的巨大亮光,然后是一枚直射过来的炮弹。嗡地一下,炮弹从他耳边飞过,击中了侧后的另一辆坦克。车长大叫着跳出炮塔,以一个狗吃屎的动作落地,然后无比利落地爬起来,逃走了。

  远处山头上的詹姆斯吴看到了这一幕,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是敌人延伸发射的烟雾弹,迅速将T72也掩盖起来,他只能隐约看到最后一辆坦克好像也被击中。他转动跑对镜,发现后方学校里的印度坦克竟然开始自行后退了,如果他们让出通道,显然敌人可能找到漏洞,然后一路靠着烟雾弹掩护,摸过来。他赶紧呼叫联络官,要求帕斯阿德指挥部,立即制止印度部队擅自放弃侧翼。

  吴少校并不知道,一分钟前,艾拉比少将已经下令切断野战电话线,炸毁指挥车辆,准备撤退。

  其实少将早就在通讯车里放置了炸药,按照印度陆军条例,在与敌人过度接近,且战局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恶化时,指挥官有必要,根据自己的常识,视情况毁灭指挥设备和通讯机密。

  这是少将自行其是的依据,当然他并不认为毁坏电台可以帮助他摆脱敌人,恰恰相反,这么做是为了摆脱上级的瞎指挥。实际上,根据他这段时间的猜测,中国人应该早就可以偷听陆军的无线电通讯了,炸不炸这些加密设备,都没有太大价值。但是他必须赶紧逃避外籍军团的间接控制,那样或许还来得及拯救自己的部队,这些美国人永远让他的人填在前面送死,但是外籍部队并没有直接指挥他的权力,这是一个空子。

  “他们利用烟雾靠近我们?”吴少校直到此时,才有一些开窍,“必须让印度部队堵住缺口,报告叶林斯基,我们这里情况不妙,需要他的预备队做好准备。”

  前沿的士兵发现他们的标枪导弹可以捕捉到烟雾中的坦克红外信号,但是敌人的烟雾一直延伸打到了学校附近,将一部分印度部队笼罩住了,很难分不清敌我。立即有人向指挥求计,然后得到了简单的命令:向一切可能的敌人目标开火。

  美军开始向那些可以看到红外特征,却不能分辨敌我的坦克开火,大部分能够看到的目标当然是距离比较近,且将发动机舱的主要热源直接暴露向后方的印度坦克。

  嗖嗖地2枚导弹以70°角飞向空中,然后一头向下扎下去,很快就听到了爆炸声从1.5公里外传来。其余不敢下手的射手们也壮起胆子,开始向那片不祥的烟雾瞎打起来。

  与此同时贺凡下令突击全稍稍退却,等待他和步兵战车靠拢。同时他命令,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开始向前进路线,重点打击,山地上发射导弹的敌人步兵。

  730杀鸡用牛刀

  99坦克的毫米波雷达一直可以以敌人无法理解的方式,隔着烟雾,对那些退缩不及的坦克实施点名打击。期间还摧毁了一辆油罐车,使得公路东部陷入一片火海,这个意外,对敌人标枪导弹的红外观测手段,形成了非常大的干扰。在烟雾和火焰的干扰下,捕捉目标变得尤其困难。

  詹姆斯吴,眼看着自己前方不到1.5公里处,印度坦克成群结队地倒车向北方倒退,倒车过程中,这些坦克不时被击中起火,有一些是被标枪打中的,有一些是被对手的穿甲弹摧毁。

  他知道这些横七竖八燃烧着的残骸,必然会影响到标枪导弹寻的器,对5到10微米的远红外信号的搜索能力,因为与石油烃类燃烧产生的红外波段有一个覆盖区,虽然标枪仍然可以透过火焰,捕捉到波长更长的,类似发动机产生的红外信号,但是灵敏度恶化,会导致探测距离大打折扣。

  他开始意识到对手绝非等闲之辈,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干扰,他们一直拼命地施放烟雾,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尽量靠近自己,所以当他们冲出来的时候,绝对不会太慢。少校现在有理由相信,这支部队与昨夜遭遇的巴基斯坦部队,绝对不可以同日而语。

  实际上标枪导弹确实存在着一些缺陷,其中最少被人注意到的,是曲射导弹造成的近界比较大;当然很多人会注意到他的第二个缺陷,就是抛物线弹道的前半部分,导引头会暂时失去目标,当它俯冲下去的时候,战场上过多的干扰源,会影响导弹的判断。

  从各种迹象看,敌军正准备利用这两点。

  “狗娘养的印度部队怎么还在后退?”

