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将门的秀色 > 第6章 “满月”认亲

第6章 “满月”认亲


  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很轻松,但也很无聊。穿来第一个月,冬珠见得最多的人除了奶娘冯氏外,就是生母赵氏了,外加萌娃勇哥儿。

  冯氏个头不高,相貌平平,好在面皮白净,人也年轻,显得健康又精神。加之性情温和,平日不爱多话,但很有眼色。冬珠对这个奶娘人选比较满意。

  赵氏面如银盆,细眉大眼,玄鼻小口。在冬珠看来,即使不归入美女之列,也绝非平常人可比。可能是刚刚生产之故,身体微微发福。对于生母,冬珠觉得她就是那种古书中说的“夫为妻纲”的女人,而且懦弱又缺少心计。

  勇哥儿生得虎头虎脑,三四岁的样子。不和赵氏住在一处,单独辟了一处院子居住,身边也有奶娘和丫头跟着。白天要上蒙学,下了学就往赵氏房里跑,自然能经常看到。逗比的萌娃,不仅让冬珠叫他哥哥,还时不时地向她显摆学问,其实不过是《三字经》、《千字文》中的句子。每每都让冬珠郁闷,为什么婴儿不会说话?明明比他念得还好,可是终究败给了命运,谁让咱起步晚呢?

  对于生父石长青,冬珠觉得很陌生。一个月下来,也就是她出生头三天见到了人,接下来的二十七天都没来过东院。估计是安抚李氏去了。

  李氏,她只见过一次,绝对是美女一枚。“洗三”礼上,一袭紫衫穿在她的身上,背影甚是曼妙。转过头来,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发如乌云,肌似皓雪。圆圆的鹅蛋脸上,烟眉入鬓,凤眼寒星,樱唇轻启,顾盼生姿……

  美则美矣,细细打量之下,冬珠觉得她的美艳中透着难以描述的冷感。

  优雅的谈吐,端庄的仪态。一看便知是位教养良好的世家淑女。

  满月这一天,冬珠再次见到了李氏,这次她身着粉袄蓝裙,面带微笑,与赵氏分坐在石长青的左右。亲友汇聚于花厅,互相说着吉祥话。

  奶娘抱着冬珠,由孙婆子给她剃“满月头”,剃掉的胎发被赵氏的母亲用红绸布包好,递给赵氏。赵氏亲自拿出红包赏了孙婆子,然后从奶娘怀里接过冬珠。此时,到场的亲戚纷纷起身,拿出贺礼,笑嘻嘻地塞到冬珠的襁褓中。

  石长青宣布开席,丫头们依次端上飘香的菜肴。值得一提的是,每位客人的桌边都有一碗长寿面和四个红鸡蛋。一时间,宴席上觥筹交错,一片欢声笑语。

  冬珠不受控制的睡意,让她很快蔫了下去。当她再次醒来,发现不是从前住的暖阁,而是宽大的西厢房。身边的奶娘还在,只是小丫头双喜不见了踪影。房里多了一张新面孔,冬珠瞧着不认识,后来才知道是李氏的陪嫁丫头金环。

  “大小姐醒了。”奶娘守在摇篮旁,最先发现冬珠的动静。

  俯身在桌旁描花样子的清秀丫头抬起了头,起身走过来仔细瞧了瞧冬珠,见冬珠也在看她,顿时露出了明媚的笑容,转身走到廊下,唤来小丫头吉祥吩咐道:“快去禀告二夫人,就说大小姐醒了。”

  半炷香的工夫,李氏和石长青一同来到西厢房。看到奶娘正在用手中的拨浪鼓逗弄冬珠。便伸出双手把她抱了起来,放入怀中。

  冬珠不哭不闹地打量着她,李氏很有些惊奇,眼底带笑地对身旁的石长青娇声说道:“将军,冬珠很乖,方才我还怕她认生呢!”

  “你要把她带在身边,她就乖巧地守着你。如此看来,你俩很投缘啊!”刚刚喝过醒酒汤的石长青,气息中还撒着些许酒味,面色红润,目光柔和。

  “冬珠的‘满月’过了,就要‘挪窝’。明日我要带着她回娘家住上几日。”李氏一边逗弄着怀里的孩子,一边随口说道。

  “明日我先去营中一趟,回来再送你回娘家。”石长青慨然应允。

  “因为冬珠的事,将军这一个月多留府中。既然营中有事,就不必亲自相送。”李氏体贴地说道。

  “快要过年了,营中倒也无甚大事。前些日子京中大朝会,听说诸公谈起兵事,圣上属意辅国公的奏本,明年春暖之日便要起兵肃清境内匪患,再南下攻城。士兵要加紧训练,军备辎重也要预先筹措,最近营中琐事多了些……”

  石长青很少在家里谈及公事,今日借着几分酒意,说话也少了顾忌。

  李氏认真地听着,心底忽然泛起一丝甜蜜。嫁入石府短短一年时间,夫妻之间居然亲密至此:不仅可以互通私事,而且可以分享心事。

  冬珠本来也想听下去的,怎奈尿急。她在襁褓中费力地扭动着身子,终于引起了李氏的注意。

  “这是怎么了?方才还好好的。”李氏转过视线,低头细细查看,好一会儿才发现了端倪。一时间唤来奶娘,把冬珠接了过去。

  石长青也适时地转移了话题,拥着李氏转回正房安置。

  一个月来的柔情蜜意,李氏身心愉悦。早膳后,送走了丈夫,唤来奶娘,询问冬珠夜里情形,得知一切如常,便吩咐人去前院安排车驾。待一切就绪了,便兴冲冲地带上冬珠和奶娘诸人,分乘两辆马车驶向长史府。