  “报告,我们印度人失去无线电通讯了,他们的通讯车被敌人摧毁了。”

  “让詹宁斯中士带上电台去一趟,至少让他们向我们这里退却,不要向北,那样就将我们的侧翼暴露出来了。”

  他气呼呼下达命令后,一名高大的非洲裔士官,驾驶这悍马冲下山坡,向溃退的印度部队过去,这辆车上的电台可以与美军指挥部,也可以通过制高点上中继设备,直接联络帕斯阿德指挥部,几乎可以立即恢复所有的战场通讯,这当然也是艾拉比少将最想逃避的。

  “少校,你觉得他们的坦克会突然冲到跟前?”前沿的迪伦中尉,在通讯频道里问道。

  “有这种可能。”

  “不过,我们控制的西侧高地,坡度很大,他们坦克炮火的仰角恐怕无法射击。”

  “说的是没错,不过坡度大了,也意味着标枪导弹更难射中目标。”

  “你让D连带上古斯塔夫待命,也许要有一场近距离作战。”

  詹宁斯中士的吉普车向着烟雾腾腾的战场开过去,中国军队的炮弹不断落在一两百米开外。这些155毫米炮弹即使落在很远的地方,冲击波也可以通过空气和地面传播,坐在悍马车上的中士一直都能感觉到地面在摇晃。

  在乱军中寻找艾拉比少将,在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美国人甚至还不知道,印度少将是主动炸掉指挥车的。

  空中尖叫迫近,中士抬头看时,一发迫击炮弹从天而降,他赶紧向左打方向盘。炮弹落在悍马旁边,将沉重的越野车搞搞掀起,中士没有系安全带,被抛出驾驶席。

  他跌跌撞撞扶着侧翻的越野车爬起来,感觉完全失去了听觉,一条腿上挂满了破布条,似乎受了伤。他茫然地往回走,只要能回到己方阵地,就可以搭上直升机撤到医院,但是拖着伤腿实在跑不快。

  一辆巨大的印度T72快速从硝烟中倒车出来,坦克不断左右打履带,做规避退却,显然它正在躲闪看不到的敌人,想必车里的人根本顾不上看后面。

  眼看坦克越来越近,詹宁斯中士大喊起来,但是躲在坦克仍然一屁股撞翻悍马,然后向中士倒车过来,中士躲闪不及,被碾压到履带下面。

  吴少校抓住印度部队一起反击算盘落空了,印度部队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沿着公路向北溃败,早就不顾上侧翼仍然坚守的友军了。少校心里想,印巴两军还真是半斤八两。

  烟雾后面,贺凡等待着最后的时机,他等待着最后一轮延伸打击,等待着他的后续车辆到达。

  他必须在第一时间压制住敌人居高临下的反击,步兵的冲锋距离不可能太远,所以不能让步兵暴露在无依托地带的时间太久。他确实早就考虑了城市战中,坦克火炮高低射界不够的问题,所以,他的编成中有不少自行高射炮随行,现在看来要先用在这里了。

  即将要出动的双管35毫米高射炮,具备弹药编程近炸能力,对于压制表面阵地上的轻装甲以及软目标,效果极好,这是贺凡早就知道的。

  “1连和2连3排,停止追击,向北警戒。其余部队,利用烟雾从正面突击,用最大速度越过公路,不要作任何停顿。”

  他说完钻进坦克,他本人也将冲在第一线直接杀过去,这样有利于观察和指挥。他知道前面高地上敌人不多,大约一个加强营,但是掌握着大量的标枪导弹。

  外籍联军们,躲在在山坡上的建议掩体内,等待着敌人露出头来,他们有一些机枪阵地和潜伏各处的狙击手,但是这些东西根本无法抵挡坦克。

  公路东面的烟雾出现纷扰,有什么东西正要出现,也许仍然是几辆掉队的印度坦克?也许是敌人开始进攻了?

  一辆99式坦克快速冲出了烟雾。雇佣军们立即瞄准。在瞄准镜内锁定目标,变得一场困难起来,因为战场遍布燃烧的残骸的红外特征更加明显,很容易遮蔽掉坦克正面热源。

  仍然有几枚导弹升空而起,但是坦克以极高的速度冲击,使得导弹落下时无法有效再次锁定目标,导弹不约而同地选择攻击那些燃烧的残骸。

  行进中的中国坦克仓促打了几炮,立即失去了射界,坦克越过了公路抵达了敌人山脚下的安全的区域,有一些反坦克导弹可以凭借射手探出身子,冒险向下射击,但是标枪不行。

  吴少校正要派人带着古斯塔夫火箭筒去解决这个目标时,更多的坦克向他的阵地冲过来。期间对山坡阵地的各种炮击变得越来越猛烈。

  坦克后面,紧跟着2辆35毫米自行高射炮,这些战车的光电火控,可以迅速搜索普通地面目标,并且火炮不存在射界问题。

  防空战车,用中等速度向西行驶,行进间不时用一侧火炮对发现的敌情进行压制,以避免射速过快造成的弹药浪费,同时也使得两门炮可以错开时间冷却。

  火控系统根据激光测距仪对表面阵地目标测量的距离,以及炮口线圈对弹药出膛初速的测量,对每一发出膛的可编程炮弹的引信,进行延时控制。炮弹根据精确测量的的距离,在目标附近爆炸,崩裂出大约150枚小型破片。这本来是为了拦截巡航导弹或者武装直升机而设计的武器,对于处于爆炸范围内的步兵而言,简直就是噩梦。它甚至可以精确地在战壕上方爆炸弹药,杀伤躲藏其下的人员,这是其他武器无法做到的。

  2辆双管自行高炮试图压制住敌人火力,其中一辆行驶得有些慢了,很快被一枚标枪击中摧毁,但是另一辆由于靠近燃烧的油罐车,没有被锁定。

  连续冲击的坦克群中,又一辆自行防空车填补上来,这是一辆pgz95型4管25毫米高射炮,它没有华丽的近炸控制,但是仍然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喷射弹幕。

  所有这些高射炮的火力都无法持久。但是它们可以以疾风暴雨般的短促火力压制住敌人,这就已经足够了。

  詹姆斯吴发现,他正在失去对战斗的控制,他原本以为,凭借着无与伦比的标枪导弹,自己获得了与坦克对抗的本钱,但是现在,他感觉到了空前的恐惧。

  他站在显示器后面,看着一辆又一辆的敌人坦克成功突破标枪的近界,消失在显示器下沿,这意味着他们跑到了自己的射击死角内了,实际上它们一旦迂回起来,很快就可以绕到自己的指挥部和直升机机场了。

  他的人已经在一分钟内摧毁了3辆敌人的自行高射炮,但是现在,阵地上又多出了几辆在开火。哪怕是发射后不管的标枪导弹,也很难从这些速射武器炮口下找到太多机会。任何步兵,不管是领着每月7000卢比军饷的印度士兵,还是每天3000美元的外籍士兵,在这样的火力面前,其实都没有太大差别,甚至不会留下完整的尸体。

  “指挥官,他们过来的太多了,恐怕抵挡不住了。”

  迪伦中尉喊道,贺凡的攻势发起了不到200秒,这些自负的雇佣军就顶不住了,似乎比印度坦克更差劲。

  “别怕,他们的坦克冲不上上来,奈何不了我们。”