  回到娘家,李氏先去拜见父母。父亲李成佑不在府里,母亲李夫人在自己房里见了女儿。寒暄之下,李氏说明来意,命奶娘把冬珠抱到母亲眼前。

  李夫人见粉嘟嘟的小人十分安静,黑亮的眸子正在左顾右盼。一时觉得有趣,便抱了过去。冬珠的灵魂是现代人,自然不会认生,还十分有礼貌地笑了笑。

  “听你大嫂说你要抱养赵氏的孩子,就是这个?看起来还算不错。你父亲说你胡闹,我觉得如果她一直这样乖巧,养在身边倒也使得。”李夫人的一句话,算是认可了这个外孙女。

  李氏陪着母亲逗弄了一会儿,便命奶娘接过冬珠,遣走了身边跟着的人。

  “御医的事,父亲那里可有眉目?”李氏心里惦记着诊脉的事。

  “你父亲品级不够,给家人请御医自然有碍。好在他是王府长史,与府里上下的关系都还不错。如今王府里一位夫人有了身孕,每月都会定期请平安脉。你父亲私下里求了那位夫人,求她从中说项。等御医再来时,便会给你消息。”李夫人自然明白女儿的焦灼心思。

  “难道女儿要假借亲戚之名提前进王府不成?万一被发现了,这如何使得?”李氏觉得风险太大。

  “我原也是这样想,但你父亲说,只要那位夫人肯为你说项,私下里把御医约出来也是可能的。”李夫人说道。

  “父亲为了女儿这样奔波,女儿深感惭愧!”李氏鼻子泛酸,来时面上的喜悦,早已不见了踪迹。

  “你这孩子,平日里最是个心高气傲的,偏偏在子嗣上失了锐气。”李夫人慈爱地轻拍着女儿的后背,无可奈何地叹息道。

  李氏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百味,趴在母亲的肩头上轻声啜泣起来。

  “你父亲说,文用来安邦,武用来定国。如今正是武将大显身手的时候,姑爷的前程不会止于定远左将军之位,以后还会高升的。你该欢喜才对!至于子嗣上的事,有时候也要看缘份,一时急不得的。咱们尽人事,平日里多多努力就是了……”在母亲的百般开解之下,李氏才渐渐止住悲声。

  “有一件喜事,倒要说给你听。宫里的容贵人有了身孕,圣上大喜,还升了你姐夫的官职,听说他们一家不日就要进京谢恩了。”李氏瞅着小女儿恹恹的,斟酌着说道。

  “哪个容贵人?”李氏眼中露出迷茫之色,一时想不起人来。

  “还有哪个?就是你大姐姐家的小姑子,当今圣上登基之初,入宫的容玉呀。她也算熬出头了,等皇子一落地,少不了还要进封的。”李氏唏嘘着说道。

  “大嫂前次去,只跟我说大姐姐来了家书,并没有提及此事。”李氏对这个容玉没什么印象,自从姐姐嫁到外省的孙道员府上,就再没相见过。

  “还不是因为你府上的赵氏刚刚生产,怕你心里不自在!如今见你得姑爷疼爱,连赵氏的女儿也让你养在身边,我也就放心多了。”李夫人和缓地说道。

  “说起来,却是一桩喜事。姐夫得了什么官职?”李氏收敛情绪,不想让母亲不快,跟着转移了话题。

  “听说升至太仆寺少卿了,年底入京述职,一家子都跟过去了。说起来,你也是个有福的,不用侍奉公婆,又得姑爷疼惜,夫家离娘家又近。你姐姐可比不得你,嫁了人还常常跑回娘家撒娇!”李夫人一时好心情地挪揄起来。

  “母亲,我哪有像您说得……”李氏不好意思地垂低粉颈。

  因为养母的缘故,冬珠在李府逗留了五天。其间,不仅见到了李氏的双亲,还见到了李氏的兄嫂和他们的孩子。当然,接触最多的就是府里的两位女主人了。

  每天,李氏都会去上房给母亲请安,时不时地会让奶娘抱着冬珠露个脸儿。有时,冬珠也会见到同样来婆婆房里请安的大少夫人。

  李氏的这位大嫂,看上去二十出头的样子,已有两个孩子。长子李熙已快六岁了,次子李毅也有三岁了。李熙白天要上学,只见过一次。李毅还没有开蒙,李大嫂给婆婆请安,常会把他带在身边凑趣。

  每次遇见冬珠,李毅都会围着她奶声奶气地唤“妹妹”。冬珠苦恼自己不会说话,但只要在她有精神的时候,总会给对方一个萌萌的笑脸。

  每当见到冬珠笑眯眯的样子,李毅就会大声告诉众人:“妹妹又笑了。”

  有一次,李大嫂凑趣地问道:“为什么这样喜欢看妹妹笑?”

  “因为妹妹笑起来好看!”李毅老实地回答,一时又引来一阵欢笑。

  在李府的日子很愉快,李夫人的温和慈爱,大少夫人的伶俐爽快,李毅的稚气可爱,冬珠都记在心里,连只见过一次面的李家大爷和长孙李熙,都留有印象。直到第五日傍晚,冬珠和奶娘一同坐上石府的马车,她还有点儿依依不舍。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7/47221/259166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