  少校对着对讲机大喊起来,这些小丘陵坡度较大,坦克显然无法爬上来,如果勉强爬上几辆,地形也不利于它们发扬火力,多数时候,火炮只能指着天,反而容易将底盘下方的薄弱位置漏出来。

  当然他也预感到了敌人不至于这么傻,很快他就看到了从烟雾中涌出来的步兵战车,整整有30至40辆,也就是大约3个机步连,正冲向自己。步兵战车没有使用射界足够的100毫米火炮以及并联的机关炮开火,也没有急着放下步兵,而是迅速越过公路,与制高点下的坦克回合。

  所有的进攻一气呵成地在吴少校面前展开,少校感觉到了嗓子发干,他知道自己的末日正在来临。

  “直升机分队,做好准备随时撤退。”

  一个加强连的中国步兵,在几处制高点下下车,步兵战车利用火力压制对面山头的敌人,瓦解不同制高点上的敌人形成交叉火力,由于火力不在一个水平上,即使敌人占据制高点,也很快失去了任何反击能力。同一时间,坦克部队则已经开始展开包抄,设防断绝敌人后路,贺凡答应了林淮生,要尽量多抓俘虏。

  贺凡以前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用这样厚雄厚的兵力挑战一支轻装部队,但是敌人来头不小,他必须用牛刀杀杀鸡。

  下车的步兵们开始向上佯攻,由于各个方向的火力支援占据压倒优势,敌军并没有显示出多么的顽强。很快,标高45.5的小山头上,伸出一面白旗。

  一字纵队前行的坦克,绕过山头,与准备逃走的复仇者系统不期而遇。第一辆坦克用并列机枪对着地面打了一个点射,几辆防空导弹车上的敌人立即站起来举手投降。上级早就确保了这些人的一般战俘地位,就在他们中的一部分,还在新德里大街上参加阅兵的时候,中国政府就决定给超越日内瓦公约,给与他们特殊的优待。

  整个阵地已经被中国部队的火网笼罩,步兵们慢慢攀爬,将敌人压缩到制高点上。在贺凡的设想中,这才是战争的本来面目,哪儿侦察步兵靠着一种导弹,就威胁到装甲部队的道理。

  他要求步兵赶紧结束战斗,因为预感到北面赶来的支援兵力快到了。负责警戒的一个连,此刻正在战场北方1.5公里处一字排开,监视来援之敌。

  几架黑鹰直升机突然从即将围拢的小山后面起飞,强行从坦克纵队头上飞过,一时竟然得逞,向西北逃走了。有几辆坦克用12.7毫米机枪进行了射击,但是没能击落。看来敌人指挥部准备开溜。贺凡招呼纵队后方的自行高射炮赶紧靠过来。

  隆隆的旋翼响声再起,这次是一辆落在后面的支奴干直升机,它也想乘最后的机会逃走。不巧的是,一辆35毫米自行高射炮正好赶来,自行高射炮一路竖起监视雷达,刚一旋转,就发现了支奴干。这门高射炮为打击快速低空目标设计,但是却撞上了一个空前缓慢、笨拙的目标,支奴干打算从高射炮前方200米处,慢慢逃走,这确实有些异想天开。自行高炮内的射手觉得,简直是在看慢动作。

  刹那间,庞大的直升机就被爆炸弹幕整个笼罩起来,大概在十分之一秒内变得千疮百孔。飞行员抱住操纵杆,主动向山坡坠下去,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可行的救命方式。

  直升机硬生生撞停在山坡上,好在它装载的指挥部设备,不是弹药,要不然可能已经炸飞上天了。

  “停止射击,机步连,赶紧派人去救人,宣传股催着要活人。”

  贺凡说的倒是实话,军内摄制组确实急等着抓到这些人,来拍摄宣传片,敌我目前双方较近正在关键时刻,每天双方都在宣称自己即将胜利,谁能先拿出一群小有规模的战俘来显示,自然占据上风。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96/96486/521341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